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与李白的情景剧求求大家了!!明天9点请一定发来求求了!!!!!!!!!!!!!!!!

请把情景剧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谢谢!
请在9点之前务必发来.

希望没有让你失望~~
绝唱——贝多芬与李白(1)
100多年前一个静谧的夜晚,当一位作曲家在五线谱上写下第一行乐符时,无数光荣的梦想,就象幽灵一样,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只奋笔疾书的手,它们是重新闪耀出夺目的光华,还是在历史的无尽黑暗中再次沉寂,就取决于这只手了。因为它们从这只奋笔疾书的手中,看到了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力和最崇高的意志力!
他是一阵雷霆,是一股狂飙,他是火山喷涌的激情,是暴风骤雨中的雷鸣电闪,是莱茵河水奔腾咆哮、一泄千里的狂涛,是阿尔卑斯山顶辉煌灿烂的日出,他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气势征服了全世界!这位大师,就是永远不向命运屈服的贝多芬!
无独有偶,在贝多芬诞生的一千多年前,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也涌现出一位风格伟岸的艺术巨人,他,就是被人们称作“诗仙”的李白。在他的500多首诗篇中,失望、痛苦、压抑、愤怒、高傲、旷达、渴望等种种复杂交错的情绪,交织成强大的内心风暴,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为进步理想所鼓舞、殷切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心灵,与黑暗现实的剧烈冲突,听到的是一位悲剧主人公灵魂的呼叫!他虽然极端痛苦,但总是在那里挣扎、抗议、奋斗,仍然表现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他与贝多芬一样,往往流露出人类面对厄运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气概。李白,他的汪洋恣肆,他的奋发昂扬,他的桀骜不驯,他的万丈豪情,与贝多芬壮美的艺术之魂,在冥冥之中跨越了时空的浩瀚汪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自从艺术在这个星球上诞生之日起,音乐与诗歌就是一对孪生姐妹。一首好诗,不仅应当在意境上出类拔萃,耐人寻味,而且在音节、节奏和韵律上具有音乐的美;而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用旋律谱写的诗篇,是发自心灵的回响,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是美的精灵在艺术的蓝天白云间自由自在的翱翔,它与诗歌在审美世界的巅峰之上汇合,能够映射出艺术王国的无限风光。
绝唱——贝多芬与李白(2)
贝多芬与李白是世界文化史上两颗璀璨夺目的巨星,虽然他们的作品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产物,在风格、内容和意境上有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有些甚至差异很大,但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一系列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险恶命运的抗争、对不屈意志的颂扬、对人间真情的礼赞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热爱,这种伟大的人文关怀,将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推向了巅峰!
无论是李白,还是贝多芬,他们的人生旅途都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屈服!”这是贝多芬广为人知的一句名言。这位德国音乐家的个人生活极其坎坷,他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家庭的温暖和爱情的甜蜜,在贝多芬的生活中就好比昙花一现,稍纵即逝,从来没有使他的生命之树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尤其不幸的是,贝多芬在26岁那年就患上了耳聋的疾病,这对于一位作曲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而李白,这位天才诗人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他宏伟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和压抑。李白一心想要辅佐君王安邦治国平天下,却由于时代的局限而饱受颠沛流离、屡受排挤、放逐乃至囚禁的痛苦。但不管命运对他们怎样打击,李白与贝多芬都始终没有低下高傲的头颅,没有停止过与命运的抗争。也正是这种顽强的意志,使得他们的诗歌与音乐中常常体现出震撼人心的忧愤深广。这种力度,是他们坚定、不屈的灵魂迸发出的耀眼火花!
听听李白高昂的吟唱: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正如贝多芬写过遗嘱、动过自杀的念头,李白也曾颓废、消沉过,甚至有纵情诗酒、放浪形骸的消极想法,但他的思想主流还是对前途的自信和斗争的勇气!哪怕是壮志难酬,悲苦烦乱,他的诗作依然是豪放雄壮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即使是写内心的忧愁,也不同于“小楼深院”的缠绵哀怨,而是强者之愁,是万古之愁,洋溢着一股浩然正气;
绝唱——贝多芬与李白(3)
而贝多芬的音乐,如《第五交响曲》、《科里奥兰序曲》、《F小调热情奏鸣曲》等,往往通过强烈的力度、节奏对比和宏伟的旋律,使作品的主题超越了个人的悲欢离合,表现出人类坚强面对命运挑战的悲壮雄浑之气。他的音乐与李白的诗歌,就是与生活漩涡搏斗的记录,也正是在与生活漩涡最激烈的搏斗中,他们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生活的漩涡,就没有李白的诗歌和贝多芬的交响曲。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何等雄壮的境界!这是何等辽阔的胸怀!这不是花间月下的浅吟低唱,而是一个深陷于痛苦之中的灵魂强有力的怒吼!这种意境,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当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何其相似!
