春节的来历

如题所述

民俗二三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0

春节,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又称“过年”“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总的来说,有以下6种来历的说法:


✅一、春节的来历1——斗柄回寅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

斗柄回寅,指北斗七星的斗柄循环旋转一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是干支历的岁始。“斗”,即北斗七星;“柄”,斗杓;“回”,运转;“寅”,寅位。斗柄回寅,乾元启运。z

“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春回大地的岁首具有重要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

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二、春节的来历2——祭神祭祖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春节的来历3——"元旦”

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

"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

    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

    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

    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四、春节的来历4——过年

春节也叫过年,为什么春节也叫过年呢?

传说,从前有一个怪物,它的名字叫”年“

    ”年“每年都到村里来,吃村民的贡品,如果村民不给”年“贡品,它就把村民的全家人都吃了。

    村民没有办法,只好把家里最好、最多的食品拿给它吃。”年“吃得非常高兴。

    有一年”年“又来了,它看见村民们在放烟花,村民们本来想给”年“一个烟花大典,

    谁知”年“一听爆竹声,一看闪亮的烟花,就吓的魂飞四散,跑的无影无踪。

今后,这天就叫过年,村民就放烟花、点烟火,放贡品,来庆祝胜利,合家团圆。

✅五、春节的来历5——过年的另一说法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面,春节是最热闹的。那热闹的春节是怎么来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在冬天欺负住在山里的人们,

    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赶走。

    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人家里都遭到了袭击。

    只有几户挂着红布帘,门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闹翻天的人家没有受到伤害,

    因此山里的人们知道了”年“怕三样东西。

    当”年“再来的时候,人们用这三样东西把这个大怪物给赶走了,从此都不敢来伤害人们了。

以后代代相传,便形成了过年热闹的习俗。

✅六、春节的来历6——农业

春节和年最初的涵义都是来自农业。由于稻谷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了岁名。

“年”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周代,但它的最初含义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来自于农业生产,是谷物收成的意思。古时人们把谷的年长周期称为年,

《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就是对“年”这个字的解释。

《榖粱传·宣公十六年》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

有年指的是农业有收成,大有年指的是农业大丰收,一年就是确定谷物播种收获的周期。

甲骨文中“年”的写法是上部分为 “禾”字,下部分为“人”字,好像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反映出农作物与收成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有学者认为甲骨文的年字表现的就是一个人举着一束禾谷在跳舞,表明人们在获得丰收以后的喜悦心情



⛵⛵⛵以上就是关于春节来历的6种说法啦,注意: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天。从年尾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

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这些活动对刚刚度过新年不久的我们来说应该很熟悉。

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让我们享受到了在家的休闲以及亲人团聚的温馨,现在开学开工啦!!!

第2个回答  2011-02-01
春节是一种怪兽,过年就是过灾,用鞭炮吓唬它,祈求神保护。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