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水调歌头的作者简历和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宋朝文学家苏轼简历: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宋神宗朝,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为杭州等处地方官.复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朝,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后新党再度秉政,苏东坡又贬谪惠州,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赦还的明年,死於常州.
丙辰年,即1076年,41岁的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之所以来到诸城,是因为被贬。而与精神契合的骨肉同胞苏辙也有六七年不见了,此时的苏轼心情抑郁,四面楚歌。一时的,长时间积聚的感情在特定的时刻——中秋佳节——喷薄而出,书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余词尽废”,语惊四座,掷地有声。断语下得恰如其分。
在这首词中,苏轼完成了一次生命历程,一次生命的体验,并且提升了生命的质量。词纳人生、生命、宇宙于方寸之间,生活——人生——哲理——宇宙,因超脱、超越而浪漫空灵。片刻之间,仿佛看到一个沉重、躁动、徘徊的身躯,由于看破红尘而变得轻快流畅舒适活泼。感情得到释放,心灵,突破重围,得到解放。他,虽脚踏土地,而不再沾染尘埃。一个鲜活的、不俗的身影,与月亮一起,开始永远地照耀着大地,照耀着无数后来之人。一首词,拨动了大众的心弦,一首词,解脱了作者自己,也帮着无数读者解脱了无数的烦乱、烦恼,消除了许许多多世人习惯了的浑浊的声声叹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标志着一个孤独的灵魂抛却了心中的魔障,同时,带给我们一个月光如水的清明澄澈的世界。
本词在感情近乎窒息,彷徨复彷徨,徘徊复徘徊之际,“明月几时有?”喷发而出,高声一问,令全诗在生动浪漫而又张力无穷中开始。震荡的感情难以排解,行动左右为难,孤独抑郁层层蓄势,至“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分外感到作者几乎不可活,窒息难耐,走投无路。读者心被紧紧抓住,焦急地在问:怎么办?怎么办?而紧接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于山重水复之时柳暗花明,于漆黑如墨之际灯火通明。一个全新的内心世界诞生了,目光穿透滚滚红尘,迎来一个空灵的世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一切归于平静,而这平静已不是压抑下的平静,而是俯瞰人生、俯瞰生活、俯瞰一切大彻大悟后的平静、祥和与和谐。

参考资料:http://blog.cersp.com/94078/695299.aspx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20
水调歌头1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睡不著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写过这个韵律的词人不只百个,你要哪个?
第2个回答  2023-05-09
《水调歌头》的作者为宋代著名词人苏轼。苏轼生于1037年,逝世于1101年,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词人之一。他的诗歌散文俱佳,被誉为\"文学巨匠\"。苏轼的诗词风格自由、豪放、洒脱,思想开阔,意境深远。他在文学创作中追求自我表达和人性解放,既有“痛饮狂歌”的豪气,又有“边声连角不绝”的深情。他的作品对于后世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水调歌头》是苏轼生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长达240字的七绝词,描述了离愁别绪、感慨人生的情感。这首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被广泛传诵。
第3个回答  2007-03-18
词 牌 名。 相 传 隋炀帝 在 开 凿 大 运 河 时, 曾 制 《水 调 歌》, 唐

代发展为大曲, “歌 头”就是大曲中 的 开 头 部 分。 此 调 又

名《中 秋 歌》、《元 会 曲》、 《凯 歌》 等, 双 调, 九 十 五 字, 以 平

声 韵 为 多, 也 有 用 仄 声 韵 和平 仄 混 用 的。

作者很多.要列举的话,可能得几个网页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