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素材制作应注意什么问题,从图、文、声、像四个方面来谈?

如题所述

1、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集声音、文字、图象于一体,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而要灵活充分运用五种的媒体信息,即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
  例如课件"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 是通过直观图片猜谜引入课题,在课文学习中提供了标准、地道的英语进行课文朗读、新词学习,此外,还补充了一篇有声有图有文有麋鹿的生活片断的录像的材料,使听觉、视觉效果结合一起。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来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学生学得被动,多媒体计算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手参与学习,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如《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由于绝大多数师生没见过景泰蓝工艺品,在常规教学中老师只能空讲,学生则很难产生情趣。如果利用电脑软件--三维动画片,景泰蓝及其制作的六道工序将直观地活现在学生眼前。制作教学软件应当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感观去接受信息,使学生由模仿性思维发展到创造性思维,这才能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2.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我看过不少不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很多主要有下面的情况:如课本搬家,用现代教育技术巩固传统教学,阻碍了现代教育的改革,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案搬家,演示型模式,结果开发出来的课件只适合这位老师使用,造成有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资料搬家,结果媒体的作用变成老师的演示工具,而不是学生认识的工具。
  我认为友好的交互环境,应该是搞好以下几个方面:
  (1)菜单的设计。即要做好着手开始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时制作脚本的编写工作。这是软件的科学性的体现。
  (2)图标的设计。通常是一幅小图片。
  (3)按钮的设计。通常是一幅可按下的小图片。
  图标和按钮的图像通常有一定意思,起到指引作用,如有声音媒体信息可用小喇叭表示,有视频信息可用一段胶卷表示,退出可用一扇门、箭头表示,等等。
  (4)窗口的设计。这关系到版面结构是否合理、美观、容易操作。
  必要时开设窗口作人机交互,例如课件"Milu Deer Return to China"在练习部分中,设计了用户输入功能,当学生操纵键盘把答案输入计算机时,计算机会作出正确与否的反馈,或者再开设另一窗口显示答案。
  (5)热键(热字)的设计。可以是内部的知识点扩充,也可以是多维的相关知识点的散发。 友好的交互环境充分体现出多媒体计算机不但可以制作具有多级菜单选择功能的课堂教学演示系统,而且还可以开发个别化系统交互学习型软件。
  3.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知识面。
  多媒体计算机速度快,容量大,操作简便,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例如高中英语教材(SEFC)中的语法呈现往往放在一段阅读材料之后,既要完成阅读任务又要学习语法知识,容量之大令多数教师咂舌。利用怎样制作出有生命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陈冬梅多媒体教学软件具体生动的画面来呈现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再结合语言结构进行交际,使学生在大量的操练中不知不觉地熟悉,并进而掌握所学的语法。
  4.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路径。
  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作为超文本要注意配上不同颜色,让使用者易于操作。我参与国家95-750子项目语文《典型赏析》中就充分利用超文本形式,因为文学赏析经常是对每字每词每句进行欣赏,其中可以是文字赏析、可以是一幅图的赏析或一段动画、一段录像的赏析。如右面浮板是左面窗口的热字跳出来的内容,而中间的绿色浮板是右面浮板的"快慢律"热字跳出的内容,右面浮板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名曲--《春之声圆舞曲》"热字则有这首曲子的片断欣赏。
  一个优秀的软件,应该应用到超媒体技术,所谓超媒体是超文本加上多媒体,而且是一种网络结构化的,不单是树型的结构。例如可以设置检索功能,可以对整个课程软件系统的媒体信息进行检索并可以运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