艺术大师的心灵是多姿多彩的。在《静夜思》、《月下独酌》、《赠汪纶》等名作中,李白常常讴歌家庭的亲情、恋人的爱情、朋友间的友情等人间真情,这与贝多芬的作品也有不少相通之处。
贝多芬不仅有强悍的一面,也有宁静温和的一面。他虽然一生不幸,但他对幸福的家庭,美好的爱情充满着渴望,他怀着对人间真情的无比向往,写下了许多温馨感人的作品。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小品《致爱丽丝》以及那部著名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外,贝多芬还有一首十分委婉动人的《F大调小提琴浪漫曲》,这部凄美而忧郁的乐曲与李白的那首名作《长相思》的深远意境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长相思,在长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对爱情的追求,实则是诗人对理想人生追求无法实现的深刻痛苦!同样,贝多芬这首名垂千古的《小提琴浪漫曲》也不仅仅是表现缠绵悱恻的男女之情,而是作曲家把个人的不幸升华为对人类一切美好情感的真诚礼赞。
以一颗赤子之心热爱大自然,这样才能在人生的疆场上奋力拼搏时找到支撑点,才不至于孤军奋战而陷入绝境。李白常常漫游各地名山大川,写下了《望庐山瀑布水》、《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多姿,那“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的从容恬静,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空灵辽阔,那“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物我两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喜爱。这一切与贝多芬又是那么地相似!
贝多芬说过:“在森林里我深感快乐,幸福,因为每一颗树都在与我窃窃私语,倾心交谈。这时我常常感到一阵狂喜。”大自然是艺术家的母亲,它能抚平充满伤痛的心灵,带给艺术家生活的勇气和创作的灵感。正如李白创作了大量抒写自然美丽景色的诗篇一样,贝多芬也有许多以大自然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如《小提琴与钢琴第九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田园交响曲》等。现在您听到的就是著名的《月光奏鸣曲》中的慢板乐章,从中我们仿佛看见作曲家在朦胧美丽的月色中与大自然倾心交谈。
天地之道,得之于心,然后吐之为文章,这就是李白的诗歌;吐之为音符,这就是贝多芬的乐曲。李白的壮丽诗篇和贝多芬的雄浑旋律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典范,它们把艺术家自身的人格精神与作品的气象、意境完美结合,浑然一体,洋溢着永不衰竭和至高无上的创造力!
当贝多芬与李白在用艺术之手弹奏出一曲曲象征人类意志百折不挠的高昂音符时,你是否深切地感受到: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艺术作品更加震撼人心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26
一学生身穿校服,背着书包,手拿一本《唐诗三百首》,一边神气地朗读着一边走到台前。
学生(环顾四周幽默地):每天到这块草地上躺一躺,嗨!还真对得起自己的胳膊腿。
学生躺下,慢慢地睡着了。
杜牧古装上。
杜牧(忧郁地):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杜牧发现躺着的学生,很奇怪他的现代装束,并试图叫醒学生。
李商隐古装上,潦倒状。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
杜牧发现李商隐,叫他过来一起唤醒学生。
学生(懵懂地):这是哪来的唱戏班子,是演什么戏,快带我去看看吧,我最爱看热闹啦!
杜牧(生气地):这是何处冒出来的顽童?竟敢称你我为戏子。
李商隐:罢了,罢了,何必与小儿一般见识。(转向学生)我是李商隐,他便是杜舍人(官名)杜牧,你从何而来?
学生(惊诧地):你们就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李商隐和杜牧?你们是“小李杜”?
杜牧李商隐:休提,休提。与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相比,我们实在相差甚远啊!
