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强的单发战机是哪款?

F35注重对地攻击,载弹量不大。F35对空攻击时一旦打开武器仓,雷达反射面积将非常大。歼10A/B就能马上发现他,并且发射空空导弹拦截。再根据陆上的雷达信号一直能跟踪F35,知道位置打下F35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啊。中国的雷达跟踪F35应该是没问题吧。这样F35就排除了。阵风太垃圾了,只能在法国有市场。这样看哪款单发战机最强?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依我看我觉得是F-16和歼-10。
以下就是F16的战机简介:
翼展:9.45m
全长:15.09m
高度:5.09m
空重:7,070kg
最大起飞重量:16,057kg
内载燃油量:3,160kg(4,060L)
最大挂载能力:6,800kg
发动机:P&WF100-PW-200型涡轮风扇发动机一具。
发动机推力:11,350kg
最大平飞速度:2483km/时
最大爬升率:15,240m/min
升限:15,240m(46,250ft)
最大航程:3,890km
电子系统
火控雷达:WestinghouseAN/APG-66(V)2A 最大搜索距离:185km(100nm) 导航系统:LittonLN-93型激光陀螺仪
编辑本段电子战系统
雷达预警系统(RWS):LittonAN/ALR-56M型雷达预警系统 电子对抗系统(ECM):AN/ALE-47红外诱饵、干扰丝撒布器、RaytheonAN/ALQ-184(v)2型电子对抗吊舱
武器系统
机上配备一门M-61A1航炮,备弹500发。共9个武器挂点:左右翼端各一个,翼下各3个。两个翼端挂点可携带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机腹下的挂点可挂载1000千克载荷;翼内挂点每个可挂1587千克载荷;中翼挂点每个可挂1134千克载荷;两个外翼挂点和翼端挂点每个可挂113千克载荷。
结构详述
整体设计
F-16战斗机选用了边条翼,空战襟翼、翼身融合体、放宽静稳定度、电传操纵和高过载座舱等新技术 F-16战斗机
来提高飞机的空战性能。
材料
F-16的结构材料80.6%是铝合金,7.6%是钢,2.8%是复合材料,1.5%是钛合金,7.5%为其它材料。
布局
F-16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随控布局中的“放宽静稳定度”技术。与常规布局相比,机翼向前移动了40.6厘米,从而使气动力中心前移,在速度为0.9马赫时静稳定度略为负值,而在速度为1.2马赫时为8%。飞机靠“增稳系统”自动控制舵面,保持稳定飞行。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减小了尾翼尺寸,降低了结构重量和阻力,改善了飞机的操纵性,同时提高了机动能力。
机翼
F-16采用悬臂式中单翼,平面几何形状为切角三角形。前缘后掠角40°。展弦比约为3.0,相对厚度约为4%,基本翼型是NACA64A-204。机翼前缘有可随迎角和马赫数的变化而自动偏转以改变机翼弯度的前缘襟翼,使飞机在大迎角时仍保持有效的升力。机翼后缘有全展长的襟副翼,它既可作为一般襟翼来增加升力,又可左右差动进行横向操纵。从翼根前缘沿机身两侧向前延伸的大后掠角边条翼可以控制涡流,提高大迎角时的升力,改善操纵性和稳定性,减小机翼面积。据计算,采用边条翼比按常规布局的机翼减轻重量222千克。机翼内部结构由梁、肋组成,上下敷以整体板蒙皮。
机身
采用半硬壳式结构。外形短粗,采用翼身融合体形式与机翼连接,使机身与机翼圆滑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小了阻力,提高了升阻比,增加了刚度,增加机身容积9%,并使机体减重258千克。
尾翼
全动式平尾,平面几何外形与机翼类似,下反角25°,平尾翼根整流罩后部是开裂式减速板,最大开度60°。立尾较高,安定面大,大迎角时安定性好,可防尾旋,有全展长的方向舵。垂直安定面是多梁多肋铝合金结构,蒙皮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垂尾根部整流罩前边的背鳍是玻璃纤维的。平尾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盖板、铝蜂窝夹芯、钛合金的梁及钢制的前缘组成。腹鳍是普通的铝合金结构。
动力装置
早期F-16装一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00-PW-100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推力7400公 F-16战斗机
斤,加力推力11340公斤。从1984年开始,美国空军要求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F-16安装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GE-100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且要求两种发动机可以相互替换。1991年开始生产的F-16C “布洛克-50”换装了推力为13163公斤的 F-100-PW-229和F110-GE-129发动机.采用固定几何形状的腹部进气道,装有附面层隔板,其位置适合于在0.8-1.0马赫的速度范围内进行空战。采用固定式进气道比采用可调式进气道节约重量180千克。选择腹部进气道是为了在进行机动飞行时,使进气流所受干扰最小,并可避免吸入机炮的烟雾。在座舱后部机身上方有空中加油口。机身下的挂架可挂1136升的副油箱,机翼内侧挂架可挂1400升副油箱。
座舱
