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多少年?

如题所述

历时九十八年。元朝(1271年—1368年),传五世十一帝。

元朝在1271年是由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的,经历了九十八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帝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称北元。额勒伯克之子坤帖木儿继位后也于建文四年(1402年)被鬼力赤杀死,改称鞑靼。去国号,元朝正式灭亡。

扩展资料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驱口制、匠籍制、籍没制、人殉、宵禁、海禁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大元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

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尚书省主管政务期间,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4

元朝总共九十八年。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 。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扩展资料:

范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由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参考链接:元朝-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7

元朝存在了364年。

元朝的前身起源于铁木真于1206年在建立的蒙古国,蒙古国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然而,1260年大蒙古国内部政权开始分裂,钦察汗国、查加泰汗国、沃库泰汗国和伊利汗国四个国家相继独立。这就是忽必烈日后统治的蒙古帝国,也就是未来的元朝。一般来说,元朝初年是1271年。

那一年年忽必烈给蒙古帝国加上了“大元”的国号,蒙古帝国改名为“大元大蒙古国”。当时,虽然其他几个国家没有承认元朝是他们的主权国家,在这时候南宋和元朝还正处于长期战争状态之中,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的基本框架已经逐渐形成了。

但是由于后来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元代的阶级矛盾开始凸显出来,开始爆发各种各样的起义战争。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同年,向元朝宣战,攻占了元朝的首都。在历史书上,元朝都城的沦陷被认为是元朝灭亡的象征。然而,早在朱元璋北伐时,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就已经将都城向北移动了,朱元璋虽然夺取元朝的首都,但远远没有摧毁元朝。

扩展资料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中国的南北对峙、五六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蒙古灭南宋后,统治阶层出现了以许衡为首的儒臣派与以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官员之争。由于蒙古需要大量财宝赏赐予各封王,加上开支繁重,所以财政日渐紧张。以儒臣派官员认为元朝应该节省经费、减免税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3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五世十一帝,分别是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铁穆耳、元武宗海山、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硕德八剌、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元天顺帝阿速吉八、元文宗图帖睦尔、元明宗和世瓎、元宁宗懿璘质班、元惠宗妥懽帖睦尔。

成吉思汗

如果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开始算起的话,一共历经162年的时间,但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开始算起的话,只有不到98年的时间。从元朝退出中原后到北元政权的没落,又持续了34年。由于元朝距今已有七八百年的时间,加上元朝的历史比较短,导致现在关于元朝历史的文献非常少。

地图

除了成吉思汗之外,也就只有忽必烈被大家所熟知。其余的那些君王基本很少有人知道。元朝的前身就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他建立大蒙古国之后,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为忽必烈后来进入中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大蒙古国强大的铁骑之下,南宋被打得节节败退,一直过着残喘的日子。等到忽必烈掌握蒙古大权后开始建立元朝,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攻灭南宋,实现了统一全中国的目标,结束了当时的分裂局面。

元朝

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间是元朝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开始不断对外扩张,将目标对准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国家,遗憾的是很多次行动都以失败而告终。等到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加上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以及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引发了元末民变,之后被朱元璋建立明朝所推翻。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1271年—1368年)
元朝历史

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

蒙古高原原为金朝的附属地区。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蒙古的势力也开始壮大起来,不再臣服于金朝。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领袖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获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国”(Yeke Mongghol Ulus)。大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1217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蒙古的扩张战争极其野蛮和残酷,大量人民被屠杀和奴役,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大陆很多古老文明遭到空前的破坏。

元朝建立

元·卢沟筏运图。描绘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卢沟桥附近漕运西山石木用于修造大都宫殿的情景。蒙哥于1259年在四川去世后,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于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会自称大汗。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并建元中统。由于忽必烈在中原汉地自行集会称汗,并且推行汉法,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强烈不满。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但他的「行汉法」主张却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结果导致四大汗国纷纷脱离,忽必烈的政权遂只包括中国与蒙古本土。大蒙古国不复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元”。这是蒙古国家由世界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之前对中原的统治是掠夺性的殖民地式统治,只有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国为主体的王朝,且在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现,故「元朝」的建立应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刘秉忠规划下,建都于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

