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个篇作文,要把《清平乐 村居》改写成一篇文章(200字)。这首诗网上有。

如题所述

一座座高大的山峦矗立在这片土地上,从林中传来布谷鸟欢快的歌唱声,山脚下,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地流着,在阳光下散发着金光,好像是青山缠上了一条金色的腰带,格外显眼。
忽然,一阵“嘿咻”声打破了这份宁静。顺着声音看去,只见在小溪旁有一座小茅草屋。屋子中的木窗被人用一支竹杆撑开,露出两张满是皱纹,和蔼可亲的脸,是一对年过半百的老夫老妻,老爷爷脸上已有几分红晕,显然是有了醉意。
只听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说道:“老头子,别喝多了,伤身体啊!”
老爷爷哈哈一乐,笑道:“不多,不多,这么好的日子,怎能不多喝几杯呢。”说罢,脖子一昂,酒杯往嘴里一倒,放下来时,已见杯底,老爷爷的脸上也更红了一些。
突然,从窗外伸进来一双白嫩嫩的小手,捧着一把莲子,笑嘻嘻地说道:“爹、娘你们吃!”
老妈妈一边笑一边用手接过莲子,道:“宝贝真乖!”
原来是他们的小儿子,头上扎着两个冲天辫,身穿一件白色背心和一件被泥土弄脏的红色小裤。
老爷爷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问道:“你的两个哥哥在干嘛呀?”
小儿子道:“二哥在织鸟笼,准备明天去卖。大哥在东边锄草,流了好多好多汗呀!”
老夫妻双双翘首向窗外去望,果然看见二儿子在地上盘坐着,穿一件蓝色汗衫和灰色短裤,一手抱着一个织了一半的鸟笼,一手拿着宽扁的竹条,一心一意地编织着,尽管身旁的那两只大公鸡“咯、咯”地叫个不停,他也全没在意。在不远处的田地里,大儿子在那里干活,在炎炎赤日下,他脱下了上衣,裤腿挽到了膝盖,戴了一顶草帽,拿着一把锄头,弯着腰一下一下地锄去田里的杂草,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滴下来,这时,他干得有些累了,站直了身子,甩了一把汗,喘了几口粗气,又弯下腰来,继续锄草。
老夫妻看着看着,会心地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11
草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青草,溪水清澈,正在缓缓流淌。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这一切是多么的亲切,美好!原来是头白发的老公公老婆婆正在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他们的大儿子在河的东面的豆地里除草,勤勤恳恳秋天一定会有个好的收成吧!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他多么心灵手巧!一个个的笼子一定会卖个好价钱!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顽皮淘气,一切不关他的事,无忧无虑地横卧在溪头草丛,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这是多么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让人们羡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02
一个晴空万里的早晨,宋代诗人辛弃疾来到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上漂浮着一朵朵碧绿的荷叶。岸上铺了一层绿茸茸的青草。小溪边有一座小茅屋,粗壮的南瓜藤爬上了茅草屋黑色的屋顶,南瓜藤上还挂着几个又大又红的南瓜。茅草屋的后面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被群山环抱着。在这美丽的农家小院中,住着幸福的五口之家。
诗人辛弃疾隐隐约约地听到茅草屋内有人操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坐在窗边边喝酒,边说话取乐。
老翁抿了一口酒,骄傲地说:“你看,我们这三个儿子真是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
老妇忙为老翁斟上一杯酒,颔首点头,目中尽是欣慰。
他们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除杂草。只见他光着膀子,两只粗壮的手紧紧的握着锄头,弯着腰,一下一下地锄着,虽然他已经汗如雨下,可嘴角还是有一丝笑意。在离豆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他专心致志,手法娴熟,手指灵敏,很快,一个精致的鸡笼就完成了。老翁的三儿子呢?原来他正趴在小溪边,翘着两只小脚丫,摘下一个莲蓬,剥出一颗莲子,乐呵呵地送入口中。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茅草屋·小溪·青草·快乐的一家人,汇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是多么和谐,多么美妙。诗人辛弃疾被深深地感动了,吟下了千古名句——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第3个回答  2011-02-18
草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青草,溪水清澈,正在缓缓流淌。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这一切是多么的亲切,美好!原来是头白发的老公公老婆婆正在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笑取乐。一个壮年正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旁,在豆田里辛勤地锄着杂草,虽然戴着草帽,但汗水仍不停往下滴。看来,这是他们的大儿子吧!篱笆外有几棵芭蕉树,长得郁郁葱葱,篱笆里,也许是那对老夫妻的二儿子,他正仔细编织着鸡笼子。矮矮的茅草屋旁,一棵非常的枣树立在那儿。树下,一个小孩儿,也许是老夫妻的小儿子吧,正在认真地剥着莲蓬,他前面的一个小池塘,里面开着粉红的荷花,肥大的叶子遮满了整个池塘,鱼儿在水里欢快的游着,不时从水里蹦起,再“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这是多么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让人们羡慕!
第4个回答  2011-02-11
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慢慢地散步,无意间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后面有一棵棵苍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透露出乡村恬静的气息。茅屋旁有一条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里的游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的照耀下,河面显得波光粼粼。一阵微风吹过,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溪面上有几朵美丽动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开;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似放似没放。白里透粉,
粉里透红,像一位位面带轻纱的羞涩少女。小溪旁有一丛丛青翠欲滴的小草,长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衬托下,更显得碧清可爱。
茅屋前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刚刚喝了一些酒,从他们红彤彤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略带醉意,靠在一起,用吴地的方言一起亲热的交谈,旁边的二儿子还不时插上几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儿子正在小溪的东边,豆地里辛勤地锄草,干得多么卖力呀!而二儿子也并没有闲着,正在用竹草细心地编织着鸡笼,十分专注。而尚未成年的小儿子呢,干不了什么事,只能趴在小溪边一边调皮地逗着游鱼,一边剥着莲蓬吃,摇着小脚的样子真令人喜爱!
多么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呆呆地站在哪儿,久久不愿离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