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几次攻下外国的首都?具体是哪几次?

比如汉武帝攻下匈奴王庭

当时的世界不是现在的世界,中国是上朝天国,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样强大的实力!
当时攻下垃圾国家的首都,根本就不是难事,甚至唐朝协助朝鲜打败狗日,史书只留下寥寥数语

汉朝打败匈奴,匈奴残部横行欧洲,造成当今欧洲民族聚集地

西元91年匈奴在和汉民族的长年战争中承认了失败,开始了始无前例的民族大迁移。。。。。。
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远飙。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是乌孙的地盘,既现在的伊犁和上游一带,第二站是康居,也就是锡尔河上游东部。第三站为阿兰聊这已经到了欧洲边缘。在91年到290年长达两百年的历程中,这个上天的骄子好象消失了一样。北方的苍狼为了梦中的家园,在雪地中,沙漠里艰难的跋涉。中外的史书中都找不到这个骄傲民族的记载。当《波斯史》中提到三世纪末匈奴出先在阿兰聊时,这头饥渴太旧的苍狼已经对它面前弱小的西方民族露出了爪牙……西元四世纪中叶,阿兰聊灭国,西方震动。从此,匈奴在西方的活动遂史不绝书。

阿兰聊灭国后没多久,西方诸国还来不及为其哀悼,就将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浩劫。西元374年,巴兰勃率领匈奴铁骑入侵东哥特,来时排山倒海,去时十室九空,而且匈奴在三百年来对中国作战以来不知道学到了多少中国的战争艺术和谋略,这岂是西方诸蛮所能相抗的。匈奴以战养战的方式沉重打击了东哥特人,当年迈的东哥特国王赫曼立克(Hermanrik)的军队被匈奴全歼后,他便自杀了,继位的维席密尔(Vithmir)也兵败身亡。赫曼立克之子呼哪蒙特率部投降,而其余的部众在阿拉修斯和萨弗莱克斯的带领下逃到西哥特。也有人逃向巴尔干。

西哥特国王阿撒那立克(Athenarie)得知东哥特灭国后立刻在德聂斯德河布阵,意图阻止匈奴人渡河,不料匈奴人在远处上游偷渡后夜袭敌营,重创西板哥特军。西哥特人在惊悖之余,一部大约二十余万众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国境,由于罗马帝国官吏的残酷压迫,哥特人纷纷起义。

罗马皇帝法伦斯(Valens)调集大军于西元378年8月9日在阿德里雅堡与哥特人会战,在哥特的重装骑兵面前曾经纵横欧亚的罗马方阵步兵毫无地位。下午,法伦斯和四万禁卫军全数战死。方阵步兵的时代过去了。这一战,动摇了罗马的根基,罗马再也无法控制辖下的诸族和领土。而此时,匈奴人回到喀尔巴阡山以东,进行休整。

西元400年,匈奴人乌尔丁带领大军攻入匈牙利追击哥特人,并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了意大利,这支可怜的哥特队伍在法洛伦斯被西罗马军队消灭以报阿德里雅堡之仇。匈奴人只是来意大利转了一下,不过又带来了相当大的后果。匈牙利原住民凡达尔人,瑞维人,和最先被匈奴人灭国的阿兰聊人开始了大跑路。这三族人进入高卢,与当地人战斗后于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并建立了三个国家。与此同时,阿勒立克带领的哥特人也南下逃避匈奴的大军,不过他们比几年前的同胞拽多了,在408年,409年,410年三次围攻罗马,而在410年攻入城中,这是历史上罗马城的第二次沦陷。

在这次战争中,西方诸族在匈奴军势的压力下为生存互相火并。而匈奴人则占据了巴诺尼亚(今匈牙利)把当地的哥特人列入统治之下后又开始无忧无虑的放牧生活了。

乌尔丁死后,路加既位,路加死后他的两个侄儿白里达(Bleda)阿提拉(Attild)共同治国。在这段时间里西欧相当平静,而北欧,东欧战火纷飞,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堪匈奴压力,渡海流亡到英伦三岛,在俄罗斯南部草原的匈奴人也归与阿提拉旗下,俄罗斯森林民族——斯拉夫人,芬人也告屈服,斯拉夫人可能就是在此时以“匈奴仆人”的身份第一次进入西欧的。

