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基需要检测承载力吗?

如题所述

要根据结构形式、结构设计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来确定。

天然土层的土质过于软弱 或不良的地质条件,需要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建的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

当土层的地质 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采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

扩展资料

地基承载力检测原因

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大,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然地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静载试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基承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按规范应该需要,如果图纸给的设计承载力很小,比如小于250KPa,天然地基为砂卵石的话,这个就不需要检测了
那要看看是什么地基类型。如果是原始地基,采用千层平板,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桩基,桩基检测规范。+ 复合地基,地基处理规范
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规程
地基土载荷实验用于确定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包括:载荷实验;现场浸水载荷实验;黄土湿陷实验;膨胀土现场浸水载荷实验等。
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地基土载荷实验要点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 基坑宽度不应小于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应注意保持实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不超过20mm厚的粗、中砂层找平。
(2) 加荷等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荷载设计值的两倍。
(3) 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0.5h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内,每h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 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
② 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 曲线出现陡降段;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③ 在某一荷载下,24h内沉降速度不能达到稳定标准; ④ s/b≥0.06(b:承压板宽度或直径) (5) 承载力基本值的确定:
① 当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② 当极限荷载能确定,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1.5倍时,取荷载极限值的一半;
③ 不能按上述二点确定时,如压板面积为0.25~0.50㎡,对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中、高压缩性土可取s/b=0.02所对应的荷载值。
(6) 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3点,基本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浸水时的膨胀变形量。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附录三“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其操作重点:
(1)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
(2) 分级加荷至设计荷载,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塑限含水量时,每级荷载可按25kPa增加。每组荷载施加后,按0.5h、1h各观察沉降一次,以后每隔1h或更长时间观察一次,直到沉降达到相对稳定后再加下一级荷载。

(3) 连续2h的沉降量不大于0.1mm/2h时,即可认为沉降稳定。
(4) 浸水水面不应高于承压板底面,浸水期间每隔3d或3d以上观察一次膨胀变形。连续两个观察周期内,其变形量不应大于0.1mm/3d,浸水时间不应少于两周。
(5) 浸水膨胀变形达到相对稳定后,应停止浸水按规定继续加荷直至达到破坏。
(6) 应取破坏荷载的一半作为地基土承载力的基本值。 3. 黄土湿陷性载荷试验
用于测定湿陷起始压力、自重湿陷量、湿陷系数等。有室内压缩试验载荷试验、试坑浸水试验。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建筑规范》(GBJ25-90)附录六“黄土湿陷性试验”。 常用方法:
(1) 双线法载荷试验:在场地内相邻位置的同一标高处,做两个荷载试验,其中一个在天然湿度的土层上进行;另一个在浸水饱和的土层上进行。
(2) 单线法载荷试验:在场地内相邻位置的同一标高处至少做3个不同压力下的浸水载荷试验。
(3) 饱水法载荷试验:在浸水饱和的土层上做一个载荷试验。
(4)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个点计算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

均值作为该土层的低级承载力标准值。 4. 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用于确定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载荷试验要点”。其操作重点:
(1) 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檫力。
(2) 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3) 加载方式: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 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承载力设计值的1/5,以后每级1/10。
(5) 沉降量测读: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6) 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 (7)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述现象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 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h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② 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注: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8) 卸载观测: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三倍。每级卸载后,每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0.5h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认为稳定。 (9) 承载力的确定
① 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即为极限荷载。对微风化岩及强风化岩,取安全系数为3;对中等风化岩需根据岩石的裂缝发育情况确定,将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② 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小于3点,取最小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注:除强风化的情况外,岩石地基不进行深宽修正,标准值即为设计值。
5. 轻便触控试验(轻型动力触探)
用于检验浅层土(如基槽)的均匀性,确定天然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及检验填土的质量(干土质量密度)。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其试验要点是:
(1) 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然后对所需实验土层连续进行锤击贯入触探。
(2) 贯入时,落距为50±2cm,使其自由下落,将探头竖直打入土层中,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贯入锤击数N10,
第2个回答  2011-03-11
按规范应该需要,如果图纸给的设计承载力很小,比如小于250KPa,天然地基为砂卵石的话,这个就不需要检测了。呵呵,这个看情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