F-16A、F-16C的座舱为单人空调座舱。为改善驾驶员视界采用气泡式座舱盖,这种新式的座舱盖可使驾驶员的上半球视野达360°,一侧至另一侧为260°,前后为195°,侧下方为40°,前下方为15°。采用道格拉斯公司的IE-2零一零弹射座椅,能在零高度和0-1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范围内安全弹射。座椅向后倾斜30°,并提高脚蹬位置,这可以使驾驶员在短时间的抗过载能力达到8-9G。F-16B、F-16D为串列式双座舱。两个座舱内装有全套操纵装置、显示装置、仪表、电子设备及救生系统,可供训练及作战使用。第二个座舱的布置与F-16A、F-16C的座舱基本相同,具有所有的系统操纵功能。前后座舱用两块透明玻璃板隔开,前后座舱均有良好的视界。
编辑本段机载设备
早期的F-16A ,主要设备有:APG一66脉冲多普勒雷达,下视距离37—56公里,上视距离46—74公里;F-16战机AN/ARN—108仪表着陆系统;SKN-2400惯导系统;雷达光电显示设备;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飞行控制计算机等。F—16A装AN/APG—66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进行空战时有四种工作状态,即仰视搜索和跟踪,俯视搜索和跟踪,格斗自动截获目标,自动工作。对于雷达反射面积为5米的目标,APG—66雷达的发现距离,仰视为60—90公里,俯视为46—65公里。对于图—95飞机这样的大型目标,其最大发现距离可达140公里左右。 在空对地工作状态,APG—66雷达有7种工作模式:空对地测距,真实波束地图测绘,扩展的真实波束地图测绘,多普勒波速锐化,信标,图象冻结,对海搜索。而改进型的F—16C采用AN/APG—68火控雷达,这种雷达是由APG—66发展而成的。主要是对三个部件进行了改进,即可编程信号处理机,发射机和低脉冲重复频率组件。据称,APG—68的探测距离比APG—66增大40%。这种雷达具有随要求和武器变化而重编程序、高分辨力地图测绘、超视距目标识别等能力。它能与“响尾蛇”、“麻雀”、AIM—120等空对空导弹配用。在空对空边扫描,边跟踪状态时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 在使用航炮时,可先用前置角计算光学显示和快速热线显示模式。在执行对地任务时,有8种工作状态可选用,即连续计算命中点,连续计算投点,甩投,光电式制导武器投放,扫射,信标,目视地标点和人工方式等。此外,F-16C和F-16A相比,还多了夜间低空导航和瞄准红外吊舱系统,显示装置和计算机也作了改进。
编辑本段电子系统详述
进攻性系统
AN/APG-66脉冲多谱勒雷达,其最大搜索距离为185公里;AN/AAQ-14“蓝盾”导航吊 F-16战斗机
舱。“铺路彭妮”激光追踪吊舱、“哈姆”瞄准系统吊舱、AN/APX-101敌我识别器。
防御性系统
AN/ALR-56M威胁告警接收机、AN/ALR-69雷达预警系统、AN/ALE-74雷达预警系统(取代ALR-69);AN/ALQ-119电子干扰吊舱、AN/ALQ-131电子干扰吊舱、AN/ALQ-178内部电子干扰系统和AN/ALQ-184电子干扰吊舱;AN/ALE-40、 AN/ALE-47红外诱饵、干扰丝撒布器。
通信系统
AN/ARC-164或AN/ARC-126甚高频电台,KY-58保密话音通信系统
导航系统
LN-93型激光陀螺仪、AN/APN-132雷达高度表,AN/ARN-108仪表着陆系统,AN/ARN-118塔康系统、AN/AAQ-20“探险者”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编辑本段武器装备详述
航炮
F—16飞机装有1门M61A1型6管航炮,备弹515发,可与雷达和计算机配合计算前置角,有效射程1000米左右。
外接点
F—16A有9个外接点:左右翼尖各1个,左右机翼下各3个,机身腹部1个。翼尖和机翼外测挂架只能挂装“响尾蛇”导弹,翼尖挂架最大承受过载9g,机翼外侧挂架过载限制为5.5g。机翼中挂架可挂装格斗导弹或各种空对地武器,机翼内侧挂架可挂装制导炸弹,核弹和常规炸弹,空对地导弹、子母弹箱和火箭弹或1个1400升的副油箱,这2对挂架的最大承受过载均为5.5g。机身腹部挂架可挂炸弹或1个1135升的副油箱。F—16A的最大外挂载荷为4760公斤(机油),6890公斤(机内减
空对空导弹
F-16A的主要武器是空战武器是“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其型号为AIM—9L,还有一种出口型的编号为AIM—9P—3。AIM—9L的最大射程为7公里左右,最大过载26—35g,离轴发射角正负30度,有一定购全向攻击能力,其实战战果较好,AIM—9P—3是由AIM—9或AIM—9J改进而成,其性能不如AIM—9L。和F-16A相比,改进型的F—16C外接点的数量没有变化,但可挂装“麻雀”中距空对空导弹。而更加先进的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现已成为F-16C/D的制式武器,F-16A/B并不能装载。F—16C桂装“蓝盾”短舱后,投放激光制导炸弹时可由本机进行激光照射。新生产的F—16C还可使用空对舰导弹、反雷达导弹、“幼畜”AGM—65空对地导弹等对地攻击武器。
机上配备一门M-61A1 航炮,备弹500发。武器挂点:左右翼端各一个、翼下各三个、机腹一个、总计九个挂点。两翼端挂点可带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机腹下挂点可挂1000千克载荷,机翼内侧挂点每个可挂1587千克载荷,中翼挂点每个可挂1134千克;两个外翼挂点和两翼端挂点每个可挂113千克。可以携带的武器包括:AIM-9“响尾蛇”(2枚)、AIM-120导弹(最多6枚),AGM-65“小牛”空对地导弹(2枚)、AGM-88“哈姆”高速反雷达导弹(2枚)、 Mk-82(6枚)、Mk-84(2枚)、CBU-87(4枚)、CBU-89(4枚)、CBU-97(4枚)、CBU-103(4枚)、GBU-10(2枚)、GBU-12(6枚)、GBU-31(4枚)。
