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苏东坡有关茶的诗词

如题所述

  苏东坡有关茶的诗词有:
  1、《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2、《月兔茶》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
  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3、《次韵僧潜见赠》
  道人胸中水镜清, 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 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问底处有南北, 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 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 欲与慧剑加砻硎。
  云衲新磨山水出, 霜髭不剪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 故知倚市无倾城。
  秋风吹梦过淮水, 想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 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顾, 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 两脚欲趁飞猱轻。
  多生绮语磨不尽, 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 不知下有行人行。
  空阶夜雨自清绝, 谁使掩抑啼孤惸。
  我欲仙山掇瑶草, 倾筐坐叹何时盈。
  簿书鞭扑画填委, 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 共看落月金盆倾。
  4、《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
  舣舟北岸何时渡,晞发东轩未肯忙。
  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
  5、《试院煎茶》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注:古语云煎水即是煎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22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宋 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

月兔茶
宋 苏轼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
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浣溪沙
宋 苏轼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次韵僧潜见赠
宋 苏轼
道人胸中水镜清, 万象起灭无逃形。
独依古寺种秋菊, 要伴骚人餐落英。
人问底处有南北, 纷纷鸿雁何曾冥。
闭门坐穴一禅榻, 头上岁月空峥嵘。
今年偶出为求法, 欲与慧剑加砻硎。
云衲新磨山水出, 霜髭不剪儿童惊。
公侯欲识不可得, 故知倚市无倾城。
秋风吹梦过淮水, 想见橘柚垂空庭。
故人各在天一角, 相望落落如晨星。
彭城老守何足顾, 枣林桑野相邀迎。
千山不惮荒店远, 两脚欲趁飞猱轻。
多生绮语磨不尽, 尚有宛转诗人情。
猿吟鹤唳本无意, 不知下有行人行。
空阶夜雨自清绝, 谁使掩抑啼孤惸。
我欲仙山掇瑶草, 倾筐坐叹何时盈。
簿书鞭扑画填委, 煮茗烧栗宜宵征。
乞取摩尼照浊水, 共看落月金盆倾。

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
宋 苏轼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馀齿颊带茶香。
舣舟北岸何时渡,晞发东轩未肯忙。
康济此身殊有道,医治外物本无方。
风流二老长还往,顾我归期尚渺茫。

试院煎茶
宋 苏轼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従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水调歌头(赠公刘子先生)
宋 苏轼
已过几番雨,昨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免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3-22
赠惠山僧惠表 苏轼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
欹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寄周安儒茶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伊予素寡爱,嗜好本不笃。粤自少年时,低回客京毂。虽非曳裾者,庇荫或华屋。颇见绮纨中,齿牙厌粱肉。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团凤与葵花,�式砆杂鱼目。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闻道早春时,携AA45赴初旭。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旋洗玉泉蒸,芳罄岂停宿。须臾布轻缕,火候谨盈缩。不惮顷间劳,经时废藏蓄。髹筒净无染,箬笼匀且复。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AA41。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陆子咤中泠,次乃康王谷。�麻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姜盐拌白土,稍稍従吾蜀。沿欲外形体,安能徇心腹。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外慕既已矣,胡为此羁束。昨日散幽步,偶上天峰麓。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旗簇。呼儿为佳客,采制聊亦复。地僻谁我従,包藏置厨簏。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赎。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曲。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969795.html

第3个回答  2007-03-22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苏东坡是中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

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苏东坡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

“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

而对福建的壑源茶,则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这样写道: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后来,人们将苏东坡的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从来佳茗似佳人”辑成一联,陈列到茶馆之中,成为一副名联。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苏东坡对茶的功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到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苏轼还在《仇池笔记》中介绍了一种以茶护齿的妙法:

“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

苏东坡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