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沙地 变化 的作文 600字左右两篇

如题所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牛衣菜食,这幕平淡无奇的大剧在钱江故道的沙地上已经上演了几百年。沙地人用自己的勤劳和坚韧,在这片贫脊的土地上,编织着艰辛的生活。在这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下,活跃着一群手艺人,他们中有木匠、铁匠、竹匠、石匠、铜匠、裁缝、厨师……他们有的走村串户,有的设店开铺,是这个既脆弱又稳定的经济体系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百作师傅”,如今,百作师傅已在现实生活中日渐淡出,但他们和背影还清晰地留在老一辈沙地人的记忆里。

裁缝
沙地人沉闷的生活不知延续了多少代,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沙地最大的变化也不过是昏黄的油灯盏被同样昏黄的电灯泡所取代而已。时下年青人也许无法想象,那时的沙地人家家户户都用自己纺的线,织成杜布做衣服,碰上好年景或者办喜事时才会到街上的洋布店去兑布,平时的杜布衣服多是女人们自己做的,此时便会请动裁缝师傅了。
裁缝师傅的全套行头是一个包得方方正正的包袱,包袱里通常有一个滕编有盖的笸箩,里面装的是大大小小的剪刀、插满各种引线(沙地人把针叫引线)的线板,顶针、划粉、熨斗等,当然也少不了一管油光铮亮的乌木尺。
裁缝师傅进门时,堂前已搭好了台板,裁缝把包袱打开,铺在强台板上后,便叫来做衣服的人量尺寸。我认识一个裁缝师傅叫香妗,不高的个子,满头白发,长长的脸清癯而又透着精明,缠着小脚,走路娉娉婷婷。据说香妗年轻时是大户人家的姨太太,做得一手好针线,解放了,那个大户人家出走了,抛下了她,于是就靠手艺吃饭,做起了裁缝。香妗有一手绝活,就是量尺寸不用尺子,叫过人来,上下打量一番,用手在人的肩上比划几下,用划粉在台布做几个记号,便说好了,于是,就摊开新布,划划剪剪,一件衣样就出来了。香妗做出的衣服长短大小没有不合身的。
沙地有句俗语叫:裁缝师傅,剪刀浆糊。接下来,香妗就会拿出熨斗,生起炭火,就着炭火溜浆糊。那时候没有电烫斗,用的是底下平,中间空的小船模样的熨斗,里面生上炭火,烧热了放在一边待用。那时的衣服式样除了大襟就是对襟,样子和时下的旗袍和唐装颇有几分渊源。接着,就在缝好的布样边上用刮浆刀打上浆,拿熨斗烫平。刮浆刀其实不是刀,而是用竹削成的,长短和汤匙差不多,前面是一个菱形的刀头,把手部分有一个筷子样的柄,考究的裁缝师傅也用水白铜做的剥浆刀。大襟和对襟衣裳有一个统一的特征,就是有一个陡领,那时没有树脂,要使领子挺括,用的便是拿浆糊和布裱起来的布百做衬里,在面料与布百间打上均匀的浆糊,用熨斗烫干便成。
沙地人家请裁缝师傅是个大事,上下午都要上点心,不管师傅抽不抽烟,也都要奉上一包上好的香烟,比如新安江、旗鼓之类的。请裁缝师傅的日子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有新衣服做,还有过年才能吃上的点心和饭菜。裁缝师傅一般都是单独吃饭的,在裁缝台子上翻起一半包袱,就成了饭桌。饭菜也是尽家里所有。请师傅的菜通常有懒惰饼子蒸鸡蛋,黄芽韭菜炒鸭蛋等,为了请师傅,沙地人家早会作准备,积攒好鸡鸭蛋,钓到稍大点的鱼就会放到水缸里养起来,到时捞出来油煎、清蒸都有是一碗好菜。师傅吃饭也是很有讲究的,上来四个菜,一般只会动一到两个,动筷的菜也只会吃到一半,绝不会吃到见碗底的。细心的女人们会留心哪几个菜是没动过的,下餐可以重新搬上来,动过筷的便炒几个补上,剩下的碗脚头便让等在一旁的孩子们解馋,孩子们此时便不会嚷饿,齐刷刷地等到师傅吃完饭后,撤下后才吃饭,等的便是师傅吃剩的碗脚头。
后来,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成为了人们结婚必备的三大件时,“洋车师傅”应运而生。再后来连小孩的尿布也不必自家准备了,只有热衷于DIY的发烧友,才会客串一下裁缝了。

