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如题所述

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的方法如下:

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新颖有趣的教具。新异的,形象鲜明,生动而又富于多变的刺激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因此在活动中应充分利用或制作具有这些特色的活动教具,如小木偶、幻灯片以及各种实物、标本、图片等。

设计教案时,应注意如何去引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包括教学活动开始时,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吸引幼儿对即将学习课题的注意,并让他们知道要学什么,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标。

如:在讲故事《聪明的乌龟》时,我首先出示一玩具(乌龟)问:“这是谁呀?”“有一只狐狸肚子饿得咕咕叫,看见一只青蛙正在捉害虫,狐狸连忙跑过去,只要再跑两步就要捉到青蛙了,可青蛙正在捉害虫,一点也不知道怎么办呢?

狐狸吃了青蛙吗?这跟乌龟有什么关系呢?你们听了故事就知道了”,这样,用一些较悬念的问题来进行引导,他们就会认真地去听去想。

如果幼儿本身没有学习的欲望,即使成人勉强他进行学习,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学内容、活动设计等不能引起幼儿兴趣,则尽管幼儿有内在的学习动机,也难以维持学习活动。利用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这是将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有机结合的有效措施。

问题情境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是幼儿力所能及、但需要一定努力和投入才解决的问题状态。问题情境的设置通常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来实现的,而不是填鸭式或直接地将答案告诉幼儿。记得上《欢迎新年》这一课时,由于这个故事比较抽象,如果直接讲给幼儿听,他们并不会太感兴趣。

我先提问幼儿:“新年快到了,我们小朋友想怎样欢迎新年呢?”回答很多:拍手、跳舞、唱歌、穿新衣、放炮………我又引导幼儿:“那你们知道太阳、云彩、风儿、雨水、小昆虫、小动物它们是怎样欢迎新年的吗?”

幼儿们一个个很迷惑的说:“不知道。”我趁机说:“那当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会明白了,想听《欢迎新年》这个故事吗?”幼儿的好奇心便受到引发,产生一种冲动要去探究个明白,因此会很认真地去听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