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郭敬明和韩寒

能不能介绍一下郭敬明,他的写作风格等等,还有韩寒。还有他们的作品,哪部比较好看、

  韩寒与郭敬明语言风格的比较

  在对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总结中,老师们普遍得出了一个结论——考生大都堆砌辞藻、内容简单。想要写好文章,老师建议要选择擅长的语言形式。语言表达主要是方式和方法问题。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人对语言的领悟和驾驭也是有明显的区别。有人擅长议论、说明,有人擅长叙述、描写。有的人语言庄重严谨,有的人语言生动、诙谐;有人朴实,有人华丽。近些年,高考作文要求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强调了综合运用,但具体到每个考生,具体到某篇文章,还是有一个最佳选择的。作文语言就像一个人的衣饰及所表现出的气质,如果穿惯了便装的人突然去穿西装,就显得特别别扭,失却了自然的形象。要是写一篇作文,突然改变自己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就很难行文顺畅。《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曾说过“最好的文章总是最有个性的文章,最好的文章总是无法模仿的。” 可以说,在文章写作中,语言是最能体现个性的地方。
  经典的句子,优美的语言是成就一篇好的文章的基石,韩寒与郭敬明的文章之所以受欢迎,和他们独特的语言是分不开的。

  首先,先让我们来看看他们语言的共同点吧。

  他们的书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口语化。
  郭敬明的这点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比如说“我接起电话对她说,你丫个祸害,又阻止我挣钱。”、“白松说,好了,不和你贫,谁和你贫谁脑子有病自我找打击”;韩寒的这一语言特色就是每本书都有体现的了“我们又瞎兜了一段时间,终于稀里糊涂到达香港”、“老夏的解决方式是飞车,等到速度达到一百八十以后,自然会自己吓得屁股尿流,没时间去思考问题”。……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口语的适当使用能够使文章读起来更有亲切感,能让人更深切的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但他们口语化的语言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粗口!像“那男的一副要上来杀了老夏的气势说‘有你妈个×,你他妈挂挡不捏离合器啊?’”、“四辩掏出一个傻瓜机对着窗外乱拍不止,一辩立即对四辩说,他奶奶的,别土里八叽的,收家伙。”、“一凡一拍那家伙,说,法拉力,拉你个头”“我抬头瞪着他,我说你要再走三步试试,我他妈不灭了你!”、“火柴踢我一脚,说,滚你丫的”因此我们要辨证地吸收他们语言中的精华,去其糟粕。

  夸张的手法也是他们语言的一大特色。
  例如韩寒写的《三重门》,一开篇就有这样的描写“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消息传来,小镇沸腾得差点蒸发掉”,他其它书中夸张的句子也屡见不鲜“武侠小说就是让人欲罢不能。只见人们看得咬牙切齿,然后神情随情节而舒展,竟开心得微笑,但万万没有想到微笑只是地震的前兆,他们开始放纵大笑,笑得满脸的青春痘互相碰撞,险些掉下”、“绝大多数人去书店里只为看书,现在有的书别看厚厚几百页,但字数却并不多,每个字都被撑得方圆一厘米大,字距更是被拉得放一个手指盖不住一个字,两个字天各一方,看一页不过是扫一眼耳!效率高者一个下午泡在里面可以通读一个柜的书,有鉴于此,各地图书馆纷遭冷落”;郭敬明也喜欢把事情夸张着写“张了张口就是干燥的热,像要吐出火来”、“飞鸟已经飞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学校的香樟与香樟的枝桠间就变得越来越安静。于是落叶掉下来都有了轰隆的声响”、“我就这么轰轰烈烈地搬家了,我搬家那天弄得整个小区都在地震,主要是我死活让搬家队把我那一张惊世骇俗的床也给搬了去”、“闻婧握着方向盘兴奋得跟马上要结婚似的,一轰油门车就被她弄出去了。我见表盘上码数已经过了三位数了,立马满车找安全带往自己身上绑,然后一脸严肃地看着闻婧把汽车当飞机开”…… 他们的夸张都用在了点子上,既强调了主要内容,又表达了作者的情绪和心情,还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