西元445年白里达死后,阿提拉独领匈奴,成为欧洲最有权势之人!王庭设于多瑙河以东的大草原上。

此时的东西罗马都要向阿提拉进贡。匈奴在东方失去的荣光在西方找了回来。

由于对西罗马提出的政治联姻和领土要求遭到拒绝,阿提拉决定开战。451年,阿提拉统领五十万大军进入高卢,这也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军队吧。罗马大将阿契斯北上抵挡,并联合了所有受匈奴压迫的蛮族王国。双方在加泰隆尼亚平原上会战,此战空前惨烈一日之间占死者有十五万之众……阿提拉见双方陷入了毫无意义的消耗战,于是领军回国。

次年,阿提拉率军突然越过阿尔卑斯山直攻意大利并摧毁意大利北部所有城市,压迫罗马。446年,军中大疫,阿提拉见西罗马已求和,东罗马援军已至于是回国,并与同年病死。次二役过后,西方人畏惧地称其为——上帝之鞭。

阿提拉死后,强大的匈奴人内部又出现内讧,诸子争立为王,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匈奴瓦解.日耳曼人乘时而起,把匈奴人赶回喀尔巴阡山以东。461年,阿提拉幼子邓直昔克企图重建霸权,不幸在于东罗马交战时战败身亡。这是西方史书上对匈奴人活动的最后记载。
在亚洲和欧洲的匈奴人则分别与当地各民族混合了起来,一个彪悍而勇敢的民族从此消失了.匈奴在世界范围内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天之骄子的传说结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05
唐太宗和成吉思汗攻下过百济(今朝鲜)首都.成吉思汗还攻克过西方大国花剌子摸国(今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中亚等范围)的首都撒马耳干城.据说他还打到现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
第2个回答  2007-04-05
1960我国打到过印度新德里,吹!!!
我到知道一些,比如唐太宗和成吉思汗攻下过百济(今朝鲜)首都.成吉思汗还攻克过西方大国花剌子摸国(今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中亚等范围)的首都撒马耳干城.据说他还打到现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
唐太宗和成吉思汗攻下过百济(今朝鲜)首都.成吉思汗还攻克过西方大国花剌子摸国(今伊拉克\伊朗\阿富汗\中亚等范围)的首都撒马耳干城.据说他还打到现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
第3个回答  2007-04-09
元朝

不花剌之战: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春,在河中之战中,蒙古军在不花剌(亦称布哈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城)击败花刺子模军的一次战斗。不花剌是当时中亚的大城市。分内外二城,城池坚固阔大,周围12门。地扼中西要道咽喉,为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方屏障。是役,成吉思汗采取大迂回,出其不意的战法,一举攻克花剌子模的军事重镇不花剌,为其最后击败花刺子模奠定了基础。不花剌一经陷落,花刺子模新、旧都之间交通遂断,东西部互相支援也随之被切断,花剌子模国立刻呈现出瘫痪状态。

巴格达之战:元宪宗七年(1257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战中,蒙古军在巴格达灭亡黑衣大食国的作战。 旭烈兀突破底格里斯河防线后,乘胜包围报达国首都巴格达城,报达主教木思塔辛见到旭烈兀军即将兵临城下,立即在巴格达城集兵7万余,并下令修缮城墙戍楼,沿街布置障碍,并征集全城居民,参加保卫战。经过惨烈的激战,二月十日,木思塔辛知道败局已无法挽救,只得带领其3个儿子(奥都拉合门、阿合马、木八剌)和阿里族人、教长、法官、贵人等3千人,出城投降。二月十三日,旭烈兀大军进入巴格达城。黑衣大食王朝,计传37代,503年,至此遂亡。

阿勒颇城之战:元宪宗九年(1259年)十二月,在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战中,蒙古军在阿勒颇城击败叙利亚军. 旭烈兀突破额弗剌特河防线后,向叙利亚北部重要城市阿勒颇进军,对叙利亚国实施大迂回作战,经7天激战,攻克阿勒颇城。俘虏10万余人,守将木阿匝木也在其中.尔后,旭烈兀率军从阿勒颇城,进逼大马士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越战争:攻占越南首都(不再赘述).

~~~~就知道这么多哦!~~~~呵呵~~~~
第4个回答  2007-04-06
中国总共56个民族,除了汗以外的55个民族的首都都被攻下了
第5个回答  2007-04-06
一共五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