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究竟是谁设计的?

如题所述

天安门最初营建在明朝,那这位设计天安门的也无疑是明朝人。对,这个人叫蒯祥,是明朝一位杰出的能工巧匠。蒯祥是江苏吴县人,就是现在江苏苏州吴中区胥口镇渔帆村人。蒯祥于明太祖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出生于一个木工家庭,父亲蒯福技艺高超,被选入京师(金陵),是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父亲告老还乡后,他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蒯祥这个人手巧,巧到什么程度?据说他精于尺度计算,又擅长榫卯技巧,还能双手握笔同时在一根柱子上绘双龙,“画成合之,双龙如一”,技艺娴熟,出神入化。蒯祥在明朝最后官至工部侍郎,成为天下百工的总领头。他的技艺集木匠、泥匠、石匠、漆匠、竹匠五匠全能。据《吴县志》记载,他精于建筑构造,“略用尺(淮下加十)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在吴县,关于蒯祥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心总离不了蒯祥如何鬼斧神工。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从金陵北迁时,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大兴土木。蒯祥作为明成祖的随从人员,先期北上,参加皇宫建筑设计。由于他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就是今天的天安门。这项工程在蒯祥运筹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竣工,其城楼形状与今日大致相仿,但规模较小;建成之后,受到文武百官称赞,永乐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蒯鲁班”。 蒯祥在京40多年,先后兴建的工程除天安门外,还有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晚年还亲自主持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蒯祥因有功于朝廷,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廊,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 据明史及有关建筑专著评介,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创造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精通尺度计算,每项工程施工前都作了精确的计算,竣工之后,位置、距离、大小尺寸与设计图分毫不差,其几何原理掌握得相当好,榫卯技巧在建筑艺术上有独到之处。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其关键在于主柱和横梁之间的合理组合。蒯祥不论在用料、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营造的榫卯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在北京皇宫府第的建筑中,蒯祥还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他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 蒯祥活到八十四岁,逝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墓葬于他的故乡太湖之滨,墓碑右侧立有明代天顺二年钦赐的“奉天诰命”碑。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初,重修了蒯祥墓,此墓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故宫的设计者蒯祥 明成祖朱棣夺得王位后,决定迁都北京。永乐十五年(1417),有巧木匠之称的蒯祥设计并领导营建北京宫殿建筑群。当由蒯祥具体负责设计与组织施工的承天门(清初改为天安门)建筑一完工,人们都纷纷称颂:“这位蒯木匠简直就是当年的鲁班再世!”后蒯祥被封为工部侍郎,食从一品俸。 相传在建造故宫三大殿 时,缅甸国向明王朝进贡了一根巨木,永乐皇帝下令将其制成大殿的门槛。一木匠不留心误锯短了一尺多,那个木匠吓得脸色煞白。蒯祥看了,叫那个木匠索性再锯短一尺多,在门槛的两端雕琢了两个龙头,再在边上各镶上一颗珠子,用活络榫头装卸。后来皇帝见了十分高兴,大加赞赏。这就是蒯祥创新发明的“金刚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5
故宫这样宏伟的建筑,如果浩大的工程,由谁负责设计?又是谁主持施工的?这的确是个历史谜团,难倒不少老北京人。因为故宫的建筑上没有如现代建筑那样明确地刻上此建筑物建于何年,由何人设计等字样。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故宫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名祥,人称蒯鲁班的人设计的。 但是,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年近古稀的于倬云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曾经参加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故宫真正的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永乐15年紫禁城宫殿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高潮时,蒯祥才随朱棣从南京来到北京,开始主持宫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宫和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了。
第3个回答  2019-01-28

故宫的设计者到底是谁,还是个历史之谜。

第4个回答  2021-04-16

故宫,天安门的设计者是他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