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著调查报告的例子

如题所述

二OO五年四月四日下午,我们两人就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包括汉中中学,汉中市第二中学,汉中市第三中学三所汉台区所属高中,访问对象有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年级的学生共30人,文理学生比例,高一、二与高三学生比例均分别控制在1:1左右,现将本次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较少.

调查显示,有76.7%的人认为自己周围的人当中,阅读文学名著者较少。在问及为何只有如此少的人阅读文学名著时,有46.7%的同学认为文学名著的语言、结构,枯燥、晦涩,让人不易读懂。提不起自己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作引,自然少有人问津了。而有26.7%的同学认为不读文学名著的原因在于学习压力过重,学习任务过大,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有13.3%的同学认为名著内容与现实理想不大,不够亲切,因而不喜欢去阅读,感觉它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只有少部分的同学认为不读文学名著的永远在于教育系统强制规定一些内容及篇目,给人一种锁链般的感觉,少了一种选择的空间,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

总体来看,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主要永远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学名著本身。另一个方面来自社会,压力给了当今中学生许多该去面对的问题,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阅读空间!

二、中国古典名著依然受欢迎.

在对所喜欢的课外名著类型的调查中,结果显示:有40%的同学偏向于中国古典名著。另外外国名著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也颇受欢迎,而在问及对待名著和其他类文学作品的选择态度上,有73%的同学觉得两者都愿意去涉猎。有两人不爱读文学作品,造成这种现象的永远不知源于何处?而且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显示:有三人喜欢武侠、言情一类的文学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人均为女生。

三、名著的选择具有随意性

在对中学生所读的文学名著的调查当中,有90%的同学是依据个人爱好去选择的,少数人是建立在老师推荐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文学名著的选择具有随意性。

四、名著看不看,学生自己说了算.

提及校方或老师在对待自己阅读课外读物的态度上,有76.7%的同学认为校方给了他们更多自由的选择空间。没有过多的硬性措施,必须看或者不允许看。在所调查的三所高中里,无论是教学质量遗留的汉中中学,还是稍低的汉二中、三中,其校方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有13.3%的同学认为学校的态度是大力提倡,这给了他们一些广阔的选择余地,不会在压抑中缩手缩脚。

五、名著读不读,家长支持有帮助.

在所调查的30人当中,共有22人认为自己的家长持支持态度,只是支持的程度略有不同,有46.7%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态度是“支持并愿意予以投入”,免去了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担心;还有的家长态度是“支持但不愿有过多投入”,笔者在调查中曾和一位学生家长聊到此问题,他所给出的答案是让子女有一种“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感觉,他说到他也曾经给孩子买过不少书,但一放到书架上后便懒得去翻,因此便有了此种想法。还有两人认为自己家长的态度是不支持,问他们为何?一个方面是学习压力太重,时间太紧,根本无暇顾及,另一个同学的观点是读再多的名著也不可能等于考上大学!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首先,从被调查者的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中学生表示对文学名著及其他文学作品“都愿意去涉猎”,而且就文学名著自身范围来看,受访者所选类型也比较广泛突出,所读作品既有“老师推荐篇目”,也有“大纲规定篇目”,其中,“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人数较多,比较突出,这些都说明了中学生对文学名著作品的阅读与学习还是持积极态度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名著”作品的经典性和不可代替性,因此普遍希望对文学名著能有所接触或者涉猎;其次,从社会环境的调查来看,大部分的学校及家长都没有对学生或子女阅读文学名著而给以太多的阻挠或限制,就文学名著的情况来看,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很大,大部分的家长在一定程度上还给以了支持与投入。

以上这两点,均以数据统计的方式告诉我们: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在主观动机与客观环境方面的情况都是不错的。

但是,动机不是结果,部分也不能代表整体,中学生渴望阅读一些名著作品,家长也愿意给以一定的支持和投入,他们整体的阅读情况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并不是太多;对名著作品本身以及阅读文学名著的客观条件方面学生也大都持否定态度,这些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后者是前者存在的直接原因;在受访者中,46.7%的中学生认为,不爱读文学名著的原因在于“名著的语言、结构,枯燥、晦涩,不太好懂”,还有26.7%的人则认为“学习压力很重,没有时间阅读,”这说明了在教育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文学名著中,确实在文学手法,时代衔接等方面同现时中学生的认知,接受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感到了陌生、隔阂,以至在一大堆作品面前“无从下手”,同时,现行的教育体制也过于死板、僵化,在达线、升学,分数统治一切的氛围下,即使学校不加干涉,学生也会因总体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太大而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阅读文学名著。

很显然,在现时中学生总体的阅读作品中,文学名著以其在文艺审美和社会教育方面的巨大影响及作用而凸显其不可替代性,阅读一本文学名著,既是一次文学审美的教化和熏陶,也是一种精彩而非凡的人生之旅,对于现在成长和发展阶段的中学生而言,能否及时的、深刻的阅读到与之相应的名著作品,显得极其重要,由果溯因,因势利导,基于中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现实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育出版部门在推荐和刊行名著时要更有包容性。从现实情况出发,多荐、多出一些更符合中学生阅读品位与年龄、性格取向的名著作品,阅读、接受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合适宜,拔苗助长,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教育行政部门在保证给中学生多出好书,多推荐好的作品的同时,也应保证实际的可操作性和容易接受,把名著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能发挥名著应有的审美和鼓化作用才是最重要的。

学校和教师应当从长远出发,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去掉分数统治的桎梏,给学生一片自由呼吸的文学园地,让他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有部分时间和精力感受该有的文学教化和艺术熏陶;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加大对名著阅读的考核力度,不能再只是宽泛地把它列入“文学基本常识”的考核,而应从语言的模仿,结构的推敲,思想是提炼和修辞的借鉴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以考带读”,从根本上把中学生的名著阅读落到实处。

春华秋实,水到渠成,假定对中学生名著阅读的关注与重视,从根源上,结果上切实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真正能够学有所成而书有所读,必将使我们的中学生,以及中学教育工作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93488fb0100034f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