  说到夸张的手法就不得不说他们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比喻了。

  “钱荣果然有事没事去找姚书琴,姚书琴起先不太经意,后来听女生议论,一下没了主意,女生们都羡慕得要死,嫉妒得给她出主意说钱荣这个人又独特又有才又壮实,而优点之首便是有钱,姚书琴口头上说不行,心里早已允许,于是两个人在公众场合像是美英两国的飞机,总是相伴出现”、“脸上的失落像黑云里穿行的月亮,时隐时现”以上的内容都出自韩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里面的比喻有的很诗意,有的很现实,还有的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比较喜欢读郭敬明写的句子,像他的比喻句,有的很唯美,有的很幽默,当然,也有些很现实:“试卷好像一夜之间变多了,如雪花一样一片一片在教室里飞舞”、“渐黑下来的暮色里,傅小司的眼睛变得光芒四射,像是黑云背后永远高悬的北极星”、“‘我说,又不是去化装舞会你没事儿扮个火鸡干吗?’‘你丫讲话真难听。我是在家憋气久了出来透透气,再不出来我就要霉掉了。打扮打扮证明我也是一红火的热血青年。’”、“围城里的生活是沉闷的,某某老师戴顶假发就会成为一级新闻。并且二中里消息的传播速度足以推翻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可超越学说,且中途变异之快,类似于遭到强烈核污染的生物。举个例子,A君无意中说的一件芝麻屁事在经过一个上午之后再由C君传回A君的耳朵时已变得面目全非,以致于A君难以置信地问:真的吗,真的吗?然后C君信誓旦旦地说:你放心,消息来源绝对可靠。再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某天小D告诉我下午不上课,而当我顺藤摸瓜寻根究底之后才发现消息的来源竟然是我,而我只记得自己早上说过下午最后一节课提前十分钟结束以便进行大扫除。”……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他们幽默的语言啦。

  有的人说看郭敬明的作品会达到眼泪还没干又狂笑不止的效果,其实韩寒的书也有让人娱乐心情的作用呢。就让我举几个例子把:“你已经胖得跟猪似的了你还要弄得习性也跟过去啊。现在是下午五点你说你这叫睡午觉还是叫睡什么?”、“我一听就乐了,我当然死在床上,难不成我还站着死撒丫子跑着死,这话说得多新鲜啊”、“大家似乎都在尽情地释放压抑的情绪,啤酒一拉开就甩了满屋子的泡沫。一群人上窜下跳地疯脱了形。某某抓着话筒喊着我是番茄,然后地上躺了个人接了一句,你好很高兴见到你,我是黄瓜。唱到12点大家都累了,于是作鸟兽散。”“我想首都大众也不容易,我不能老跟一处祸害人民啊,于是就来了”,除了这些,郭敬明还会让他笔下的人物弄出一些“有文化的笑话来”:“今天看到你,我觉得你丫比她牛B多了,真是鬼斧神工,偷天换日啊……”、“就记得陆叙在那儿口若悬河,我和闻婧在那儿各自心怀鬼胎”。韩寒书中的幽默就比较有文学的感觉了:“但《水浒传》里面对话中要删去一些内容,如‘鸟’,有‘鸟’之处一概涂黑,引得《水浒传》里‘千山鸟飞绝’,无奈《水浒传》里鸟太多,林父工作量太大,况且生物学告诉我们,一样动物的灭绝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所以林父百密一疏,不经意留下几只漏网之鸟,事后发现,头皮都麻了,还好弭患及时,没造成影响。”他还喜欢把一个词拆开来解出自己的新意“林家的拙荆很少归巢,麻将搓得废寝忘食,而且麻友都是镇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比如该镇镇长赵志良,是林母的中学同学,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蹉跎岁月嘛,总离不开一个‘蹉’字,‘文革’下乡时搓麻绳,后来混上镇长了搓麻将,搓麻将搓得都驼了背,乃是真正的蹉跎意义的体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韩寒、郭敬明也有他们独特的一面,当然,别的方面我就不做评论了,我们只从他们的语言特点下手。

  韩寒的文字较平实,却更显得辛辣老练,或者说是朴实精练吧。著名作家叶兆言认为韩寒的文字功底确实比较扎实,而且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写作状态和水准。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也惊讶于这个少年行文中的成熟与老到,思想的锐利和语言的智慧。《三重门》责任编辑袁敏认为韩寒有钱钟书的影子,作品尖利而幽默。《阅读导刊》记者李师江撰文指出:《三重门》的行文,似有《红楼梦》的格局,它的用笔,又有《围城》的韵味,一些心理描写,又似有金庸的沉稳。

