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一篇作文的审题

如题所述

一、审题:文题: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义点拨】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要看到题对文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有限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可以用来规范立意和选材的大致范围,从而激活我们的写作动机和愿望,并迅速进入构思状态;不加限制,则又给我们以独出心裁,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为丰富文章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两个方面考虑得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闭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审题要点分析:
(1)明白要你写什么 抓住文题所蕴含的意义。
(2)确定要你写什么 抓住文题中的一两个关键词。
(3)思考你要怎么写 如何来组织文章。
文题分析:
(1)题目的定语是“家乡的”所写的内容必须体现家乡特色,因此横线上填入的必须是家乡所特有的东西;想象的内容广泛,但必须紧扣横线上自己填入的内容;不能就所填内容论所填内容,要由此生发开去,但又要落在所填的内容上。
(2)关键词是你要填的内容,那么这一事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历史、文化、哲理、故事、神话、传说?可以引发哪些联想?如:与文题中提到的类似的内容。可以写这一事物的特点,写它的历史沿革,写由此而引发的有关故事等。
【方法点津】
审题时应注意的主要点有:
1、把握题目的含义。有些题目的含义比较丰富,如《网》、《明天》,它们绝不仅仅是现实意义上的“网”和“明天”,只有细细琢磨出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才能准确地把握题目的含义。审清题目含义必须紧扣题眼(题目中透露出的重点的、有寓意的字眼),把握住题目中关键性的有效信息。如《我为_________而陶醉》、《老师,让我悄悄地告诉您》,其中“陶醉”、“悄悄地”便是必须把握住的有效信息。只有把握了题目含义,才能抓住文章应该突出的重点,才能避免在行文中步入误区。
2、要把握题面上的重心,作细致而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它的含义。像“我更喜欢这一幅漫画”这样的作文题目。命题者的意图是要让大家对所给的漫画加以比较、评论,从欣赏的角度说出自己喜欢其中一幅漫画的感受和理由。如果仅仅根据某一幅漫画的寓意提炼观点加以议论,就偏离了中心。本题的重心就在于一个“更”字。
3、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
此外,如果遇到材料作文(含“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意图,万万不可草率动笔。
二立意:
【要义点拨】
有人说,立意居一篇文章之要津。要津,即是指关键的地方。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评价文章可以有许多尺度,但决定文章质量高低、影响好坏的,主要是立意。好的立意,能给文章以灵魂,使文章活起来,从而富有感人的魅力。
立意要点分析:
(1)确立你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2)这一主题是否在你审题范围之内。
(3)这一主题所能选取的事例你是否熟悉。
(4)这一主题别人会用否?别人会用,我是否比他们更胜一筹。
【方法点津】
1、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
2、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
3、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的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文题分析:
(1)文题给予的内容是“家乡的”,它的涵义是要表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这种情感决不能泛泛而谈,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将它表现出来。所以,选好事物十分重要,它必须是最具家乡特点的。
(2)因为要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抒发出出自内心的热爱,因此所选的又必须是自己熟悉的。