学生(面向观众):没想到今天我能穿越时空和“小李杜”见面,那我还得抓住机遇,开放搞活,多利用我的超能力。(转向李杜)我现在要去拜访你们的师父和师爷去啰!。
杜牧李商隐:等等我们。
三人坐在舞台一角做飞翔的姿态。白居易上。
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学生想上来和白居易见面,无耐不能停下来,仍然做飞翔的姿态。
学生:大师,我很喜欢你的诗,能给我签个名吗?
白居易装作听不见学生的声音,退下。杜牧李商隐径自拿过学生的本子,签上名。
学生:距离产生美,你们懂不懂?现在你们和我在同一条船上,先考虑怎么停下来吧,我可不想就这么飞下去,侏罗纪时代的恐龙不会欢迎我们。
杜牧李商隐做无耐状,孟郊上。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吟〉
孟郊下。学生做出各种喝令飞行停止的动作,仍不奏效,三人心急如焚。李白和杜甫、孟浩然、王昌龄同时上。
李白(边舞剑):日照香炉生紫烟……〈望庐山瀑布〉
另三人鼓掌。王昌龄接过李白手中的剑。
王昌龄(边舞剑):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另三人鼓掌。
杜甫(对孟浩然):仁兄也来一首吧。
孟浩然(淡然):春眠不觉晓……〈春晓〉
三人同时说:果然很妙。
李白:我们暂且歇息,小饮片刻,方不辜负着大好春色啊。杜老弟,你也酝酿一首诗来凑个性吧。
四人盘地围坐喝酒,议论家事国事,感慨状。
学生和杜牧李商隐本来一直在欣赏四人呤诗舞剑,现在方醒悟过来。学生又开始想法离开飞行器。
学生(碎碎念):我的地盘我做主,停!同样信道好,我用CDMA133,停!李宁,一切皆有可能,停!停!停!
三人做飞行停止状,站起来,《唐诗三百首》被遗落在地上。他们走向李白,打拱作揖。
学生(崇拜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可见着你们了。
以李白和学生为中心,7人分两边站着。
李白:此三位都是我的好友,杜甫、孟浩然、王昌龄,不知各位是?
学生:他们人称‘小李杜’,是一百年后的著名诗人。我呢,不好意思,只是个会背几首诗的小学生,但我很崇拜你们的呀,你叫‘青莲居士’,我也起了个网名叫‘菜瓜居士’,别人都说我有个性呢。
李白:你的名字确实不错,但你要加入我们的聚会,便也要作诗一首。
学生(抓耳挠腮状):平时要我写篇日记也难,何况是作古诗?(突然暗地很兴奋)要不,我来个现代版的,让他们见识见识。
几个诗人好奇地等着学生作诗,学生故意做沉思状,然后突然面带笑容边唱边跳。
学生:赚钱了赚钱了买静心送给妈,让她不烦不燥睡得好,像我一样美貌如花。
几个诗人也跟着节拍跳动,不知所云。
杜甫(走上前来):待我也献上一首吧。好雨知时节……〈春夜喜雨〉
众人陶醉。
学生(看了看天色):快天黑了。请各位诗人帮帮我吧,我想回家了。你们唐朝虽然很繁荣,据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之一。但我还是希望回到21世纪去,(着急地)我的亲人朋友肯定都在等我回家。
众人作讨论状,却没有人想到办法,焦急的样子。陈子昂上。
陈子昂(感慨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
众人围住陈子昂,拜礼。
李白:陈老先生可谓唐诗革命的先驱,您提倡的‘汉魏风骨’,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
学生:您不要再说‘后不见来者’了,您看!我们不都是后来者吗?
陈子昂含笑点头。
陈子昂(拿出《唐诗三百首》):刚刚我在路边捡到此书,不知是何人遗忘在此。
学生:是我的,是我的。(醒悟地)哦!原来就是这本书在搞鬼,(同时看见孟郊、白居易上)它把不同时期的诗人竟然召集到了一起,让我也回不了家。(大声地)现在我命令你,送我们回家吧。
学生抱着诗集渐渐入睡。众诗人或谈笑,或呤诗,各自退场。
学生醒来,看看手中的诗集,做回忆的样子,然后作醒悟状,拍拍脑袋。
学生(面向观众):梦回唐朝,是真的吗?

参考资料:http://yangtianhu.yculblog.com/post.938590.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