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的祝福小说中,为什么祥林嫂对灵魂又希望其有,又希其无

如题所述

她的希望有,只是封建制度在思想中的根深蒂固而已。算是一种思想情感的安慰,相信轮回,坚信宿命,对曾经爱过的抱着再见的希望。希望无,也是封建思想的毒害,别人的恐吓,是她对未知的死亡后的恐怖事件感到害怕。总之,祥林嫂的希望有或者无,都是表明了她受封建毒害之深,是一个拥有着悲惨命运的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7
希望有地狱是因为鲁迅想给祥林嫂一些希望,她能够在地狱中见到阿毛,给她能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希望其无是因为鲁迅不想让祥林嫂遭受更大的恐惧(地狱中两个男人争她,会把她锯成两半)
第2个回答  2011-03-21
希望其有是因为她想与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团聚
希望其无是因为如果真有灵魂那么就一定有地狱,祥林嫂只求死后平安,不想重复这坎坷的命运
第3个回答  2011-03-09
希望有是希望下辈子不要这么苦,希望没有是被当时封建思想压迫认为嫁给两个丈夫会下地狱受各种折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3-23
中国人(鲁迅称之为“看客”),就不断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孔乙己》里,主人公的不幸(包括他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断了腿),没有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同情,大家只是围观着取笑他;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点刺激。而这些人在听厌了之后,又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以又冷又尖的笑。人们就是这样鉴赏着他人的痛苦,这不仅是麻木,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夏瑜怀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信念,自觉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里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者的一切崇高的理想与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在这些描写的背后,读者不难感觉到,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在“看”。他的小说正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如此无情地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鲁迅由此开拓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毒害与咀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