研制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全面爆发,美国的第二代战斗机F-4等投入实战。这代飞机的特点是强 F-16战斗机
调高空高速性能和多用途,对机动性能重视不够。从实战效果来看,第二代战斗机研制并不很成功;甚至可以说走了一段弯路。这倒并不是说它的技术水平和性能没有提高,也不是研制工作本身有问题,而是由于对作战方式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不符。于是,美国从6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考虑研制第三代战斗机。1972年1月,美国空军正式提出“轻型战斗机”研制计划,目的是验证在战斗机上采用新技术,并没确定要发展一个投产型号。1972年4月,美国空军从向“轻型战斗机计划”投标的五家公司中选定通用动力公司的401和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两个方案,并签订合同由求两家公司各制造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竞争。通用动力公司的401方案军用编号为YF-16;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军用编号为YF-17。
第三代战斗机有以下一些主要设计特点:
(l)有优良的飞行性能,强调中低空跨音速机动性能和远程作战能力;
(2)机载电子设备先进,有良好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下视下射能力大为提高;
(3)机载武器毁伤威力强。有相当强的近战火力,还普遍配备了中远距全向全高度拦射导弹; (4)突出空战能力,但也多兼有良好的对地攻击能力;
(5)飞机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能好,改进发展潜力大。
F-16在设计制造之初,就采用了不少新的技术,这在当时来说,也是甚为先进的。这些新的技术主要有:边条翼。沿前机身装有大后掠角、前缘锐利的边条翼,在机翼和机身连接部分提供可控涡流,因而即使在大迎角时也可保持附面层不分离,提高了升力和安定性。前缘机动襟翼。这种襟冀使机翼翼型有可变弯度,在持续大过载转弯中能提高升阻比。翼身融合体。F—16的外形据说是从50多种方案中挑选出来的,特点是机翼机身结合处经过仔细整流,使之平滑过渡,融为一体。主要优点是减小波阻,提高升阻比和跨音速颤振边界,增强刚度,使飞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并且增大机内容积和减轻飞机重量。高过载座舱。普通座椅向后倾斜12一13度,而F—16采用高过载座舱,其座椅向后倾斜30度,脚蹬提高。这种姿势能提高飞行员抗过载能力至少0.6-1G,一般均可承受到9G,超过原来允许的7.3g。此外,还可以维持飞行员的视觉功能。电传操纵系统.主要由信号转换装置、飞行控制计算机、电缆和动作装置组成。这种操纵系统是将飞行员发出的操纵信号,经过变换器变成电信号,再通过电缆直接传输到自主式舵机劝一种系统,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维修,改善了飞机操纵品质,提高了操纵系统的可靠性,减轻了飞行演的工作负担。放宽静稳定性。采用放宽静稳定性技术,即放松了对静稳定性的严格限制,气动中心可以很靠近重心,也可以重合,甚至在重心前面。飞机的静稳定性则变得极小或不稳定.因而飞机在低速飞行时静稳定度是负值,飞行时主要靠“增稳系统”自动控制舵面,保证稳定飞行;在高速飞行时,飞机的静稳定度才为正值。这样做的优点是可减小尾翼尺寸,降低结构重量和阻力,改善飞机的操纵性和机动能力.使用复合材料。 F—16飞机的尾翼采用复合材料,比采用铝合金材料的尾翼轻30%。F—16飞机的座舱它采用气泡式座舱盖,飞行员的视界很宽,其上半球的视野达36O度,侧向为260度,前后为195度,侧下方40度,前下方15度。飞行员的坐椅能向后倾斜30。这有利于提高飞行员的抗过载能力,据称其短时间的抗过载能力可达8—9g。为便于飞行员在身体后倾状态下操纵飞机,F—16采用了前所未有的“侧杆”方案,即将驾驶杆装在坐椅的扶手上。这样也提高了在高机动环境下,驾驶员对飞机的控制能力。 这使 F—16具有结构重量轻,外挂载荷大,对空和对地作战能力比较好等特点。由于F—16飞机的气动布局先进;发动机的推重比高,因而其飞行性能、尤其是机动性能是相当不错的。F—16的最大飞行速度与大多数第二代战斗机差不太多,约在M2左右;但其最大飞行表速大,可达1480公里/小时。由于F—16飞机的推重比大、翼载荷低,因而机动性能相当好。F—16在M1.5前的水平增速性能是相当好的。在高度6000米时,从 M0.9增速到M1.2仅需19秒钟,增速到M1.5需48秒钟。F—16的可用升力系数较大、翼载荷又低,所以瞬时盘旋角速度较大。超低空低速飞行时,其瞬时盘旋角速度可达25.5度/秒。稳定盘旋性能也较好,在飞行速度为M0.7时,其盘旋半径仅为650米。当飞行高度超过11000米、特别是进行超音速飞行时,其盘旋性能下降较为明显。 F—16的升限并不很高,约18000米左右,但其爬升性能很不错。在海平面,其最大爬升率为305米/秒左右;在6000米高度,爬升率为183米/秒;高度为9000米时,其爬升率仍达120米/秒。当速度超过M1.5、高度大于I1000米时,爬升性能下降较快。F—16飞机的气动性能较好、机内载油系数较高、发动机的耗油率较低,因而飞机的航程较大。其不带副油箱的航程为1825公里,外接3个副油箱时的最大转场航程为3800公里左右。执行截击任务时的作战半径可超过900公里;空中巡逻时的作战半径为700公里左右;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根据外接和飞行剖面的不同,其作战半径为440—1400公里左右。

