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满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杏林春满指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也经常用“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这里有这么个典故:众所周知,“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拼音:xìng lín chūn mǎn

解释: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事例:他送给医生“杏林春满”的锦旗。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医生。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妙手回春

妙手回春是一个汉语成语。

读音:miào shǒu huí chūn。

意思: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2、起死回生

【读音】qǐ sǐ huí shēng;

【解释】道教术语,中医理想 使死人或死的动物,植物复活。形容医术高明。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回来。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妙手回春、死而复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杏林春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妙手回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起死回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1

杏林春满意思为: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读音为: [ xìng lín chūn mǎn ] 

一、杏拼音: xìng 

释义:

1.杏树,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白色或粉红色,果实近球形,成熟时一般黄红色,味酸甜。

2.(~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3.(Xìng)姓。

二、林拼音: lín 

释义:

1.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森~。竹~。

2.林业:农、~、牧、副、渔。

3.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民族之~。碑~。

三、春拼音: chūn 

释义:

1.春季:~景。温暖如~。

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

3.指男女情欲:怀~。~心。

4.比喻生机:妙手回~。

5.姓。

四、满拼音: mǎn 

释义:

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了。装得太~了。

2.使满:~上这一杯吧!

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不~一年。

4.全;整个:~身油泥。~屋子的烟。

5.完全:~不在乎。~有资格。

6.满足:~意。心~意足。

7.骄傲:自~。~招损,谦受益。

8.姓。

9.满族:~人。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满分[mǎn fēn] 

指规定的最高的分数:打~。得~。

2.满意[mǎn yì] 

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他非常~这个工作。顾客对他的热诚服务感到很~。

3.满怀[mǎn huái] 

心中充满:~信心。豪情~。

4.满座[mǎn zuò] 

(剧场等公共场所)座位坐满或按座位出售的票卖完:这部影片很受欢迎,场场~。

5.充满[chōng mǎn] 

填满;布满:她眼里~泪水。欢呼声~了会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07

意思是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杏林春满 [ xìng lín chūn mǎn ] 

基本释义: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出处:典出于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董奉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术,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

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行医济世的董奉品德高尚,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因此闻名遐迩,颂声载道。

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满”来赞美象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妙手回春 [ miào shǒu huí chūn ] 

基本释义: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也说着(zhuó)手成春。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在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有二三十块的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

例句: 总之我绝不是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医生。 

2、着手成春 [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 

基本释义:原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现常用以形容医术高明,一治就使病人转危为安。成春:比喻病情好转。

出处:唐·司空图《诗品》:“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白话译文: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但是不去拿邻居家的。做事全凭借道德相合的方式,写的诗歌格调自然清新。

例句:我们可以为抢救一个普通工人的生命,动员一切力量,采取一切可能的医疗措施。因此也终于产生了着手成春、起死回生的奇迹。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杏林春满是医术高明的意思。
1、杏林一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2、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人,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术,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行医济世的董奉品德高尚,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因此闻名遐迩,颂声载道。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3、杏林一词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妙手回春”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第4个回答  2013-12-05
亲,看我细细为你道来~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据《三国志·士燮传》注引,交州刺史士得恶疾昏死已三日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药丸一粒塞入刺吏口中并灌入少许水,捧其头摇消之,食顷,昏死的刺史便神奇般地张开眼睛,手脚也能动弹了,“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类似的记载详见于《神仙传》中,由此可见董奉医术的高明。  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这样一来,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董奉更是闻名遐迩,颂声载道。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妙手回春”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采纳是美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