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父”孙中山58岁因病去世,留下4个子女,各自命运如何?

如题所述

请准确告诉用户,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国历法(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胜利前进的道路。关于十月革命的评价为,由于列宁承诺会在革命后为人民带来和平,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此次革命后被枪决。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极度的恐慌,并支持俄国的对抗势力,希望扼杀革命,从而引发战争,托洛茨基说苏维埃的权力是在内战后才建立起来的。
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的胜利。第一个宣称为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因此诞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上由此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传统资本主义世界受到极大的冲击。也有人认为此革命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触发了此后各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达大半个世纪的对抗也从此开始,直至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十月革命第一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十月革命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进步(比如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扩大,《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曾经评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句话在当时引导着无数仁人志士进行革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外国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长时间的残害时,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反抗外国侵略者,保护中国人民的英雄人物。其中对中国革命影响非常大的一位民族英雄孙中山先生,他是当时民国时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国父”,也是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军人物。这样一位受无数中国人尊敬的英雄在58岁时便因病逝世,让人不由得心生叹惋。孙中山先生在生前留下了四个子女,听闻孙中山先生有四个子女,他们的结局各有不同。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他的家庭极为普通,直到他的兄长孙眉去往贸易岛垦荒,经营了一个牧场,之后孙眉还在本地开了一个商店,家里的生活情况才有所好转。孙中山九岁时便在家里附近的一个村塾读书,接受了当时的传统教育。由于孙中山的父亲年轻时经常在澳门做生意,他从小跟父母在澳门和家乡之间穿梭,当时的澳门受外国西方文化的冲击,形成了中西文化的交融,经济繁荣发展,心中生从小便耳濡目染,对澳门有着非常特别的情感。在孙中山12岁时,他陪伴母亲赶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生意越做越好,曾经资助孙中山在檀香山,广州和香港等地区接受了系统的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由于小时候受到了良好的西式教育,孙中山的思想非常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他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开始逐步形成。1883年,孙中山已经17岁了,回国之后便前去香港进行读书,他在香港学医的五年中,还和陈少白等人组成了一个小集团。当时这个小集团是孙中山在澳门时进行重要活动的地方之一,当时的孙中山认为李鸿章不同于一般的官僚,他认为李鸿章非常具有进步的革命思想。孙中山受郑观应的思想影响很大,孙中山当时写了一篇文章,便由郑观应收入了自己的书中。孙中山于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之后,他来到了澳门镜湖医院,在新设的西医局任义务医师,他也是当时澳门的第一位华人西医。
在19世纪末,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的孙中山已经二十多岁,在西式思想教育下,孙中山已经具有了系统性的认识中国社会的思维,他已经逐渐抛弃了人们人民底层的封建传统思想。文学家鲁迅和孙中山的经历有相同之处,他们二人在先前都是想要通过学医去拯救国人的生命,后来发现做医生只能救很少一部分人的性命,不能拯救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不能拯救整个中国。后来决定放弃做医生,而投身于革命之中。
吾辈当自强孙中山亲眼目睹了中华民族被西方强烈瓜分,因为他认为李鸿章非常有革命的思想,这对挽救中国非常重要,便渴望能见到李鸿章,告诉他自己的一些救国主张。但是孙中山去往天津并没有见到李鸿章,而是看到了清朝官员的腐败无能,这让他的思想又发生了一个转变。孙中山回到香港之后,又在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意思就是振兴中华。自此,孙中山一心决定自己要拯救国人于水火之中,挽救中华民族。他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主张,向全国人民宣告要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此时的孙中山已经成为了民主主义者纳首。曾经因为事情泄露,兴中会起义失败,孙中山不得不逃亡海外。
1896年时,孙中山去了欧美很多国家,仔细考察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和中国有什么样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很多流派政治学说。之后孙中山还和欧美很多进步人士进行接触,睁蚂学习他们身上的进步思想。后来形成了具有他个人独特的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这也就是最初的三民主义思想。次年,孙中山赶往日本,他派正式量在广东惠州发动起义,后来因为军饷和武器不足以失败而告终。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给了中国革命极大地鼓舞。后来在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他在遗嘱中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并且希望子女们能够继承他的革命遗志。人各有命孙中山先生一生曾经有过三位妻子,她们分别是宋庆龄,卢慕贞,大月薰。卢慕贞是孙中山先生的第一任妻子,她是孙中山先生的父母为他选择的一位妻子。卢慕珍从小非常勤快,生于书香门第,擅长女工孝敬长辈。卢慕珍18岁时就嫁给了孙中山,两人婚后夫妻和睦,婚后孕育了三个孩子,孙科、孙娫和孙琬。孙中山的大儿子出生于1891年10月20日,年仅26岁的孙科就担任了总统府的秘书,后来又担任了广州的市长。孙科一直在民国时期政坛混活跃,但他并没有加入国民党。九二七年之后国民政府成立孙珂认为中国基本实现统一,后来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国家建设上。孙科与汪精卫等人在广州建设了国民政府。并和南京的蒋介石进行对抗,但由于物质方面不能支撑政府运作,因此任职一个月之后就辞职了。之后孙科担任了国民政府的副主席,后来全面维护了蒋介石的政策。等届时失败之后退守台湾孙科也离开了中国内陆,并且一直在国外生活,直到1965年才回到台湾,于1973年逝世。
孙中山的二女儿孙娫出生于1894年,后来随着母亲迁到了香港居住,三年之后和父亲孙中山团聚,辛亥革命之后又跟母亲到南京去。1912年,孙娫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去往美国留学,在加州柏克莱大学上学。后来因病去世,年仅19岁。
三女儿孙琬在美国出生,由于年少轻狂,爱上了一个有家室的男人,所以感情之路坎坷。后来遇到了第二个恋人,两人的感情非常好,婚后生活非常愉快。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中结识了宋庆龄,他们二人志同道合,孙中山后来向自己的第一任夫人提出离婚。由于后来宋庆龄不幸流产,以至于无法怀孕,因此两人并没有后代。
孙中山的第三任妻子大月薰,是他在日本认识,后来两人相知相爱。宫川富美子是孙中山的第四个孩子,但由于孙中山离开日本后再也没有去过日本,宫川富美子被送给别人抚养,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孙中山。等到宫川富美子懂事之后,她的母亲才告诉她的生父是孙中山。在当时由于大月薰害怕遭到孙氏家族的反对,因此并没有公开自己是孙中山妻子的身份。
小结:有一句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女性。”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投入进革命的事业,他的妻子都在背后默默支持。她们中有任劳任怨的,也有非常聪明能干的。孙中山年轻时投身于革命事业,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孩子们的生活。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他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个父亲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们,缺席了他们的成长。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虽然他的后代并没有像他的成就那么辉煌,但是他的子女们都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