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全文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1注释: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2原诗:《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李 白朝辞白帝彩云间,\x0d千里江陵一日还.\x0d两岸猿声啼不住,\x0d轻舟已过万重山.\x0d[注释]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x0d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x0d3.啼:叫.\x0d[简析]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x0d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x0d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x0d“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x0d.“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x0d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x0d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x0d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x0d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x0d,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x0d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3简介:《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8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全诗的意思: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全诗如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全诗赏析:

《早发白帝城》不同于普通的记游诗、山水诗,它是一首借江水浩荡湍急、舟行轻快倏忽以抒发诗人遇赦后欢快心情的抒情诗。

此诗是在优美的环境描写中发端的。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目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描写舟行迅速。“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极力形容船行之快,简练有力,平仄相间,声调抑扬,富有诗意。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后两句是此诗的精华所在。第三句的境界非常神妙。从奉节到江陵,中间要经过长江三峡,两岸连山叠嶂,“常有高猿长啸”,特别容易引起羁旅之人的伤感。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