例文 家乡的碧螺春
父亲爱喝茶,去杭州、黄山等地,从不忘带几罐好茶。于是家里的茶罐也就多得很,连房间里都带着些茶的味道;客厅,就更用说了。
父亲喝茶自是很讲究的,除了上好的茶壶器皿外,茶叶是最重要的。苏州卖龙井的不少,但大多是些囤积在仓库中卖不出去的品质欠佳的茶,所以龙井是不常喝的。
父亲喝的是碧螺春。
苏州的碧螺春早已是闻名遐迩,父亲总觉得所有茶中最好的便是碧螺春。碧螺春最早是农家的采茶姑娘发现的,发现时,她们便惊呼:“这茶好香!”碧螺春与别的茶很不同,它的茶叶弯旋,好似一个螺蛳,用沸水一冲,香味便立即从杯中弥散开来,沁人心脾,喝了后则神清气爽。但你还要用眼睛去欣赏,蜷曲的茶叶在杯中舞蹈,舒展它们的腰肢,慢慢地,尽情地。让人在品茶中又能赏茶,越品越香,而茶中的韵味也随之而发。
父亲说,中国的茶清香悠远,有着东方的神韵,他说不爱好茶就不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于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变得爱喝茶,而最常喝的自然也是碧螺春。
现在的茶楼又多了起来,你一家我一家,锦旗招展,听说三万昌是最好的,自己却总没机会去。看来苏州人还是喜欢喝茶,只可惜现在的好茶却是越来越少了,茶店里正品不明,鱼目混珠的次品却不少见。上一次父亲外出带回来一小罐极品碧螺春,当珍宝似的品尝了一个多月。我是想喝的,可惜父亲说这么好的碧螺春给我喝也是浪费,料想自己最多也只有喝些苦丁的份了。
简析
1.碧螺春是苏州的特产,但并非每个现在的学生都会了解,作者家中全家人都爱喝茶,当然对此十分熟悉,写起来当然轻车熟路。
2.父亲爱喝茶,知道许多有关茶的知识,尤其是有关碧螺春的。文章中间穿插了关于碧螺春的传说,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3.作者家中常喝碧螺春,给了作者观察机会,中间一段关于碧螺春茶冲泡后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
4.文章结尾谈到鱼目混珠的茶叶,既体现了时代感,又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敏锐,立意就高了。
扣题:如何把审的题意表现出来
扣题的重要性:扣题,是密切材料和中心的重要纽带,是突出中心的重要手段。
1、如何扣题:
A.开头、结尾、段首要尽量扣题,最好出现文题字眼。
B.开头应尽量做到化大为小,力避平淡的抽象议论,尽可能快地奔向主题。
C.文章要常注意或明或暗地点文题。
D.结尾点题,最好能与文章的开头照应,并且能点明或深化你要表达的内容。
2、扣题方法: 如以“难忘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抒情式扣题。这种方式多用于以第一人称叙写的与“我”关系密切的、感受较深的片断材料中。
如:某同学在写看到父亲手的抒情
我猛然回头,看到父亲的手停在半空中,干枯、皱巴、无光泽。那一瞬间,我惊住了:不,那不是父亲的手,父亲的手原本是那么漂亮,我怀疑我的视觉出了问题。但那双手的确是父亲的。我抬起头,从上到下打量了以一下父亲,以往的帅气荡然无存,有的只是他那饱经沧桑的脸庞。
②议论式扣题。大多用于以第三人称叙写的片断材料中。
如:昙花因为它那瞬间的美丽而得到人们的青睐,流星靠它那瞬间的光辉而拨动人们的心弦,烟火凭它那瞬间的光彩而使人们惊呼。是的,瞬间的美往往更令人难忘。
③抒情和议论相结合式扣题。当作者叙写了一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的片断之后,往往不满足于冷静的议论揭示其优秀品质,需要渗透强烈的感情,这就需要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来扣题。
如:昭君,在你说出“我去”的那一瞬间,整个朝廷都被你的刚毅与勇敢而震撼,历史也因你而改写。
佳作欣赏: 难忘瞬间
太阳快落山了,可我却久久地站在夕阳的余辉中不愿回家,手中捏着的是那份惨不忍睹的成绩单,我无法面对妈妈那充满希望的眼神。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但又不得不回去——妈会担心的!
迎接我的,照例是妈妈的笑脸,未等我开口,妈妈便拉我进门,兴奋地对我说:“囡囡,妈妈给你做了你最喜欢的红烧肉!”
妈告诉我,这是用卖鸡蛋的钱买的,高三学生要补补身子。听到妈妈的这番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妈妈不断地给我夹肉,自己却不尝一口,妈妈说她已经在烧饭时吃过了,说完,还故意咂一下嘴,好像在回味刚才的味道。
碗很快见底了,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厨房,到房间里学习,突然想到成绩单。
当我回厨房打算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时,我却看到了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幕:妈妈在啃我吃剩的肉骨头。
妈背对着我,手里拿着骨头在使劲地啃着,瘦弱的肩膀也随之颤抖着,昔日的青丝已多了几根白发,在白色的日光灯下,不安地颤动着。
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妈妈的苍老,原本不富裕的家因为要供两个上高中的孩子已日益显得拮据,爸爸又在相隔千里的北京打工,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妈妈身上,但她毫无怨言,她说她虽然苦,可孩子们懂事就行。
妈依旧站在那里在啃着骨头,而我却不敢出声,我怕妈妈被惊动,我不敢面对那份尴尬。泪就这么顺着我的脸颊肆意流淌,无声无息地滴落在手中的那份成绩单上,一滴一滴,一片一片,慢慢地润湿了纸,也淋湿了我的心。
我默默地回到房里,手里捏着的是那份成绩单,那一瞬间,我怎能忍心告诉她,她的这么不争气,不,我不能!
坐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那一瞬间妈妈的背影,我看到了妈妈的辛苦,妈妈的苍老,也看到了我的不懂事,无知的我竟真相信妈妈已经吃过……
妈妈你知道吗,当女儿看到那个瞬间,心里是多么的愧疚,我感受到了你的爱却辜负您的期望,在那一瞬间,我就决定,一定不负你的厚望。
练一练
以“我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主题明确,注意运用描写手段;字数不少于800字。
1.请作审题分析:2.请作立意分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