占领全中国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帝及谢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了南宋最后的兵力,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元朝遂占领全中国。

之后,元军曾入侵周边一些地区,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战争最为着名,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种称号。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灭亡

元朝后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被压迫更为严重,民族矛盾的极端激化终于引发了汉族和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的统治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以后,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于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袭杀后(一说1402年鬼力赤即位后)去国号。

元朝的统治

元朝的统治具有鲜明的殖民主义特征,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忽必烈时代,蒙古统治集团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夫争国家者,取其土地人民而已。”战争破坏因而日益减少。“保守新附城壁,使百姓安业力农”的方针获得部分实施。在中原汉地,元政府也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来扭转长期战乱所造成的残破局面。元朝社会经济由战时的衰敝状态渐臻恢复乃至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恢复乃至发展,在全国各地区呈现出颇为明显的不平衡性。蒙古统治者仿效金朝在用人方面先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的作法,分全国居民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迄今所知,元朝政府并没为四等人的划分颁布过专门的法令。但它却反映在有关他们政治、法律地位以及其他权利和义务方面的诸多不平等规定中。儒生在参预国家治理方面失去了宋金时那种优越的地位。再加上元政府在赋税方面优遇儒户的规定经常不得贯彻,他们的社会地位不能不受到很大损害,以至当日戏台上竟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的谑语。元王朝的统治秩序,仍然是在封建的社会关系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种族属性成为阶级划分的重要依据,民族矛盾突出。蒙古、色目贵族通过赐田、战争掠夺以及强占兼并等手段,成为占有大片田地的封建地主。汉人和南人中的官僚、军阀,不得不依附征服者的政治势力扩大自己的封建权益。

但元朝作为一个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并经过对欧亚广大地区的征服,在思想上是多种文明的杂合体,这导致元朝的统治政策与汉族传统王朝有很大区别:重视商业贸易,注重理财,以及对农本思想的相对偏离。商品经济由此飞跃发展,出现了买办资本和产业资本的雏形,同时纸币成为全国通用货币。因此,整个元朝统治时期出现了“汉法”与“色目法”的统治战略之争。

元朝疆域

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千米。

全国划分为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以及总制院(1288年更名为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

中央机构

中书省,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

枢密院,执掌军事。

御史台,负责督察。

地方行政机构

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简称

军事机构

宿卫军队,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担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卫的军队是侍卫亲军。

三十馀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隶属于枢密院。

镇戍军,负责镇守全国各地。军队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

帝王年表

大蒙古国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太祖 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 1206年-1227年 无

睿宗(元世祖追尊)监国 景襄皇帝 也可那颜 孛儿只斤拖雷 摄政 1227年-1229年 无

太宗 英文皇帝 窝阔台汗 孛儿只斤窝阔台 1229年-1241年 无

称制

昭慈皇后

? 乃马真脱列哥那 摄政 1241年-1246年 无

定宗 简平皇帝 贵由汗 孛儿只斤贵由 1246年-1248年 无

称制

钦淑皇后

? 斡兀立海迷失 摄政 1248年-1251年 无

宪宗 桓肃皇帝 蒙哥汗 孛儿只斤蒙哥 1251年-1259年 无

元朝 1271年-1368年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

1294年 中统

1260年-1264年

至元

1264年-1294年

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

1307年 元贞

1295年-1297年

大德

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

1311年 至大

1308年-1311年

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

八达 1312年-

1320年 皇庆

1312年-1313年

延佑

1314年-1320年

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

1323年 至治

1321年-1323年

无 (泰定帝) 叶顺铁木耳 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

1328年 泰定

1324年-1328年

致和

1328年

无 (天顺帝) 阿里加巴 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1328年

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

1329年

1329年-

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

至顺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 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无 1329年

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1332年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 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

1368年 至顺

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

至元

1335年-134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北元(1368年元朝灭亡后)1368年-14世纪末或15世纪初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 孛儿只斤妥欢铁木儿 1368年-137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昭宗 和孝皇帝 闭里可图汗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1370年-1378年 宣光 1371年-1378年

平宗 宁孝皇帝 乌萨哈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 1378年-1388年 天光 1378年-1388年

注:以下孛儿只斤族只继承了五代汗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