铁匠
铁器是农耕为生的沙地人必不可少的工具,铁匠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便是那时沙地的时代鼓点。
铁匠铺一般都设在街上,火炉、风箱、铁墩加上几把铁钳、铁棰和锉刀磨石几乎就是全部家当。铁匠铺的风箱有半人多高,二尺来宽,拉起来得很有技巧,拉得不得法,一个蛮汉子也会汗流浃背;拉得熟了,一个小女孩也能把炉火鼓得吱吱叫。铁墩足有几百斤,中间是一个帽状的圆台,一边是一个方台,另一边是一个微微上翘的牛角,填在铁墩下面的一般都是一个大树桩,上面钉了好多铁环。铁锤有二种,一种是两头扁而尖的小锤,另一种是杯口粗、园柱状的大锤。
打铁通常是二个人做的活,师傅用长钳把烧得通红的铁钳出来,左手握钳,夹着火红的铁块,放在铁墩上纹丝不动,右手抡小锤先在方台上轻轻地敲上两下,第三下便落在红红的铁上。此时边上的徒儿早已双手握大锤等在一边,师傅第三声锤响后,大锤就紧跟着落在小锤敲击过的位置上,小锤在前、大锤在后,小锤之声脆而尖,大锤之音闷而钝,锤声相连,一阵紧过一阵,钳下的铁块渐暗时,小锤就会在方台上敲击两下,大锤也会在帽台上空敲一下,结束这一轮敲打。小锤入环,铁块重新入炉,师傅便会用大钳在炉中拣出一粒碳火来,点上一支烟,有滋有味地吸上几口;大锤靠墙竖放后,徒儿顾不得擦把汗,又拉起了风箱。叮当声中铁钯、茅刀、镰刀就一样一样成形了。
曾经在博物馆见过出土的西汉铁器,外形上与沙地的农具没什么大的不同,二千年的岁月,没有改变农具的外形,可见最简单的形式也就是最稳定形式。农耕为生的沙地人用最原始的工具向土地讨生计;打铁为生的铁匠则是用代代相传的手艺向土地讨生计。没有时下的电脑绘图和激光刻模,有的只是一堆煤炭、一块顽铁,铁匠铺的全部精华在铁匠黝黑而精肉爆露的双臂上,在铁匠长年赤红的双目里。

铜匠
铜匠师傅的工具也是风箱、火炉和榔头、铁墩之类,所不同的是更小巧、更精致。
锁是最能代表铜匠师傅水平的作品,那时的锁是用铜做的,材料有黄铜、青铜、也有水白铜。锁的样子与现在的锁大相径庭,横看是一个“凹”字,豁口处有一根横杆,用来串门纽。锁壳和锁芯是分开的,锁芯插到底,“咔”一声,芯和壳便严丝合缝,浑然一体。钥匙是一条头上有弯钩的铜板条,板条上镂着大大小小的条形孔,这便是锁的精华所在,将钥匙塞到锁侧面上那个扁扁方方、刚容一片铜板条进入的孔里面,轻轻往里推,触动机关,“嗒”的一声,那锁芯就会轻轻地从锁壳中弹出来,只是从我懂事起,会做铜锁的铜匠师傅已经看不到了。
小时候,办喜事的人家,会向铜匠师傅定做鑞炊瓶。此时铜匠师傅会拉动风箱,把炉火鼓得旺旺的,称好锡和铅,放入埋在炉中的坩锅,待锡和铅化匀后,倒入模子凉却后,放在用脚转动的架子上打磨,然后在打得银光闪亮的鑞炊瓶上用小冲子敲打出龙凤呈祥、五子登科等花样。藏在鑞炊瓶里的东西,放上一年都有不会潮和蛀,因此,每个新媳妇都至少会有一对鑞炊瓶做嫁妆,鑞炊瓶的多少甚至轻重都是衡量嫁妆是否丰厚的标准。精明的婆婆,会在新媳妇的嫁妆发来时,装着看花样,用手掂一掂鑞炊瓶的份量,重的便会在心中暗暗高兴,轻的便会在嘴角上撇出一丝讥笑。
再后来,有了洋铁皮,于是就有了敲洋铁水桶、洋铁淘罗等的外国铜匠。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走村串户的铜匠担随处可见,挑子上串着的铁皮随着扁担的起伏,叮零当朗地乱响,老远就能听到。文革时期,物资匮乏,铁皮、铁丝甚至针头线脑都成了希罕物,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铜匠们几乎无活可做。那时,沙地的女人们都挑花边,顶针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但又没得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作兴了铜板打顶针,人们都从箱底里翻出压了多年的铜板,请铜匠师傅打顶针,精美花纹的铜板,打成了同样精美的顶针,随着沙地女人的手,上下翻飞,挑出了更精美的花边。

