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人教版及苏教版课文内容

如题所述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的英商汽车公司担任售票员。一天中午,为躲雨和稍作休息,我走进内山书店。店内空荡无人,只有后面柜台旁的两个人在交谈。我注意到一个坐在南首的瘦削、五十上下的中国人,尽管光线昏暗,只能隐约辨认。

我开始翻阅书架,门外细雨飘飞,店内的冷气直钻裤管。我在书架上发现鲁迅翻译的《毁灭》,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内山老板过来询问价格,他亲切地点头,告诉我这本书是一块四。我尴尬地发现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同伴几天的生活费,我为自己的冲动感到懊悔。

内山老板并未察觉我的困窘,他指着书的纸张解释其质量。我犹豫不决,想要买下书,但又舍不得饭钱。内山看出我的心思,用日语对店内的老人说了些什么,随后,一位瘦削、精神焕发的老人走来,他就是鲁迅先生。他推荐我买《铁流》,这本书比《毁灭》更好,定价是一元八角。我惊讶地发现,他就是我心中的那位不平凡人物。

鲁迅先生的诚恳和正直让我深受感动,他的外貌特征——黄里带白的脸色、寸把长的直竖头发、隶体“一”字胡须,让我立刻认出了他。我结结巴巴地表示买不起,但他只收我一块钱,将两本书都给了我。他的慷慨和对劳动人民的关怀让我深深敬佩。

这篇文章通过我与鲁迅先生的短暂相遇,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关怀,对我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面”之缘不仅代表了我们的相遇,也象征着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始终铭记他的话语,无论面临何种困难,我都能从他的精神中找到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