  郭敬明的语言则会给你有如汤汤大水般的震撼,曹文轩评价郭敬明“把握语言充满自信,滔滔不绝、左右逢源,无论在描物状态方面还是在剖析灵魂方面抑或是哲理性的解说方面,都无搜索语言的捉襟见肘。意象新颖,对话有古典话剧之对白一样的讲究,长短句相得益彰”、“在语言的王国,语词的千军万马,无边无际地簇拥在他的麾下。他将调动他的语词大军当成了写作的最大的快意。他更多的时候是喜欢语词大军的漫山遍野,看到洪流般的气势。”作家白烨评价郭敬明说:我能理解为什么中学生、大学生都喜欢郭敬明的小说,确实感觉灵动,语言漂亮。他的语言有些王朔的味道,常常用很宏大的话语来描述一个很细小的事物,开始让人觉得大而无当,但仔细想来非常妙到。
  就比如说人物描写吧。
  陆叙—— “长得倒蛮英俊的,瘦瘦的,西装穿得跟平面广告上的模特一样,看上去特别干净;陆叙在那儿咳嗽了一声,然后对我伸出手,说,我叫陆叙。特有风度;陆叙这人又特会装孙子,长得好看秀气,又温文尔雅,在我妈心里的印象分噌地就上去了。”
  这就是郭敬明笔下的人物,不是美女就是帅哥,而且还有钱脾气又好,让人有种不切实际的感觉。看过《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人就更应该深有感受。
  他还善于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去突出人物的特点:火柴——“老远就看见一美女雷厉风行地朝我飘过来,说实话火柴长得越来越好看了,一头酒红色的离子直头发,一副冰蓝色的太阳镜,一件一看就是精品的吊带刺绣,想当初她离开我们的时候还是一青葱岁月的小丫头,如今已经是一尤物了。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贼眉鼠眼的男人把眼光在她的上三路下三路来回打量,美女就是好,特别是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以前我和闻婧走哪儿都是焦点,不过在火柴面前,算了吧,我心甘情愿当绿叶。”
  韩寒书中的人物就是现实中的模板,没有人能够逃出生活的魔掌,永远都只能平淡地活着。
  林父母——“林母以前在大专里修文科,理应前途光明,不慎犯下了一个才女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嫁给一个比她更有才的男人。家庭就像一座山,双方都要拼命往上爬,而山顶只容一个人站住脚。说家像山,更重要的是一山难容二虎,一旦二虎相向,必须要恶斗以分胜负,通常男人用学术之外的比如拳脚来解决争端,所以说,一个失败的女人背后大多会有一个成功的男人”
  磊子——“他是我以前十分要好的朋友。所谓要好,就是你要我的好东西我要你的好东西。我觉得这不是酒肉朋友的象征,否则一旦成了好朋友就仿佛踏入空门,不准喝酒吃肉。磊子长得很有人样,但他觉得自己跟人已经没有什么好交流的,每日抱着电脑上网”
  不但从人物描写,我们从其他方面的描写也能看出他们的不同。
  “我匍匐了一百年,微笑着焚烧了一百年,只为等待与你灰飞烟灭的重逢.”
  “在那个梦境里面,是一个铺满樱花花瓣和积雪的院落,有风吹过,地面的樱花就如同落雪般飞扬,一个人出现站在积雪的中央,笑容温柔而灿烂,浓黑的眉毛,闪亮的瞳仁。他走到蝶澈面前,弯下腰,俯下脸对她微笑,笑容如同撕裂的朝阳一样灿烂,然后一阵风,地面樱花放肆地飞舞起来,在半空中变成如血的红色,他的头发和长袍同时飞扬起来,发出飒飒的响声。然后画面静止,一切如雾气般渐渐消散。”
  “所有的刻骨铭心的灼热的年华,所有的繁盛而离散的生命,都在那个夏至未曾到来的夏天,一起扑向盛大的死亡。”
  “年少的梦想清澈的如同湖泊一样,曾经的纯真和对生活的坚持。握着咖啡杯都可以想象掌心开出一朵花,香味弥漫如同最美的藤蔓植物。学陶艺的时候整天都和泥巴打交道,感觉泥土在指间百转千回”
  “我被时光带着,一路流淌冲刷,冲过了四季,越过了山河,穿过了明媚的风和忧愁的雨。”
  “杜拉斯。她的那些支离破碎的语法像是海中茂密的水藻,一大团一大团晃动的灵魂,丝丝缕缕将我缠绕。她的文字总是潜藏在深深的水中,你一定要屏住呼吸潜下水去才可以看到那些深水中绽放的美丽焰火,那些华丽到极致的透明幻觉,然后你浮出水面,大口呼吸,同时迎接暴雨后的虚脱。”
  这就是郭敬明的语言,有很唯美的场面,有很多很多华丽的辞藻,有无边无际的想象,有…… 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文字总是能叫人心疼,教人去爱它。
  韩寒的文章写的多数都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因此他的文字叙事性很强,更多去突出的还是那些嘲笑、讽刺与不屑。
  “坐在台上的这些堂堂很高学历的专家,居然能在连我的书皮是什么颜色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侃侃而谈我的文学水准到底如何。”
  “一位半秃的老教师负责筛选,那老师一脸不食人间烟火状。林雨翔苦于没有用计的对象,只好去靠自己的实力。中国的文学仿佛伍子管的心事,有催人老的本领,旁边两个陪考的年纪加起来可以去看虎门销烟。挑选形式十分新鲜,一桌十人聚一起,讨论对中国作家名著的观后感,雨翔排到第二桌,所以静看第一桌人厮杀。主考者眼睛眯着,像是在挑蟋蟀,看谁斗得最猛拣谁。最后一个下口千言离题万里的人胜出,女生叫不公平,主考上前手指点几下桌面说:‘机会就摆在你们眼前!要争取。’”