歼-10参数
动力:
AL-31FN涡扇发动机
歼-10的首批生产型将采用久经考验的俄制AL-31FN涡扇发动机。苏-27家族也采用了AL-31系列发动机,不过FN型增加了一个经完全重新设计的检修舱。这一检修舱的设置是标准的俄式风格,在最初的AL-31型号中位于发动机上方,还包括部分压气机上部机壳的外侧位置,但FN型的检修舱则调整到与西方战斗机发动机检修舱同样的位置,位于发动机和压气机下部机壳外侧的位置。 除了歼-10原型机和预生产型使用的发动机外,据称俄罗斯于2001年一次性向中国提供了54台AL-31FN(另有渠道报道说是100台)。这些发动机用于首批生产型歼-10。但俄罗斯拒绝向中国提供该型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基于这个原因,中国正在研制可以替代AL-31FN的国产发动机。不过,即使所有的歼-10都将使用AL-31FN,中国也将寻求一种更加先进的改型,其最重要的技术要求当是配备轴向360度矢量喷管,以提升飞机的机动性能和发动机与机身有效配合带来的推进效能。这种发动机曾经在1998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露面,俄罗斯明显是领会到了中国对发动机的潜在兴趣。实际上,被西方奇怪地忽视了的发动机矢量控制技术却在亚洲得到了广泛欢迎,它首先被印度空军装备的战斗机采用,接着是马来西亚,而现在可能是中国。
把目光投向未来,中国可能最终采用“土星”公司的AL-41型发动机。目前,该型发动机正在为俄罗斯下一代的战斗机进行研制。AL-41的体积可能与AL-31相同,但推力要增大30~40%。因此,AL-41可能成为未来歼-10型号的潜在选择,并使其具备与同在概念验证阶段的F-16Block60相同的作战能力。
目前,强劲且省油的AL-31FN为歼-10在空战中发挥高超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无论是在高速、大爬升率飞行,还是在大过载机动时都无需担心发动机停车。该型发动机由于油效比极高,因此使战机在执行远程渗透任务时同样表现不凡。加之歼-10具有容积达5000升的内置油箱,这虽然比加两个保形油箱的F-16要少700升,但战机仍能够在携带较大载荷的情况上达到一个理想的作战半径。歼-10还能携带三个副油箱,并已具备空中受油能力。但由于俄罗斯拒绝提供AL-31FN的生产许可证,而且考虑到中国一直在努力实现装备采购的国产化率,因此歼-10极有可能将在未来采用一种国产发动机,如黎明发动机公司生产的WS-10A。但目前知道的信息仅包括WS-10A的推力水平(与AL-31相近)和布局(双轴小涵道比并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并且黎明公司已计划在该发动机上加装矢量喷管。
参数
歼-10战斗机结构图
考虑到中国明显地将美国战斗机视为其主要空中威胁,加之美国的战斗机设计一直强调夺取空中优势的能力,因此不难理解中国要将空空作战能力(包括进攻和防御)视为其战斗机发展的主要需求。同理,歼-10在结构设计上强调机动过载要达到9G(所有最新型战斗机都追求的目标),这无疑体现出中国空军要求这款新型多功能战斗机要在制空作战中技压群芳,至少要达到F-16最新型号的性能。
歼-10为放宽静稳度设计,并采用四余度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这种当前最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中国空军使用一架经过特殊改制的歼-8Ⅱ技术验证机测试经过重新设计的线传飞控系统,这显示出歼-10的线传飞控系统应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产物。
歼-10极有可能同其他第四代战斗机一样,采用四重数位化线传飞控系统。使用四重系统而非三重系统的好处是可以允许战机在执行任务时出现两次故障。如果出现第二次故障,对于三重系统来说,将会出现好坏各一的局面,万一好的系统要向左转,坏的系统要向右飞,飞机将无所适从。但若是四重数位化线传飞控系统,好坏系统的比例仍是2比1,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飞机仍可正常飞行。歼-10的多个独立翼面,若皆由四重数位化线传飞控系统控制,那么当这些控制面协调动作完成机身转向时,可以让飞机在没有俯仰、倾斜的状态下上下左右转换方向。
由于需控制的翼面较多,已不可能再用人力和机械传动系统来控制,歼-10也可能相应地采用先进的四余度电传控制,通过传感器感受手对操纵杆的压力,转为电信号送往控制电脑,由电脑根据飞机实时情况计算出最佳控制量,并把控制信号送往舵面操纵系统,再调整飞机姿态。这样既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又充分发挥鸭式飞机机动性,也保证了控制系统的冗余度和生存能力。
机体参数:
机长 16.43米(不含空速管)
机高 5.43米
翼展 9.75米
全机空重 8840千克
发动机推力 132KN
正常起飞重量 124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9277千克
最大速度 2.2马赫(高空) 1马赫(低空)
最大表速 1250千米/时(低空)
最大过载 9G
最小过载 -3G
起飞距离 350米
着陆距离 450米
作战半径 1600千米(经过证实)
最大航程 3500千米
载弹量 7000千克
导航
歼-10的单座座舱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全向视野,这比以往继承前苏联设计风格的中国战机进步了不少。飞机的航电设备采用了符合西方机工程原理的设计组合:大屏幕抬头显示仪、三台液晶多功能平显,油门和推杆控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先进的自动航行和气象数据计算机和头盔瞄准具。
虽然这些产品的提供商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头盔瞄准具已经基本能够确定将采用国产型号,由洛阳航空设计所设计生产。歼-10采用采用国产JL-10脉冲多普勒雷达,搜索距离100千米~130千米,攻击距离80千米~90千米,可同时跟踪6个目标,并选定4个加以锁定摧毁;远期将采用国产相控阵雷达或俄罗斯“甲虫”、“珍珠”雷达。
中国的歼-11(苏-27)装备了一种高性能的红外搜索跟踪和激光测距一体化系统,这为战机提供了完全被动搜索和跟踪能力。歼-10自然也有可能装备一种同样或者类似的系统。但在歼-10的原型机和预生产型机上看不到用于容纳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球状结构,似乎也没有其他的机身窗口显示有内置的该类系统。
武器
歼-10战斗机武器装备
歼-10装备了一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机炮(俄制Gsh-23型机炮的中国版),位置在进气口下方前起落架左侧。歼-10的机身下设计了11个挂架:六个在机翼下、一个在机腹下中轴线上、其余四个为机腹下方两侧半共开工的串联挂架(与幻影-2000、“阵风”和F-15E的机腹挂架配置类似)。中国官方尚未公布歼-10的外挂载荷能力,但估计为5500公斤。 根据照片可以看出,歼-10的原型和预生产型机大多挂载两枚PL-8(以制“怪蛇”Ⅲ)近程红外制导导弹。歼-10的武器系统还将包括已经在歼-11上使用的俄制空空导弹(R-73近程和R-77中程主动制导导弹),以及中国的PL-12中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歼-10也可以携带国产和俄制的空地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包括鹰击-8K反舰导弹和新型鹰击-9反辐射导弹),以及非制导炸弹和航空火箭弹。
据报道,用于歼-10的导航和目标指示吊舱正在研发之中,这些设备可能与机炮对称安置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6
你小看F-35了,先不说技术性能。如果只是因为米国有F-22就把F-35做成对地特化的战机的话所有合伙国家都不干,就是海军也不干。你要知道F-22出口的可能性及其渺茫,对于绝大多数合作伙伴来说,F-35是要同等的肩负”对空“和”对地“。海军在未来相当时间只有F/A-18E/F和F-35,即便不管盟国也必须要考虑海军的舰队防空问题,尤其是巡航导弹防御。从性能设定上,就不可能像你说的那样放弃大部分对空能力。

