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 大德歌 雪纷华 舞梨花 赏析

求关汉卿 双调 大德歌(雪纷华 舞梨花)赏析

双调 大德歌 冬雪纷华,舞梨华[1]。再不见烟村四五家[2],密洒堪图画[3]。看疏林噪晚鸦[4],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5]。注解[1]雪纷华,舞梨花:形容雪花象梨花一样的洁白。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烟村:烟雾笼罩着的村庄。[3]堪图画:值得描绘。图画,这里是动词。《汉书·苏武传》:“图画其人于麒麟阁。”[4]掩映:半藏地露,或隐或现。 [5]“斜缆”句:斜系着一条小小的钓鱼船。缆,本是系船的索子, 里作动词用。赏析这支小令,多半内容反映的是闺中少妇绝望的心情。开头两句“雪纷纷,掩重门”,点明季节,说年冬腊月,大雪纷飞。接着直抒胸臆:“不由人不断魂”。第四句“瘦损江梅韵”,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妇由于怀念远方丈夫而变得削瘦,失去了往昔的风韵。第五句“清江江上村”,是化用辛弃疾词句的意境,进一步表现少妇的孤寂与悲痛之情。第六句“香闺里冷落谁瞅问”,是少妇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重点句则是最后的“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在大雪纷飞,家家紧闭重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冒雪凭栏遥望远方归人。在漫天风雪中,惟有她依栏远望、凝思,表达思念之情的深沉严冬都封杀不了。此句一扫上文所言绝望的情绪,显示出一个少妇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强的性格。此曲在结构上,采用的是前后矛盾对立的写法。前面几句极写少妇的绝望心情,经彩笔左涂右抹,色调越来越浓,似乎已经绝望到底,而最后一句,则急转直下,一反常态。这样,先抑后扬,更富有吸引人的艺术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