  “雨翔把那笑作化学分析,发现一半是好笑一半是嘲笑,心里一冷。”
  “我在上学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对真正才能的歧视十分的严重。比如我数理化语文英语全很好,音乐体育计算机都零分,连开机都不会,我还是一个优等生。但是如果我音乐体育计算机好得让人发指,葡萄牙语说得跟母语似的,但是数学英语和化学全不及格,我也是个差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8
其实我想说吧,两个人完全就是水火不相容,小四的风格就是比较接近生活一点,就是感觉是个人都可以看的懂,但是其实在做作品里面更多的小四给人感觉忧伤,结局总是不完满,比较偏于青春,而韩寒的,我有的同学感觉不太好明白,就是给人说教的感觉。
然后就是《幻城》小四的,第一部奇幻类的,比较忧伤比较优美,有人说感觉是比较想冲破现实的。。。。。
《夏至未至》也很好,讲的青春一点的生活,有小四的影子,感觉比较自传,讲的是浅川一中的立夏和傅小司陆之昂的事情,最后结局也很悲伤,文笔比较优美的一本。
再就是《小时代》,讲的上海都市一点,金钱一点,很现实,也很有金钱童话的样子,可以去看看,很红,就不像前几本那么耍忧伤,现实得有点叫人心疼,很多精彩桥段都是大段大段的对白,尤其是顾里的戏,很出彩,用小四自己的话来说他偏向于顾里,有张力,很多思想都是通过顾里传出来的。
《爵迹》,幻城之后巅峰之作,但是我觉得其实是会比幻城感人但是没有幻城的忧郁,讲的什么我就不用说了,这本就是有点和古龙的有点像,连载当中,跟小时代一样有点没心没肺但是还是很煽情。。。。
《梦里花落知多少》也不错,只是抄袭了,很有北京味儿,已经没有再印了。
《爱与痛的边缘》是他的第一本书,散文集。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是散文集,可以去看看。这两本讲的都是关于他高中迷茫的事儿,看过的反响都不错只是没有小说有名。
但是关于韩寒,我不喜欢,就不清楚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6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国作家、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等杂志主编。
高中时期以“第四维”为笔名在网站榕树下发表文章。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因玄幻小说《幻城》而被人们熟知和关注。2004年,郭敬明成立“岛”工作室,开始主编《岛》系列杂志。2005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2007年,郭敬明出版了小说《悲伤逆流成河》。2008年至2012年陆续出版《小时代》“三部曲”。2013年6月27日,由郭敬明自编自导的同名电影《小时代》问世,并因此获得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最佳新人导演”奖。2013年12月,郭敬明出版散文集《愿风裁尘》,并在腾讯文学首发。2014年7月17日,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上映 。2015年6月3日晚,郭敬明宣布自己不仅以导演身份入主《爵迹》同时也参演《爵迹》。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中国作家、导演、职业赛车手。
1999年,他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 。2000年,在上高一的韩寒退学,后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2001年,他出版文集《零下一度》,该书获得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2002年,他出版小说《像少年啦飞驰》。2003开始职业赛车生涯。2004年3月,他出版文集《韩寒五年》。2005年开通博客,开始博客写作 。2006年9月,发行个人首张唱片书《寒·十八禁》。2009年,他主编《独唱团》。2010年,韩寒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2011年,他出版杂文集《青春》。2012年6月,韩寒发布了APP阅读应用“ONE·一个”。2013年,他出版《一个:很高兴见到你》。2014年7月导演的《后会无期》在中国内地上映[7] 。2015年担任青春电影《沙漏》的监制。
第3个回答  2011-03-13
郭敬明以前作品都是青春疼痛系列的,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那一代作家都是非常破碎的文字,伤感的。。。他的第一本小说《幻城》,不错。。是我第一本看的小说,还有《梦里花落知多少》,《1995-2005夏至未至》(强烈推荐)。他现在可是如鱼得水啊,自己办了个杂志《最小说》,旗下有好多写手呢。。。至于韩寒,他的写作一直都是随性感真的,我不怎么看他的书,不过他的文学底蕴比郭敬明高一点,要是想看他的书,就看他成名作《长安乱》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