如果你说载荷的话,以F-35的载荷在满内部燃料的情况下至少有7吨。用最大起飞重量来算的话,31.8t-(13.3t(自重)+8.4t(燃料))=10.1t(F-35A为基准),用什么标准来看都是相当优异,载荷比例远大过一般的战斗机。如果你说内部弹仓的容积的话,任何隐身飞机都要接受有限内部容量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F-35的武器载荷不够。就你所提及的对空情景来看,F-35在隐身内部挂载的情况,F-35有4×AIM-120D/JDRADM。这都是近远皆可,大角度离轴发射的导弹。实际上,在海湾战争中F-15C一次最多只使用了4发。挂上十几发导弹的图片无非是作秀,实际上更有可能的是挂上油箱增加航程,在这种情况下武器的携载数量未必会大于F-35的内部容量。副油箱在F-35上也变成了不必要,靠8.4吨的内部燃料F-35的航程很可能超过了SU-27。等于是F-35在不付出任何阻力代价的情况下白给了4发中程导弹的内部容量,外加根据战况可选的外部挂载。说这F-35差,那只是跟F-22相比而已。

打开舱门会危害隐身只是非常粗略概括的说法,打开舱门导致F-35会被探测是完全不论上下文的错误说法。如你所知舱门位于F-35的机腹。打开舱门的话,会导致F-35的下向RCS急剧增加(相对于正常情况),因为舱门的打开方式,侧面的RCS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如果雷达看到的是这个方向的话,没错,F-35很可能被探测到
http://www.jsf.mil/images/gallery/sdd/f35_test/a/sdd_f35testa_070.jpg

