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雷锋精神"

如题所述

在当前社会发展新时期,很多人感慨雷锋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雷锋精神究竟是不是已经过时?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新的时期我们要怎样学习雷锋?要怎样追寻雷锋精神,这是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大事情。
事实上,“雷锋精神”并非人们想象的过时了、不见了,只是我们狭义地把它理解为“好人好事”罢了。雷锋时代,恰逢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安定和吃饭问题。所以那时的好人好事、互助互爱,既能弥补社会服务的不足,又能解决群众生活的不便,还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形成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奋斗精神。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的不再是越来越多的免费服务,而是集中体现服务人民,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益求精,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6
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延伸意,但是总体上应该还是不变的,但是比如说我们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在你没有实力去相救时,却牺牲了自己挽救他人?或者说我现在完全不会游泳你却要我下水去救一个溺水的人,试想一下在当今社会这可取么? 还有联系一下时代精神吧,经济制度啊什么的 都有联系的
第2个回答  2018-03-04
见坎坷辗转在意识别
第3个回答  2012-03-02
一位经济并不宽裕的山村男教师。

  一对膝下无子,毫无经济来源的年迈夫妻。

  三人只在山间擦肩而过,大山却见证了这段十年如一日刻骨亲情……

  说起饶根宝,在杭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曾经的人民教师以自己的赤子情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孝子之歌。

  “那次只是偶然,我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他们。”说起十多年前的事情,饶根宝依然记忆犹新,白发苍苍的鲍志刚和周香琴两位老人正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拉柴火。在前拉车的伛偻着腰,步履蹒跚,每动一步身体便是一次剧烈的摇晃,而后面推车的也是脚步踉跄,走一步也是颇为费力。骑着自行车路过的饶根宝看到了这景象,于是马上把车停在一边,走上前去帮老人们拉柴火。老人们千恩万谢,饶根宝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此后,饶老师在上、下学路上总会停下来,不是帮一把,就是给一点。再到后来,他就经常上门照顾了,挑水、劈柴,田里地里样样都少不了他;老人有心事时,他总是忙着劝慰、开导;老人生病时,他再忙也要抽空去探望,端茶送水,这对在大山间“捡回”的父母让饶根宝一伺候就是5年。

  随着工作地点的调动,饶老师和老人的空间上的距离开始变得遥远了,但他待老人的心却从来没有疏远过。一次,鲍志刚不小心摔跤,造成大腿骨严重骨折,他得知消息后,连忙向学校请了假,赶到了老人家中,不顾老人们的反对,硬把他送进了医院。陪着他包扎,帮他配药,付完所有费用又亲自把老人送回家里,还给钱让他买些营养品补补身子。2002年冬,84岁高龄的鲍志山老人过世了,他按当地的风俗,帮老人料理了后事,并做了亲生儿女才做的事情。之后,因为怕周香琴老人一个人寂寞,饶老师跑得更勤了。哪怕再忙,每到周末,饶老师都会上门陪老人聊聊天,照料她的生活。现在,年事已高的周香琴老人也离开了这个世界。饶根宝心中却颇有些不舍,“如果下辈子还是遇到他们,我还是会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的照顾好他们。”

参考资料:新时代,新雷锋

第4个回答  2011-02-27
向雷锋同志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