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林则除哪个大

曾国潘林则除哪个大

曾国藩:大
官至正一品 而且还是一等毅勇侯 (虽然只是虚名)
而林则徐 最高只是从一品

············································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28
不同时期不同功积的比较啊.......若以年龄比则一定是"林生"大了,他死时曾国潘才多少岁?
他俩都有一点十分相似的地方,勉强可作比较...
"都是十分留意<洋务>的人"不过分别在於:
A)"林"是留心<洋务>事情跟<国力>的比力,尤其是"军力"上,不过比错了,也估算错了!才发生了"英法战争"(留心那时是拿破仑跟英为了"他抢国利"的罕有合作...),最终被小海军打胜大多数人的清海军...林才成了"失败"者!!!
B)"曾"的出现,则要留心数点事情,一是;清无勇兵,只好用汉人打汉人&西人的背景下出现的,(前指太平军...后才是<洋务>现代化)二是;曾在打自己人时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只好以守为攻,等太平军自守自败,才以得胜!而对外,则以分人去外学<洋务>为主(首出流学生便是他的主议了)而外洋的事情便可不理的不理,可推的可推,最终交了给(小学生)李鸿章去干...因而"老滑头"是"曾"的另一名,而又叫清代"福将"了
因此,从"林曾"之比,也可看出,为"官"之难,在於"看风才能驶久舵"的事情了,要比"为国清心"强的,该是"林"生多了!!!

参考资料:另類看史

第2个回答  2011-02-28
曾国藩
他不论为官还是对当时朝廷的存续对北洋洋务的崛起都有深刻意义。
为官方面林是没的比的,一个是光杆朝廷想用的时候就说简拔,朝廷不想用了就去顶缸。曾国藩是个派系大佬,甚至于后来变法派要动李鸿章的徽系还要从湘系里挑人。于外更不是象林则徐一样率性而为,通气是通气了结果政府还是为他销烟买了单。而曾所领导的洋务运动在一定时期内是卓有成效的,北洋的铁甲舰是以长崎做为补给港的!这导致日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拼命赶超中国,要不是后期清政府刻意削减北洋军费甲午定是另一番景象。
林则徐其人耿直,为人热血,从民族大义而言是个铮铮铁骨的汉子。只是鲁了一点,但是在精神层面上来讲,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缺少这样的精神这样的人。
所以说现实里要曾国藩这样务实的人,也需要林则徐这样在精神上唤醒国人的人。
第3个回答  2011-02-28
要说先后,是林则徐先----生于乾隆五十年,,曾国藩后----嘉庆十六年!!

如果是说官的话,就是曾国藩大!!曾国藩最后官至 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
林则徐最后是云贵总督,正二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