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一回至第三回的读后感,急啊!!! 一百字以内

如题所述

读后感:1至3回: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遵守现有规则的,另一种是不遵守规则的,前者是好人但未必是天才,后者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恶棍,唐僧属于前者,孙悟空属于后者。《西游记》第三回充分反映了作为天才的孙悟空的两面特征。
在第一回和第二回里,孙悟空已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和菩提祖师学了一身本领,会翻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第三回首先写他给小猴们和自己弄武器,吴承恩这样写道,孙悟空“忽然静坐处,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对敌?须得锋利剑戟方可。如今奈何?’”他的动机,简言之就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就是他为自己、也为自己的领地立下的规则,这个规则其实没错,而且体现了他有气魄有胆识的一面。但他却不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所以先是去傲来国街市上抢了若干武器,后是到了东海龙宫不由分说取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并且得寸进尺所要铠甲披挂。市面上的武器本来是应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去买的,定海神针也是龙宫的镇海之宝,也不该在对方勉强的情况下取了来,由于他艺高人胆大,没有人敢惹他,所以两次搬弄武器都得了手,但却也因此得罪了人,东海龙王记了他的仇后来去玉帝那里告发他了,他不遵从规则,伤害了别人。
而后,冥府以阳寿已尽的法度将他拘了去,他十分恼怒,便拽出金箍棒,在幽冥界中大打出手,直到森罗殿,悟空的话说的义正言辞:“悟空道:‘汝等既登王位,乃灵显感应之类,为何不知好歹?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既然已经成了仙,当然就不服不合理的规则。悟空拿到生死簿,看到自己的名字,就把自己的名字勾了,这还不算,还把猴属的名字都勾掉了,从此猴类有很多长生不老的。吴承恩的这一段文字写得令人拍手称快:“【悟空】捽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可以说,悟空在这里也创造了一种关于生死的新规则。但细想来悟空的做法有些霸道,其他的猴子并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仙,却白白得了长生不老,旁观起来,有点不劳而获的感觉。这种霸道的做法也得罪了阎王,阎王也把他告到了天庭。
应该说,悟空这个人是天才,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胆识有魄力,不服旧规则,想要创造新规则,其实,事情的关键不在于遵守规则还是创造规则,而是规则本身是否正确合理,如果旧规则是合理的,那么就遵守,不合理就该废除;而作为创造规则的人,如果他的规则合理,他才值得称赞,如果不合理就不值得称赞了。《西游记》写到此时,悟空尚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天才同时具有善和恶两种特点,因此,才有了日后的西天取经的辛劳,因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在历练中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1
读后感:1至3回:世界上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遵守现有规则的,另一种是不遵守规则的,前者是好人但未必是天才,后者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恶棍,唐僧属于前者,孙悟空属于后者。《西游记》第三回充分反映了作为天才的孙悟空的两面特征。
在第一回和第二回里,孙悟空已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和菩提祖师学了一身本领,会翻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第三回首先写他给小猴们和自己弄武器,吴承恩这样写道,孙悟空“忽然静坐处,思想道:‘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对敌?须得锋利剑戟方可。如今奈何?’”他的动机,简言之就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就是他为自己、也为自己的领地立下的规则,这个规则其实没错,而且体现了他有气魄有胆识的一面。但他却不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道理,所以先是去傲来国街市上抢了若干武器,后是到了东海龙宫不由分说取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并且得寸进尺所要铠甲披挂。市面上的武器本来是应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去买的,定海神针也是龙宫的镇海之宝,也不该在对方勉强的情况下取了来,由于他艺高人胆大,没有人敢惹他,所以两次搬弄武器都得了手,但却也因此得罪了人,东海龙王记了他的仇后来去玉帝那里告发他了,他不遵从规则,伤害了别人。
而后,冥府以阳寿已尽的法度将他拘了去,他十分恼怒,便拽出金箍棒,在幽冥界中大打出手,直到森罗殿,悟空的话说的义正言辞:“悟空道:‘汝等既登王位,乃灵显感应之类,为何不知好歹?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既然已经成了仙,当然就不服不合理的规则。悟空拿到生死簿,看到自己的名字,就把自己的名字勾了,这还不算,还把猴属的名字都勾掉了,从此猴类有很多长生不老的。吴承恩的这一段文字写得令人拍手称快:“【悟空】捽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可以说,悟空在这里也创造了一种关于生死的新规则。但细想来悟空的做法有些霸道,其他的猴子并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仙,却白白得了长生不老,旁观起来,有点不劳而获的感觉。这种霸道的做法也得罪了阎王,阎王也把他告到了天庭。
应该说,悟空这个人是天才,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胆识有魄力,不服旧规则,想要创造新规则,其实,事情的关键不在于遵守规则还是创造规则,而是规则本身是否正确合理,如果旧规则是合理的,那么就遵守,不合理就该废除;而作为创造规则的人,如果他的规则合理,他才值得称赞,如果不合理就不值得称赞了。《西游记》写到此时,悟空尚不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天才同时具有善和恶两种特点,因此,才有了日后的西天取经的辛劳,因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在历练中成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30
应付考试吗?其实随便读一段都不止200字呀!就像孙悟空凭借那一跃跳到了水帘洞,当了后大王,它不在这享受.却要去学习技能,终于练得一身好本事,你可以从不能贪图享乐,要能吃苦学习,终究能成大材这方面写.如果是整本书的读后感,那就要读出作者的意图了,孙悟空是一个作者幻想的而无法达到的人物,是一个敢于反叛的人物(对那时制度不满,就敢于反叛),专门消灭妖魔鬼怪(指那些吃老百姓,欺负拉百姓的人,就是贪官污吏,恶霸那种人).读后感其实很好写,先读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可以从原文抄句子来证明你的意思,最后就是写点现实相关联的,就是对今天我们的启示.
第3个回答  2012-05-16
第三回
孙悟空在天宫胡作非为,十分猖狂。最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也属罪有应得。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你做错了事,总有一天你会付出应有的代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