泥水匠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整个沙地人家几乎家家户户住草舍,草舍的式样无外乎横舍、直头舍、烟管头舍和箍桶舍几类。因此象起屋这样的大事,沙地人倒不必请泥水匠。但是,有一件事必须请泥水匠,那就是打大灶。沙地人管柴灶叫“大灶”。
大灶用的材料主要是砖头、石板、石灰和黄泥。沙地里最缺少的就是石料,打灶要用的两块二尺宽、五尺长的石板,照例得到里畈去卖;糊灶塘的黄泥也很有讲究,沙地的土质太松,得用里畈上好的田泥,练熟了才能用,去里畈路太远,于是沙地人通常用老酒坛上的黄泥封头糊灶塘。
沙地人家草舍的格局是灶间在东厢房,大灶通常打在南半间,走进东厢房的朝西门就是大灶,灶的火门是一定要朝南的。大灶一般有两眼,外沿镬小一点,一般是尺二或尺四,用来炒菜;里沿镬大一点,一般是尺六或尺八,用来做饭、烧猪食。养猪是沙地人很大的一门副业,因此,猪食也能上灶。沙地人吃完饭,就会用洗镬水和上糠和瓜滕、薯根之类的满满煮上一镬,舀到水桶里晾透了拎去喂猪。只有小户人家才打独眼灶。
泥水匠进门时,主人已请过了菩萨,师傅一边吩咐小工拌石灰、练黄泥,一边量地盘,拿过铁镬找好样,划上线,待小工拎来满桶拌好的纸筋石灰时,师傅便开始上手了。
泥水匠的工具很简单,泥刀、木锹、泥夹、钱锤装在平时盛石灰的灰桶里。泥刀的刀口和刀背一样钝,半分来厚,尺半长的七字型泥刀,既可挑泥砌砖,又可削砖剁瓦;精致的泥刀与连环画上古代将军打仗用的斧很象,只不过了袖珍了很多,是用来做细活的。木锹和泥夹联用,木锹的样子有点象锅铲,用来挑石灰;泥夹下面是一块平板,上面是一个把手,平板有木的,也有铁的,用来糊墙面;泥水师傅左手握木锹,右手使泥夹,把石灰平整光滑糊在新砌好的砖上。
打灶是一个十分讲究技术的活,笃好灰仓石,盘好灶底,垒好灶眼,安上汤锅,打上灶面,砌上烟囱,接下来就开始糊灶塘,练好的黄泥成桶地倒进灶塘里,师傅用手一把把地往上捋,直到把灶塘内部捋成一个溜光的箩状圆桶。
沙地人把灶的量词叫做“尊”,我想大概是因为每尊灶都有一尊灶司菩萨的缘故。砌好水界簸,泥水师傅就会恭恭敬敬地打上一个灶司菩萨龛。接下来就是光外面了,泥夹将纸筋石灰的灶面勒得象水门汀一样光,再用颜料在新打好的灶上绘上吉祥如意的花纹,一座新大灶就大功告成了。通常打一尊普通的大灶要一到二天,精致的会用上五六天。
灶好不好烧,沙地人称灵不灵,在沙地人眼里,新打的灶灵不灵,是关乎人家旺不旺的大事,所以打灶的人家请过菩萨后都要净口,不吉利的话不说,提心吊胆地等结果。
技术好的师傅打出的灶,不但灵,还不喷烟,整座灶不会出一道豁裂,用了多年也不会破。灶破了会被叫作“倒灶”,那是很不吉利的,所以打灶都要请最好的泥水匠,用最好的材料。打好的新灶第一把火通常是由泥水师傅来烧的,灵的灶火会啸,此时,泥水师傅便会得意地让女主人来看他的杰作,女人看了会高兴地跑到堂前拜祖宗,结帐时也会给师傅多送上一包好烟。
新灶砌成第一件事就是炒新灶豆,从瓮里量出一升罗汉豆来,淋上水,沥干了,在新升火的灶上炒起来,一支烟的功夫,镬里的豆子就会辟辟叭叭地爆响,盛出豆来摊在竹屉上晾,青绿的豆子上布着两个乌黑的焦点,煞是好看,还未晾透,大家你一把我一把地就抢开了。那时候的人牙口好,嘎嘣嘎嘣吃得满屋生香,放到现在这种“实闷豆”是没人有牙口,也没人要吃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