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格楠?这是什么样的摄影手法?

如题所述

  马格南是指马格南图片社(非什么样的摄影手法)。主要是新闻摄影方面。


  玛格南图片社1947年成立于法国巴黎。发起人有卡蒂埃-布勒松、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乔治·罗结和比尔·范迪维尔(Bill Vandivert)。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又名玛格南摄影通讯社),是一家世界知名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摄影经纪公司,在纽约、巴黎、伦敦和东京设有分部。


  玛格南摄影通讯社成立于1947年,为了忠实呈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影像纪实而成立,创办者都是当时知名的新闻摄影师, 如卡蒂埃·布勒松,罗伯特·卡帕,乔治·罗杰,大卫·西蒙。玛格南一字是一种大桶的香槟酒名,当时战地记者常在生还之后, 喝这种酒与朋友庆祝。由罗伯特·卡帕以此酒为摄影社命名。

  

  关于玛格南图片社的名字,据说是创始人之一卡帕从香槟酒的名字得来的灵感。但近60年来,玛格南图片社对世界纪实新闻摄影事业的影响,以及记录历史、针砭时弊的作用,完全可以担当一种威力巨大、至高无上“子弹”的称号。

  

  玛格南摄影通讯社可能是第一个全由摄影师经营和管理的摄影经纪公司,该社让摄影师拥有自己相片的版权,而非发行的杂志或是媒体拥有版权,此外,也直接提供摄影师需要的帮助,而非与赞助商等一起提供帮助。

  

  玛格南摄影通讯社旗下的摄影师和新闻摄影师许多都已具有相当的世界知名度,从事广泛的主题,如家庭、毒品、宗教、战争、贫穷、犯罪、政府和庆典等,都有相当经典而且重要的纪实摄影作品。

  

  今日与玛格南摄影通讯社性质相近的还有VII摄影通讯社。

  

  1948年,在美国纽约开了一个分社。由于它的成员作品质量无比之高,玛格南成了一个图片合作社。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图片合作社。全体成员都是在职摄影家,他们自己选定编辑和工作人员,制订作品的交纳与推销政策。如片摄赢得的利润,依个人交来作品的多少分配。过去30年中,很多卓越的新闻摄影记者都是“玛格南”的成员。今天,这个组织结构已有所改变,一些作为“玛格南”初级社员的年轻摄影家交来的作品,是按佣金方式计算的。


  图片社创办的宗旨是从不以经济利润为目标并基于对人的尊重,力图从以往那种受杂志编辑限制的工作方式中脱离出来。

  

  他们强调的文化基础是:摄影师要自由选择创作主题,自己进行工作时间安排,不要被截稿日期和编辑所束缚。所以,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作品,通常会就一个社会现象或问题,摄影师进行广泛调查后,深入拍摄。玛格南提供的图片,少有社会琐事,更专长深入报道。


  中国业务:玛格南在大中华地区(包括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业务,由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图库东方IC独家代理。东方IC是一家专注于创意版权素材的大型文化创意企业,为各类广告、市场和媒体的创意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图片、影像、创意元素和娱乐类明星版权管理的专业服务。公司成立于2000年,旗下独家代理全球知名的Corbis图片公司,《纽约时报》、美联社以及欧新社等百家编辑和创意类的顶尖品牌,是大中华地区最具规模的版权素材供应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4
  准确来说,马格南是指马格南图片社。主要是新闻摄影方面。

