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如题所述

家长怎么帮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6
1.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年龄小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害怕,他对某些事物的恐惧往往是受父母师长影响的。众所周知,孩子依恋父母师长,在他们的眼里,父母师长是安全的港湾,一旦发现父母师长对某些事物流露出恐惧的神情,他就会感到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进而产生恐惧。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母亲师长怕老鼠、蟑螂、狗等等,这种恐惧心理与行为会在有意无意之中传染给孩子。所以父母师长要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心理,首先必须克服自身不该有的恐惧心理。在孩子面前,对待恐惧的事物要显示出坦然自如,沉着勇敢的样子,这样才会给孩子增添克服恐惧的信心和勇气。
2.不要因为孩子害怕某些事物而惩罚或嘲笑他。对幼儿期的孩子而言,害怕是内在情绪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如果你总是骂他是“胆小鬼”,“窝囊废”,孩子不但没有因此而变得大胆,久而久之他反而会更加坚信自己真的是个胆小鬼。假如当父母教师看到孩子表现出害怕时,以幼稚、夸大或轻蔑的语气与孩子交流,会更增强孩子的害怕感觉──因为这样不但不会降低孩子对该事物的恐惧,而且还会使孩子担心因表现出对某事物的恐惧而被人耻笑。如果父母见到孩子害怕某物时,平静地对孩子说:“很多像你这么大的孩子都害怕它,这是正常的。”这样就不会使得孩子为害怕某物而感到羞耻,并能逐步减少直至消除恐惧心理。
3.不要对孩子的恐惧,特别是为了获得关注而产生的“害怕”过分关注。
4.通过游戏活动矫治孩子的惧怕心理。根据孩子对恐惧对象的情况,设计一些游戏,可以使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恐惧的对象。如,当孩子对黑暗恐惧时,可以与孩子一起玩这样一个游戏:将房间的灯全关上,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抢球比赛,看谁抢得球多。在黑暗中多次游戏后,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不少妈妈常常因自己的孩子胆小而伤脑筋,她们疑惑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产生害怕甚至是恐惧心理。另外,针对不同情况下孩子产生的恐惧心理,父母应如何帮助他们胆子大起来呢? 恐惧心理从何而来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鼻祖美国科学家华生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恐惧实验,实验结果很成功,但也引发了伦理方面的争议。小艾尔伯特是个9个月大的孤儿,他本来并不害怕白鼠和其他白色的东西。在实验中,华生让小白鼠和巨大的声音同时出现,几次之后,即使不再出现巨大的声音,小艾尔伯特也会害怕白鼠,而且就连白兔、白色毛皮以及白色面具等东西也都让他感到恐惧。也就是说,小艾尔伯特“学会”了害怕白色的东西,他把白色和危险联系到了一起。 “学会”害怕并非一定要通过亲身的经历,也可以通过观察获得。例如美国的一项实验发现,在实验室中长大的猴子不害怕蛇,还会跨过蛇去拿香蕉,但当它们看到电视中的猴子对蛇很警惕后,也学会了对蛇“敬而远之”。 三种恐惧心理应对法 当孩子怕生—— 专家解析:一般来说,6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认识自己的妈妈了,并和妈妈建立起依恋的感情。到7个月左右,孩子不仅能识别陌生人,还会害怕陌生人,尤其害怕男性。其实,这种“怕生”的自然表现,也是孩子自我保护本能的一部分。 建议:不要让孩子总待在家里,经常带他外出,接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给孩子创造接触更多人的机会。此外,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和陌生人亲近,如被抱、被亲等,让孩子在他感觉安全的距离内和他人交往。 当孩子害怕陌生事物—— 专家解析:有时孩子害怕的东西在成人看来不值得一怕,例如一只会摇头唱歌的娃娃,甚至是妈妈戴了墨镜的样子。 一项研究发现,完全熟悉和完全陌生的物品都不会让实验的动物感到害怕,但中等陌生程度的物品则会激起动物最大程度的恐惧,因为熟悉意味着安全,而完全陌生的事物,因为不了解,反而不被引起关注。但是,中等程度的陌生,既能被识别,又与以往的经验不同,最容易引发孩子的恐惧心理。 建议:让一件事物从陌生逐渐变成熟悉,就不会让孩子害怕了,例如将娃娃摆在房间里,让孩子逐渐熟悉,然后再让娃娃发出声音,孩子就不会害怕了。父母还可以主动示范玩娃娃,让孩子知道娃娃并不危险,孩子就会从父母的态度中消除害怕的心理。 当孩子对黑夜恐惧—— 专家解析:怕黑可能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要和父母分房间睡觉;有的是因为害怕黑夜中有怪物;还有的可能是孩子经历了精神创伤,表现为怕黑。父母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 建议:如果孩子是因为和父母分房睡而怕黑,可以尽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例如逐渐缩短睡前陪伴孩子的时间,直到孩子适应。另外父母要经常告诉孩子,自己有多爱他,给他安全感。 如果孩子因为想象而产生恐惧,“素材”往往来自电视,要尽量让孩子看内容和他的日常生活更接近的节目,临睡前尽量选择阅读等安静的活动,父母还可以对孩子解释,让孩子理解想象和现实的区别;如果孩子是因为生活变动而产生怕黑心理,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的亲情;如果是由于创伤性事件导致孩子经常恐惧,那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进行心理辅导。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8-03
帮助孩子克服害怕心理,主要是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让内心强大起来,这样才能克服害怕恐惧的心理。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1、生活多经挫折。要在挫折中锻炼成长,在大风大浪中成长。
2、思维不要绝对。要多渠道思考问题,不要让“必须”,“一定”等绝对化的信念左右。庄子说:“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依”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要两点论。
3、遇事常想别人。只想个人利益,就会患得患失,心理失去平衡;多想别人的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就会永远快乐。
4、平时广交朋友。没有朋友,遇事闷闷不乐,冥思苦想,没有交流,无处发泄那怎么行?性格开朗的人就能多渠道交流,提高心理承受力。通过别人看自己,了解别人更大的不幸是治疗自己不幸的良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