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中人物传记的做法,感觉每次都抓不住重点

如题所述

1.明确概念:
传记和新闻一样都属于纪实类作品。它是遵循真实性的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从立传人物来看,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2.文体特征
传记属于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特点:真实是传记的最大特征,不允许虚构;传记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具有感人的力量。语言朴实,人物刻画多用用白描。
3.阅读要领:阅读传记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传记的有关知识,体会传记与小说和散文等文体的区别;
2.抓住文中叙事和描写中展示出的人物个性,把握主任公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
3..对时间性较强的传记,可列表整理文章思路;
4.评传中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直接评价。

考纲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有关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所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一)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1)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3)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4)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3.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二)常用写作手法(技巧)(加横线的为高考常考手法)
第一类: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第二类: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象征,类比,虚实结合渲染烘托
第三类: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特定线索、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
第四类: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
第五类:描写手法: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三)基本题型题(非探究型和评价型)及解答思路
题型1: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
A.语句的含义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
1文首句:⑴照应标题(开篇点题);⑵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⑶埋下伏笔
⑷设置悬念;⑸为下文(中心)作辅垫;⑹总领下文;
2文中句:⑴前后照应,⑵承上启下(过渡);⑶总结上文;开启下文;⑷为下文作辅垫
3文末句:⑴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⑵卒章显志,揭示中心;⑶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题型2: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
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
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题型3:分析手法及作用(见前四大类13小类).这里主要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题型4: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解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6
大阅读基本要点:
大阅读采用文本主要有三种体裁;
选考试题以小说和传记文本为主;
不设选考的试题以散文文本为主;
不同文本要求的背景知识有差异;
各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大体上一致。
一、文本阅读基本要点
文本阅读自觉意识
考试方略:两三分钟时间把握文本思路。
备考方略:明确并强化信息比较的意识。
大致步骤:
①注意作品题目,据此体会作品的思路和主旨;
②语段之内句与句比较,筛出并把握重要语句;
③合并某些相关的铺陈语句,关注概括性语句;
④提取压缩重要语句,把握语段大意文章思路。
二、选择题目基本要点
选择题目自觉意识
立足思辨,认清实质
①定位——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信息,在文本中择出与之“照应”的信息,据此确定选项的相关域;
②思辨——以全文主旨、内容、情节为背景,在相关域中思辨选项有无根据,是否合乎事情事理、文意文理;
③判定——思辨中需要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自己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从而快速、准确判定选项的正误。
三、简答题目基本要点
简答题目自觉意识
清晰其途,丰腴其实
①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
②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
③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④答题原则——独立思考,不迷信参考答案。做到文本要点无一遗漏;作答无一词无根据。
四、探究题目自觉意识
以本为据,合理探究
①遵循“提取转化”重要信息的途径,回答做到要点完备;
②按照题目要求的方向范围探究,做到有理、有据、有节;
③连缀要点要逻辑合理、主次分明、言之有序、语言流畅;
④备考中可在探究方向范围向外再延伸,扩展到写作领域。
五、延伸题目自觉意识
以本为据,合理延伸
①延伸的基础是读懂文本和题目所要求文句,结合全文确切理解关键词语;
②在充分理解题目要求文句的前提下,做出合情合理的分析、认识和判断;
③考试中,按题目要求的方向,做清晰适度、要点完备、表达流畅的延伸;
④备考时,可沿题目要求的方向进一步扩展延伸,从而辐射到写作领域。
第2个回答  2013-12-06
你想问怎样抓住重点吧?哥们追问

追答

怎样,原先也感觉自己抓不住,后来发现,原来,自打学会了尖酸刻薄,我骂人越来越有重点了。。。表学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