  马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

  成立时间
  马格南图片社1946年成立于法国巴黎。
  创始人
  卡蒂埃-布勒松、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乔治·罗结和比尔·范迪维尔(Bill Vandivert)。
  马格南图片社的成立本身也具有传奇色彩。早在1936年春,在法国巴黎新闻社招聘考场外,经历落榜失败的三位年轻人,年轻的法国人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匈牙利人罗伯特·卡帕和波兰犹太人西蒙,却在咖啡馆里找到了共同的语言,规划一个摄影师自己的联合经营体。十年后的1947年春天,卡帕主持在美国纽约西53街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餐厅里,成立了马格南图片社,并设立马格南纽约部和巴黎部。
  卡蒂埃·布勒松是法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2004年去世。
  他于1948年8月至1949年4月跨越中国长江南北,所拍摄的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政治交接的历史时刻。整个四五十年代,布勒松的足迹遍及世界,印度、日本、美国以及欧洲、东南亚等地。1952年,布勒松出版了代表作《决定性瞬间》,为影像的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念。
  罗伯特·卡帕是著名战地摄影师,1913年生于布达佩斯,17岁时就立志要当摄影家。
  他的作品《西班牙战士之死》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死亡的震撼与虚无,立刻震动了当时的摄影界,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也成为卡帕的传世之作。
  乔治·罗杰是英国著名的摄影家之一,二战期间拍摄了中缅边境的公路建设,以及诺曼底登陆。
  西摩是波兰犹太人,1956年在加沙地带拍摄,中弹而亡。
  发展历程
  Magnum(马格南)本是法国一种大容量瓶装香槟酒的名字,常常在庆祝、狂欢时饮用。1947年,取其拉丁文原意“伟大、顽强”,以Magnum(马格南)为名,世界上第一个新闻摄影师的国际独立权益机构成立了,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图片合作社。它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重要的摄影图片社。第二年,在美国纽约开了一个分设机构。
  当人类的历史经由影像来记载以后,我们追述二战以来60年当代世界的进程,大到民族国家独立、东西方冷战、天灾人祸,小到时尚的发展,日常生活的变迁,都有马格南摄影师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并以坚定的揭示真相的信念和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勇气与韧劲,为世界不同角落、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提供最动人、逼真的影像。这些摄影师,他们也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遵守着马格南的第一信条:“新闻摄影关心人类”。正是这“关心人类”的响亮而清晰的口号,明确了新闻摄影的职业道德,也奠定了新闻摄影的国际准则。
  当代世界几乎所有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都没有躲过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的眼睛。1960年代开始的南非种族隔离,日本水俣村的污染,巴西金矿开采,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法国的五月风暴,19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1980年代的两伊战争,以及持续到今天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当代历史的脉络都清晰、敏锐而强有力地显影在马格南摄影师的底片中,触目惊心之余,更引起人们的反思。 这也是马格南图片社的宗旨。
  在20世纪50-60年代,正是美国《生活》、法国《巴黎竞赛画报》、德国《图片》等杂志媒体的黄金时期,也需要大量有延展、有深入的主题摄影作品。因而马格南图片社的最初10年,也是新闻、纪实摄影的繁盛时期。
  马格南图片社经久不衰的传奇,是由摄影师用生命和对摄影的意志力创造出来的。无论是马格南的四位创办人的摄影生涯,还是迄今为止不超过80名的其他每一位摄影师的跌宕人生,都足以体现出其团体的力量。
  马格南图片社被宣布为是一个摄影师的联合组织, 全体成员都是在职摄影家,他们自己选定编辑和工作人员,制订作品的交纳与推销政策。他们没有老板,每个摄影师也都是老板,即股份对等制。如摄片赢得的利润,依个人交来作品的多少分配。过去30年,很多卓越的新闻摄影记者都是“马格南”的成员。今天,这个组织结构已有所改变,一些作为“马格南”初级社员的年轻摄影家交来的作品,是按佣金方式计算的。为此,加入马格南要有一个较为复杂和长期的考核过程。首先要向全体马格南成员组成的评委会提交一份作品,如果半数投票通过,则可作为见习生开始工作。至少两年后,再提交一份作品,需三分之一投票通过,再经过一次作品提交和投票,才可成为马格南的正式成员,也就拥有了马格南的股份。所以,60年来,马格南的成员是被严格控制的,累计没超过80人。马格南图片社的结构,显然属于左派组织的理念。
  马格南图片社宗旨
  不以经济利润为目标并基于对人的尊重,力图从以往那种受杂志编辑限制的工作方式中脱离出来。
  马格南图片社文化基础
  摄影师要自由选择创作主题,自己进行工作时间安排,不要被截稿日期和编辑所束缚。
  所以,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作品,通常会就一个社会现象或问题,摄影师进行广泛调查后,深入拍摄。马格南提供的图片,少有社会琐事,更专长深入报道。
  马格南图片社灵魂人物
  罗伯特·卡帕是著名战地摄影师,1913年生于布达佩斯,17岁时就立志要当摄影家。
  1936年西班牙内战,卡帕在西班牙战场捕捉了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的一瞬,这幅《西班牙战士之死》的作品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死亡的震撼与虚无,立刻震动了当时的摄影界,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也成为卡帕的传世之作。
  卡帕的镜头一生指向战争,他说:“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
  1938年卡帕作为抗日战争中惟一能在中国战区采访的盟军战地记者,拍摄了中国的台儿庄战役。
  1944年,卡帕那张充满了颤抖影像的战场照片,成为诺曼底登陆的珍贵写照。卡帕被同行们称为“幸运儿”,他多次拍摄战争,总是勇猛地冲到最前沿获得最生动的影像。
  1954年的越南战场上,卡帕却触雷而亡,年仅41岁。
  1955年美国《生活》杂志和“海外记者俱乐部”设立了“罗伯特·卡帕金质奖”,用以鼓励在新闻摄影上有成就的摄影记者。
  1966年,美国成立了“关心人的摄影基金会”,以纪念卡帕及其他马格南图片社牺牲了的摄影家们。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677114.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10
马格南是指马格南图片社,不是摄影手法。
第3个回答  2011-02-10
Magnum社的一大特色是坚守摄影师个人的风格,不轻易向商业妥协。该社成员一般都是久负盛名的新闻或报道摄影家,以纪实题材为主,反映社会和人的面貌。这种题材和写实手法更贴近历史的真实,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因此受到重视和推崇。
纪实摄影工程浩大,一个题材的拍摄历程漫长而辛苦,甚至可能很危险(战地摄影就是个极端的例子)。由于其拍摄条件的简陋和拍摄对象的即时性,所以一般采取快照抓拍的形式,体现一种“决定性瞬间”的美学范式。
实际上马格南的摄影师都非常有个性,个人风格迥异,不能称为一种统一的风格。比如布勒松和萨尔加多,虽然都是快照抓拍,但前者的风格是对于拍摄对象几乎始终怀着一种戏谑把玩的俯视姿态,而后者的影像则充满厚重的赞美、尊重或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