我想你也明白了,如果是这个方向的话:
http://www.codeonemagazine.com/images/news/F35B_Weapons_10P00109_03_1269967624_1265.jpg

打开舱门根本不会有什么实质的改变,在几十公里的距离上,即便有一定的高度差你看到的也基本是正面。如果你比F-35高的话那么根本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根本看不见机腹方向。即便你低也只能以很浅的角度稍微看到武器舱,影响近乎于0。如果F-35已经开始发动攻击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是”正面“对敌。

而且到了F-22的时代,武器舱开合的时间只有1S左右,而且当然不会在投放武器以外的时间打开。以你所举例的歼-10来说,只有以机械扫描雷达高/宽”几度“的雷达波束在这一瞬间正好照射到F-35”下方“,才”有可能“”探测“到F-35。当武器舱闭合以后F-35即会恢复隐身状态,即便在极度不利(RP极差)的状况下被短暂探测到,仅仅被雷达照射一次完全不满足跟踪的需要,也根本算不出航向和速度,识别也是没有任何可能。最恶劣的状况也就是暴露了F-35存在而已,而且这时目标已经处于被攻击的状态。主动权在哪边显而易见。

进一步,由于F-35有探测上的优势,完全有条件选择从风险更小的”侧面“或者”后方“展开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受攻击的一方没有任何探测到F-35的机会。你把受攻击一方的情况显然理想化过头了。

我只是分析了你所提出的这一种状况而已,把F-35排除在最强单发战机之外显然是建立在你对空战和F-35有限的了解的前提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话随时可以向我继续提问。

