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哪些故事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如题所述

大概来说 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 里面非常多虚构的故事,扭曲历史的事实.三国志是一本正史,但里面的很多东西还需要进步研究,因为正史也不一定是对的,就拿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打一个比较:里面有一个张飞长板大喝喝死曹将夏候恩,然后桥被喝声震断,这一看就是虚构的,三国志里说的是张飞把强给拆了.还有的就关羽斩颜良株文丑,三国演义里面说的是关羽杀他们两都是万军从中斩了,如探囊取物.三国志里的是曹操和颜良军交战本来实力相当,颜良也很勇猛,但关羽部队一出现,二军实力立刻拉开了差距,颜良见机不对,不敢恋战,所以率部后撤,在撤的时候,由于关羽骑的是赤兔马速度很快追上断后的颜良,后脑一刀,就斩了,另外文丑到现在还不能证实是不是关羽斩的,这样比较二本书的区别是很大的,我建议看三国最好看三国志.
以下我列举以下孔明是怎么样的:
1 孔明真的借了东风吗?
没有,那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孔明其实在装神弄鬼,赤壁大战是10月,10月份风向变幻无常,所以一来风就进攻这不奇怪,再说赤壁大战在三国的记载里,没孔明什么事,他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劝孙刘联盟.
2 孔明真的造了木牛流马吗?
这个问题书看太久了,不太记得了,好象是没有建造,可想那时候不知道机械原谅,怎么可以让一无电二无油的东西动起来?
说是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我觉得好象还是有些水份,还一件就是 三顾毛炉,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之前孔明曾登门自荐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7
呵呵 这个问题要真说起来就是写也写不完太多了~! 我这样说吧 三国演义是本文学作品,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上面的同学门已经说了很多列子了,我也不多说。演义里面很多的事情比较玄乎的一般都不是真的,为了剧情的需要而出。象三气周瑜,草船借箭,长板坡七进七出,过五关斩六将等都基本不可信。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无风不起浪,只是小说里面把他神话了,以提高读者的可读性。我们其实没必要那么深究,为英雄人物喝彩感受他们的豪情,学习他们的品质!在生活中过得快乐,我觉得就是最好的~!
第2个回答  2018-04-01
《三国演义》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的,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很多虚构成分,但历史主线是真的。很多人都把《三国演义》当成了史书,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

1.桃源结义:

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

2.温酒斩华雄:

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

3.三英战吕布∶

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

4.关公斩颜良,诛文丑:

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5.张飞鞭督邮∶

实乃刘备所为 ,因督邮拒见刘备,刘备大怒下鞭打督邮。

?

6.关羽降曹∶

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夫人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夫人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

7.过五关斩六将∶

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没有经过五关,而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8.孙坚之死∶

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

9.庞统连环计∶

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落凤坡落凤∶

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并非死于落凤坡。

10.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1.战长沙:

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12.诸葛三气周瑜∶

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两人极少碰面。此外,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13.马腾讨董卓∶

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14.取蜀攻略∶
由法正庞统完成。并不
第3个回答  2013-10-27
三国演义的虚构部分1 怒鞭督邮:刘备所为,而演义中为了突出其仁君形象,将此举写作张飞所为。
2 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的军队,《三国演义》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 三英战吕布:虚构。不仅史料未提及,以情景度之则刘关张根本不可能有与吕布单挑的机会。
4 吕布戏貂蝉:完全虚构,不过董卓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5 关公斩貂蝉(罗本内容):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只提及一个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将吕布勾结。关于不近女色的关公形象,取裴松之注解为注脚:“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6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荀攸的计谋所为。趁文丑部下抢曹军丢下的东西时曹操突击
7 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8 徐庶之降:《三国演义》说是曹操迎来徐母,请徐母写信招唤徐庶。徐母痛骂,砚击曹操。于是程昱献计,伪造徐母一信,招引徐庶。徐庶为了“忠孝不能两全”,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去了。在这里,《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徐母,正气凛然,颇为成功。然而事实却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时,刘琮军前投降,刘备措手不及,由樊城南走,曹兵穷追不舍。半路上,徐母为曹兵捉获,于是徐庶就向刘备告辞。他是在刘备最最狼狈的时候,为了“尽孝”,而辞刘归曹的。“走马荐诸葛”是小说家为了安排情节而加插的,其实那时诸葛亮已由刘备请出山了。
9 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0 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
11 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亮面见孙权而已..诸如智激周瑜、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12 草船借箭:史载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13 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14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 借荆州:与诸葛亮无关,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是鲁肃主张借给刘备的
16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更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当时甚至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史载周瑜操劳过度死于巴丘。至于“器量狭小的周瑜”之形象,纯属作者为抬高诸葛亮形象而虚构。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7 取蜀攻略:由庞统、法正完成;征汉中:法正为谋主。皆非诸葛亮策划。
18 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9 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20 八阵图退陆逊:虚构。陆逊退兵是因为魏国要攻打吴国,陆逊怕腹背受敌才退兵。
21 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疑问,..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 蜀书. 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而小说宣扬节烈之心切则可见一斑。
22 七擒孟获:演义用大量笔墨虚构了诸葛亮率军降服以孟获为首领的南蛮势力的过程。排除战争的正义性不谈,这段描写包含了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丑化,以及对“化外之民”的歧视。演义以话语权的掌控者姿态,把孟获塑造为一个“被征服”“被教导”的对象,表明了特殊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冲突和对立。
23 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24 孔明六出祁山:并无七次实五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而演义很多地方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其实是败仗。史载诸葛亮擅长后勤内政,用兵并不是强项。至于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纯属虚构。
25 王朗、曹真之死: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的情节纯属虚构。曹真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
26 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他(张郃)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其实正史上的张郃相当厉害,诸葛亮曾屡次败于张郃之手。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