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告诉我诀窍

如题所述

1、留心观察生活

我们的生活都比较丰富,可因为平时不善于积累,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作文时要做到有话想说,有话能说,脑海里必须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而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最好的方法是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我们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要想把作文写好,首先要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看,以下是一片例文,写得多生动呀!

过了几个小时,我再看看我的绿豆,发现绿豆从“小不点”变成“小胖子”了。吃过晚饭,我又发现绿豆脱了绿色的外衣,露出了白白的,嫩嫩的身子,真可爱!第二天,我刚刚睡醒,就迷迷糊糊地去看我的绿豆了,看见绿豆分开两瓣,从中间长出了一点点又白又嫩的小芽。粗心一看,还以为是逗号从书里蹦出来了呢!过了几天,茎长长了,已经有三厘米多了,我真高兴。我再看,发现茎的上半部带点微微的紫红色,茎的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细一点,我想:大概是因为下半部分离根近,吸收的营养多一点吧!再看看茎的上面,长着一对一模一样的叶子,像双胞胎姐妹……

例文之所以能把《种绿豆》这篇观察日记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是因为她在写作之前,亲自种了绿豆,仔细观察了绿豆的生长过程,对绿豆的生长过程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自然不会觉得难了。

2、坚持课内、外阅读积累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语言积累缺乏自觉性,老师和家长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学一课都摘抄好词佳句,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长期积累,定能充实学生的文字仓库。

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介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典型的文章等等,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网上查阅资料,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3、仿写课文

手中有了写作素材,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后,如何才能写出好作文呢?对于写作初入门的小学生来说,仿写课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文辞兼美,是同学们习作的典范,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教材,以读促写。

比如课文《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作者先以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总起,围绕这一中心句,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橙红色是给果树的;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从而写出了秋天的色彩,也写出了秋天丰收的景象和人们喜获丰收的心情。

学习这篇课文时,同学们可反复朗读课文,就“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写出来的?”展开小组讨论,自主总结这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也可以结合学校组织的春游或秋游等活动,留心观察所到之处的景物,然后仿照这种总分段式结构的写法进行仿写。

又比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按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以诗一般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小兴安岭的诱人景色。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也可以观察身边周围的景物,如白云山、珠江、越秀公园……然后在班上与同学交流交流,最后进行仿写。如写珠江可以按“早晨、白天、黄昏、夜晚”这样的时间顺序,来写出珠江在不同时间段所呈现出来的美景。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在题材的选择,立意的创新、章法的独特、语言文字的运用等各方面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进行仿写训练。通过仿写训练,同学们可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对消除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培养写作的兴趣很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6
准备个自己喜欢的本本
每天记录点或是个人心得或是生活日志或是文字摘录的东东
不需太多 但要坚持每天记录
多读点好书吧
good luck
第2个回答  2011-03-16
好的开头,亮的结尾,中间部分一定要有感而发,用心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