顺便说Rafale是双发:http://www.military-today.com/aircraft/dassault_rafale_l3.jpg追问

不得不佩服你的厉害,可是你不能把F35和F22的隐身想成无懈可击吧?F35是F22的搭配,F22强调空战,F35对地为主。就像J10也是多用途机,可J10是对空为主。J10的雷达肯定会改进的,雷达不再是中国的弱项。F35和F22都已经无力进攻中国本土了。

追答

理性科学的看隐身,简化一些的话,在其它条件的同等的情况,探测距离和RCS的四次方根成正比,也就是说RCS是1/81的话探测距离是1/3,RCS是1/16的话探测距离1/2。我个人认为最可信的F-35正向RCS数据是:http://www.f-16.net/f-16_forum_viewtopic-t-4408.html

F-35的被探测距离大约是J-10的1/5以下,搜索效率(空间)立方一下,大约是1/125。也就是说
搜索雷达的锥形探测的空间对F-35只有对J-10 1/125(不到)。如果是任务规划的话这个隐身性能的差距基本可以颠覆进攻计划了,因为预警雷达系统探测空间中间的缝隙都够F-35钻过去。这也是为什么隐身技术受那么多军队重视。因此我认为我前面的分析也算是基本合理的。

因为对地强,所以对空就弱,我想这是你的逻辑。有道理,假设在一定的技术水平的话,只能选一个比较经济合理的平衡点

但问题是J-10的技术远不是F-35等级的,而F-35的平衡点又是近乎完美。

不知道阁下对影响战斗机空战性能的因素是怎么看的,不过:
高效,准确,安全的数据共享,高性能,多频谱的主动/被动传感器,识别技术手段和程序,最大程度简化的人机界面,直观的数据回馈,高程度的自动化,飞行性能以及武器投放能力,这些是我认为对空战斗最重要的因素。

这些方面F-35基本在世界上仅次于F-22,某些方面甚至高于F-22,我不能理解这样的对空能力还有什么可以诟病的。

简而言之,在任何特定条件下F-35的对空效能都要高过其它单发的飞机,我想这就足够了。

还留有疑问的话切勿手下留情

话说最近其实国人比较热衷J-20

追问

F35如果是保持平衡点,那不就成了空中多面手,样样有一手,每手都不强?F35本来是要带2000磅的,现在该成了1000磅。F35穿过预警雷达系统探测空间中间的缝隙是不可能的吧,相信三大国各自的雷达和预警都领空都被完全覆盖了。F35对地为主,J10却以空为主,J10应该占优势啊

追答

这么说吧,你为什么觉得J-10会在对空状况下对F-35形成优势?

因为名字是"制空专用"的?我建议你放弃咬文嚼字着重看技术性能的对比。

MIG-15,F-86都是“对空专用”的,你觉得它们打得过“多功能”F-16么?

我说过了,J-10在技术上就和F-35不是一个等级的。技术上和F-35是一个档次的是F-22,加上F-22有一个更宽松的成本框架。

这意味着F-35要做得更小,为了照顾航程和STOVL要求要用低涵道比,亚音速更经济的F-135和DSI进气道。因为对地所以F-35要EOTS提供FLIR和激光指示能力,增加一些额外的阻力,因为成本有限所以雷达接收设备要小型化,接收性能稍差的ASQ-239。相对F-22来说,F-35的总体对空能力要差一些。

但那又如何,APG-81的性能远超过J-10的雷达,LPI,电子攻击,干扰抗性,多任务能力/搜索效率,SAR分辨率,识别,数据传输,探测距离,根本是绝对优势。F-35的任务电脑是现有任何战斗机里运算能力最高的。ASQ-239虽然距离上不如F-22的ALR-94,但是计算辐射源的位置根本没有任何困难,也根本不需要HTS这样的额外RWR吊舱来发射HARM。EO DAS这样的全方位360°的红外传感器世界上独此一家。座舱航电,飞行性能......懒得说了,而且这不只是针对J-10而已

我不能理解你说的2000lb是什么,如果你说的是内部弹仓,A-G武器站一直是2000lb等级的载荷:
http://www.aerospaceweb.org/question/planes/f35/f35-bay.jpg
http://www.hightech-edge.com/wp-content/uploads/f-35-lightning-ii-weapons-carriage.jpg
只有F-35B受弹仓体积原因限制挂载1000lb的JDAM,况且单个对空武器根本不可能到达这个重量。如果你在谈对空层面那么这个可以说根本无关

