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有几首<如梦令>

如题所述

二首。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时常记起游溪亭的那天傍晚,太过沉醉而忘记回家的路。玩到尽兴天却黑了,划小舟回去,却不小心进入藕花塘的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一不小心却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扩展资料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创作背景

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翁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离开京城到了青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之、张耒等人。

赵明诚是金石学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勘校金石书籍方面。所以此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

细审作者行实,此词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三首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第三首没有前两首有名:

如梦令

谁伴明窗独坐
我共影儿两个
灯尽欲眠时
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 无那
好个凄凉的我

这首是在家国离乱,她的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做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5-12-29
楼主喜欢李清照?我把《李清照词全集》目录抄给你,希望能有所帮助。

如梦令 如梦令 点绛唇 点绛唇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菩萨蛮
菩萨蛮 诉衷情 好事近 清平乐 忆秦娥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武陵春 醉花阴
南歌子 怨王孙 鹧鸪天 鹧鸪天 玉楼春 小重山 一剪梅 临江仙 临江仙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渔家傲 渔家傲 〔歹带〕人娇 行香子 行香子 孤雁儿 满庭芳 满庭芳
凤凰台上忆吹箫 声声慢 庆清朝慢 念奴娇 永遇乐 多丽 长寿乐 减字木兰花 瑞鹧鸪

--------------------------------------------------
上面两首《如梦令》分别是: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至于“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至于“谁伴明窗独坐”那首,也是她的词,可不知道为什么里面没有收录。
第3个回答  2020-10-08
李清照有三首《如梦令》
1.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愁,浓睡不消.
残酒,试问卷帘人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
如梦令〔宋〕李清照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
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第4个回答  2012-04-28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谁伴明窗独坐
我共影儿两个
灯尽欲眠时
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 无那
好个凄凉的我
这一首是在家国离乱,她的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