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校园不文明知行不一的问题

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校园不文明知行不一的问题

一、知行脱节现象是学生道德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认为应当帮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但真正主动干些家务的只有58%,偶尔自己洗洗袜子的也仅占一半左右。有94%的中小学生十分反感乱扔纸屑,但能主动捡起的人仅占四成。他们知道应当爱护和保持公共卫生,但是还是不能杜绝胡乱丢弃废纸的陋习。很多学生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就是没有这样去做;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还是这样做了,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知行不一”行为令教师和家长感到困惑和沮丧。
二、学生的原因
1.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水平的低下:有些同学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只把道德当成一种知识来掌握,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将道德知识停留在纸面上。认为道德知识只是一些肤浅的表层道理,尤其是思想品德课,因为许多教学内容学生从小开始接触,有重复、听腻了之感,所以更是存在某种接受上的心理抵触。
2.学生道德自主性缺乏、思想自控力不强。
3.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
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是否“真知”是知行能否统一的关键。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并不真正明白道德的真谛。其实,真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知的理解程度,一个人对道德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层次上,而且要能够深刻理解我们制定这些道德规范、规则背后的价值基础是什么;二是对知的认可程度。个体对道德的认识不能只是一种理性的、冷冰冰的认识,而是要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可、接受这些道德规范,并在自觉履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实际上,学生个体道德结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如何更好地在进行道德知识传授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道德认同,是克服知行矛盾的关键,学生的情感认同对道德动机的唤起与道德行为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知行不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道德情感的支持。
三、教育的缺陷
我们的教育方式存在的缺陷,缺乏“情、意”过渡环节是我们教育的主要问题,平时的道德教育主体单一化,轻视学生参与的积极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德育教育更多的停留在“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行动的锻炼,平时往往只是在“关于道德”的知识层面上下功夫,而有关道德本身的魅力、价值方面的教育远远不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较多强调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较少在道德情感、道德体验的培养上花时间。另外,我们有时也通过所谓创设道德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品德,但是无论这种情境多么“真实”和“贴近学生实际”,它们毕竟是“创设”的。 例如:针对在校大学生谈恋爱失恋引起自杀的现象,许多高校试图开设与生死课、爱情相关的选修课。2014年2月12日《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特稿:爱情课》一文,谈到上这门课的台湾大学孙教授出了个测验:给每个学生发一个鸡蛋,代表自己的爱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守护爱情结果,还没老师把“爱情鸡蛋“发完,孙教授就嗅到了不靠谱的气息:有人领到鸡蛋就直接揣裤兜里,转身回座位的路上已经磕破了;有人没几天就忘了“守护鸡蛋”,不知不觉做炒蛋吃掉了;他甚至好笑地发现,自己发了一个白鸡蛋,有人交还回来的却是咖啡色的蛋,“冰箱里那么多鸡蛋,哪里记得哪个是你发的爱情鸡蛋”?这就是创设情境下的“用守护鸡蛋来守护爱情”,这种情境是教育之网为了达到预定效果而对真实生活的过滤,与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存在很大差距,学生即使在创设情境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也很难保证他们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做出同样的道德行为。
  四、由知到行需要条件
2013年12月4日《中国教育报》发表的文章《学生道德行为缘何知行脱节》一文中指出“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至少需要四个条件:
第一,物质条件。有时候学生表现出的一些所谓不道德行为,主要是因为缺乏支持这一行为的必要物质条件。比如学校的垃圾桶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可能在主观上并不想乱扔垃圾,但是由于找不到垃圾桶,只好随手扔了。
第二,制度条件。好的制度是确保良好行为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适当的制度环境,很多时候个体即使知道正确的事情,也很难主动去做。比如,如果学校的制度存在明显的不公正之处,那么,在这种制度环境下,学生即使知道什么是对,也不会主动去做。因此,营造一个有利于个体道德行为的环境,是改善学生知行不一问题的重要条件。
第三,文化条件。文化环境是一个人行为处事的重要依据。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会激发学生行为的主动性。如何营造一个崇尚道德的文化环境,是确保学生知行统一的重要保证。例如我校的“零垃圾校园”的管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了校园环境卫生的源头,由对“物”的关注转移到对“人”的关注,通过取消垃圾桶让师生反观自己的卫生行为习惯,无形中提高了师生的自觉意识,产生了强烈的主人翁观念,让每一位师生都感觉到环境卫生好坏决定于自己的个人行为,从而主动自觉地维护校园环境卫生,学校虽然垃圾桶取消了,但是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反而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同时,这种文化要在师生中形成共识,一个充满怀疑、功利的文化氛围则会削弱学生行为的内在动机,个体的道德行为深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
第四,主观条件。虽然有时候学生在观念上认识到了某些道德价值的重要性,也在情感上认同这些道德价值的意义,但是,由于其行为能力有限,也会限制其行为的发生。初、高中学生的心智特点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策略,如果我们对学生提出的某些要求超越了学生自身能力所及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很难有相应的行为发生。
  五、重点抓住“情、意”这两个教育关键,真正实现“知”到“行”的提升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是学生将德育要求不断内化的过程,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环节,其中,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对于激发和稳定道德行为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2013年10月16日《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中小学德育的现实路径——对提高学校德育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考》的一文中指出“中小学德育的现实路径是‘融入为要’”。要改善学生知行不一的状况,一方面,对于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不仅要讲事实,讲道理,更要讲情感。刚才班主任交流会上有的班主任谈到的如何融入学生的圈子是突破学生的道德情感障碍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首要通道”。一要抓住关键事件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学生”本意是学“生活”、学“生存”、学“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杜威强调,“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二要将德育融入氛围营造之中。加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应努力用真实的道德实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使其产生对相应道德认知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另一方面,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要在“意“上下功夫。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将德育融入榜样示范之中,成人良好的示范作用可以成为学生知行统一的榜样。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一种在行为中造成正确选择的习惯,且这种习惯乃是一种合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及班干部的示范是无法替代的力量。
二要将德育融入社会实践之中。亚里斯多德把德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德育不能“天桥把式,光说不练”。根据美国教育家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的研究,人的价值内化水平可以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等五级,而价值性格化的水平就是品德的形成。显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反复多次地展开,兴趣、愿望以及有意识的外部评价则是重要的推动力,其中意志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