“相信三大国各自的雷达和预警都领空都被完全覆盖了”不知道是什么给你了这个印象。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是应该没有雷达会盯着罗布泊和西伯利亚上空。如果你在地上跑你可以穿过世界上最严密的防空网,单单因为地球是圆的。

即便不依靠高度,如果你能够接受“隐身能缩减雷达距离”能这个基本的事实,不提什么RCS和探测距离的关系,也不提降低空间层面上的搜索范围缩减...... 那么:
http://hiphotos.baidu.com/m_sprcialist/pic/item/a6f84cca52add415f21fe7a2.jpg

效果就是这样,我想这两张图片够明白了。即便是对于常规飞机来说是密不透风的一张网,隐身也会在上面创造漏洞。而任务规划就是找出一条风险最低的路线。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26
我觉得还是F35最强,否则美国也不会费这么大力气来用它替换F16了;
F35打开弹舱时确实会丧失雷达隐身能力,但也说不上“非常大”,起码不会比F16大,此外F35的空战模式应该与现在的F16类似,基本不会进行视距内缠斗,而是超视距发射中距离导弹,而在这个距离上,J10的机械式雷达是不足以“马上发现”F35的,而F35关闭弹舱后,雷达制导的导弹将失去目标,而中国的地面雷达系统也是难以全程监视具有全方位雷达隐身能力的F35的。
此外F35的 F135发动机也是现在地球上推力最强性能最好的航空发动机,只不过由于F35较大的重量,所以严重影响其超机动能力,所以近距离缠斗能力不如三代机,但F35的雷达显然比J10强不止一代,所以完全具备超视距发现,超视距发射导弹然后撤退的作战模式。追问

F35的弹药仓一旦打开,里面的东西的雷达反射面积怎么会小?

第3个回答  2011-02-26
F/A35注重对地任务..载弹量不大.................

.F/A35 能够挂在6-8枚各类导弹,这在单引擎战机中,是属于很大的载弹量了
能执行对地任务的飞机,都是有较高载弹量的,因为对地任务基本4-6枚空对地型号导弹,
还有必须携带两枚空空导弹防身
F22的完全代号 也是F/A-22 只不过拿F/A22对地是一种浪费,

导弹射了舱门就关了,怎么跟踪,
中国在雷达方面一直是弱项,电子技术类的东西,先看日本,然后是美国和欧洲
F22的APG77 就是日本代工的

F35开....挂单仓..J10发现...
F35的APG-81雷达 探测范围是400公里
J10的祖克-10PD 190公里~
何况F35准隐身
F35 400公里外就探测到 进入一定射程就发射空空导弹了 J10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在说战斧的射程最大1500公里 1000公里属于正常射程 1000公里外发射
飞机最远的空空导弹 俄罗斯的R27 400公里 而且命中率相当低,
中程空空R77命中率才40%都不到 R27肯定更低

何况美国作战肯定出动预警机 ,预警机升空,没有隐身性能的战机,1000公里外就有型号反射波
还不算卫星的探测能力

如果F35执行对地任务 身边肯定有F22.F15其他空优战机保护和巡逻

单发来说 航电 隐身 雷达 等等 就F35和 F16

F35是先进
F16E/F 是廉价实用
第4个回答  2011-02-26
看来你对F35的了解很其他很多人一样都是完全错误的。F35 对地攻击能力是很强,使用外挂时可以轻松搭载6吨多的武器,且不说美军未来的对地攻击武器,比如已经服役的SDB体积质量都很小,就是纯粹按照载弹量来说,也足够了,F35的载弹都不够,那一多半的战斗机都可以歇菜了。F35的武器舱雷达发射面积很有限,打开时间也很短,即使打开,雷达发射面积也比三代机小很多,如果你只能在此时发现F35,那已经晚了,人家投弹完成就快速脱离了,你就等着挨炸弹吧。J10能不能发现都很成问题,你以为雷达有了发射波就能发现目标了?那么点微弱的瞬间不确定的信号雷达要分析识别出来并判定为战斗机是不可能的,要发现隐形目标还是要从根本上提高雷达性能,这点在J10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前免谈。之后的拦截就更是莫名其妙了,人家都脱离了,你怎么拦截?空空导弹的尾追攻击距离极其有限,超视距状态下的尾追攻击成功率更小,F35只要加大油门就能凭借动力优势轻松摆脱攻击。
说打下F35是小菜一碟,只能说是YY,可惜YY从来就不是实际,而且只能害人。
即便按照你的荒诞逻辑,要对付F35居然那么复杂,如果F35还不是最强的单发战斗机,那么J10之类的岂不是垃圾中的垃圾了?追问

F35的隐身能力对咱们的地面雷达来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