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县一名的历史来由?

希望能够详细点哦!

  盱眙,本系山名,建县时以山命名。后人引用《说文解字》说:张目为盱,直视为眙,城建山上,可以眺远。
  盱眙,建县于秦。建县前,盱眙为淮夷之地。周初,伯益的后代在今盱眙县治北建立徐国,盱眙是其属地。春秋时,盱眙名为“善道”,属吴国。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越国;楚国东侵至泗上,盱眙改属楚国。建县以后,隶属关系多次变更,盱眙先后隶属过30多个郡、国、州、军、路、府、省、道和地区,现属江苏省淮安市。
  盱眙地处要冲。楚汉之际,楚怀王一度在境内建都。西晋以后,临淮郡、南兖州、北兖州、西楚州、招信军和泗州等先后在盱眙设治。南北朝和南宋时期,盱眙曾升为郡、军。
  盱眙的境域,东晋以后曾有过多次变动,明、清两代较稳定。民国期间,因析置嘉山县等因,县境缩小将近一半。建国后,县界也有三次变动。1985年,全县(新区划)面积2482.4平方公里。
  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明代实行乡、图制。清初沿袭,后期实行乡、堡制。民国初期实行区、堡制,后来实行乡、保、甲制。建国后,初期实行区、乡制,乡以下设村,1956年,村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代。1957年撤区并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公社以下为生产大队和生产队。 1983年政社分设,恢复乡、村制。
  沿 革
  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置郡县,盱眙置县。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九月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在广陵置荆国,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废荆国,置吴国,盱眙先后属荆、吴两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废吴国,盱眙改属沛郡。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盱眙属之,为临淮都尉治所。
  新王莽时期(9~23年),盱眙改名“武匡”。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7年),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从东海郡划出临淮郡故地置下邳国,盱眙先后属东海郡和下邳国。
  三国时(220—265年),盱眙入魏国,属徐州下邳郡,后期,盱眙为弃地。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以下邳郡的淮南地区置临淮郡;永宁元年(301年),临淮郡更名为临淮国,盱眙均为属县,且是临淮郡治所。永嘉年间(307—312年),石勒起兵攻晋,盱眙曾为石氏短暂占据,仍属临淮郡。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盱眙从临淮郡分出,以县置郡,属徐州。此时无盱眙县建置,盱眙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州,盱眙仍为属郡,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元嘉八年(431年)割江淮之间的地区为南兖州,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兖州从广陵移治盱眙。元嘉三十年(453年),废南兖州,后复置,州治仍迁至广陵。宋末,盱眙郡增辖信都、睢陵两县。
  齐,复置盱眙县,属南兖州盱眙郡。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长乐五县。建元四年(482年),北兖州州治由淮阴迁至盱眙,盱眙郡改属北兖州。
  梁,盱眙郡初属北兖州,后属淮州。武帝末(549年),淮南地区为东魏占领,于县治置盱眙郡,属淮州,郡辖盱眙、阳城、直渎三县”。后入北齐,盱眙郡仍属淮州,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
  陈,太建五年(573年)八月,盱眙入于陈,九月改属谯州,盱眙郡仍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太建七年(575年),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后在盱眙郡治置北谯州,不久裁撤。太建十一年(579年),盱眙郡入于周,改属扬州,郡仍辖考城、盱眙、直渎、阳城四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盱眙郡,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治置西楚州,辖盱眙一县。武德八年(625年)废西楚州,盱眙改属楚州。光宅元年(684年),改属泗州临淮郡,隶河南道。五代时,盱眙入于吴。大和三年(931年),吴国升盱眙县为招信军。后入南唐,盱眙属楚州。周显德中(954~959年之间),盱眙入于周。
  宋,日:盱眙初属楚州。乾德元年(963年),改属泅州。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县升为军,隶淮南东路。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绍兴二年(1132年)复属泗州。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长县为天长军,盱眙为其属县。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盱眙军辖天长、招信两县。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于金,仍为盱眙军。金宣宗南渡(1214年)后,盱眙军改为镇淮府,不久弃去,盱眙归末。宝庆三年门227年),盱眙再次入于金。绍定五年 (1232年),金将以盱眙降宋,宋诏改盱抬军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于淮南东路。
  元,盱眙初为招信军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次年,在盱眙县。治立招信路总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临淮府。至元十七年¨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
  明,盱眙为县,属泗州。泗州,洪武元年(1368年)属临濠府,次年直属中书省,洪武四年 (1371年),改属凤阳府。
  清,盱眙初属凤阳府泗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没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为属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泗县)。
  民国,盱眙开始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6月,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17年(1928年),再次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932年)5月,安徽省分区设首席县长,盱眙属第七区。同年 10月,改首席县长区为行政督察区,盱眙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1938年)10月,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4月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两种政权
  并存,隶属各不相同。
  国民党政权 盱眙开始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7月,改第六行政督察区为第四行政督察区,盱眙属之。民国30年(1941年)初,盱眙改属新设立的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33年(1944年),裁撤第九行政督察区,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一直至民国37年(1948年)12月盱眙解放。
  共产党政权 盱眙隶属皖东津浦路东各界人民抗敌委员会(简称津浦路东八县联防办事处,后改名为淮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民国32年(1943年)2月,盱眙、嘉山两县合并为盱嘉县,隶属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东专员公署。次年10月,盱(眙)嘉(山)分治。民国34年(1945年)10月,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改名为华中苏皖边区第三行政专员公署,盱眙归属未变。民国35年(1946年)7月,新四军淮南主力北撤山东,盱眙为游击区。民国36年(1947年)6月,复建人民政权,成立泗(南)盱<眙)边防办事处,11月又成立盱嘉办事处,盱眙县政府(三个名称,一个机构),先后隶属于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和江淮第一行政区。民国37年(1948年)?月,盱眙、嘉山、来安、六合四县合并,成立盱嘉来六县政府。12月,盱眙全境解放,成立盱眙县政府 (民主政府),仍隶属江淮第一行政区。民国38年(1949年)4月,江淮第一行政区改名为皖北第一行政区,盱眙归属未变。6月,盱眙改属皖北滁县专区。
  建国后,盱眙初属皖北滁县专区。1953年,皖南、皖北合并为安徽省,盱眙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5年,为加强洪泽湖管理,盱眙由安徽省划归江苏省,属淮阴专区。1966年,改属新设置的六合专区。1971年六合专区撤销,盱眙又属淮阴地区。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属淮阴市。
  附一:县名来历
  盱眙,本系山名,建县时以山命名。后人引用《说文解字》说:张目为盱,直视为眙,城建山上,可以眺远。
  盱眙别称“都梁”,都梁的来历源于境内都梁山,山上盛产都梁香草(即泽兰)。自隋炀帝巡游扬州,在盱眙筑离宫——都梁宫以后,盱眙就有此别称。详见《附录·盱眙县名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