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小时候的故事有哪些?

如题所述

孟母三迁的故事简略点只要100字
有奖励写回答共9个回答
娱乐大潮咖
追踪娱乐圈资讯,陪你追剧看综艺
聊聊关注成为第1776位粉丝
1、孟母三千的故事一百字简述: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2、基本释义:
(1)注音:mèng mǔ sān qiān
(2)解释: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3)英文解释:mencius' mother moves her home three times to better her son's education
(4)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褒义词;形容教子有方。
(5)性质:褒义词。
(6)另外写法:孟母择邻、慈母择邻。
有故事的诸子百家全套5册 洋洋兔诸子经典名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国学漫画成语典故四五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新课标正版¥ 87.5领券减5
购买
扩展资料:
1、关于“孟母三迁”的辨析:
“孟母三迁”的“三”字的意思为“多次、屡次”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三次”的意思。本典故中孟子的母亲的确是搬迁了三次,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市、近于屠、学宫之旁。不过作为引申义,“三”还是虚词,泛指多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韦编三绝”等。
2、孟母三迁的社会影响:
(1)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 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2)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孟母三迁
编辑于 2020-07-06
查看全部9个回答
童话故事大全歌单,超好听童话故事大全歌单推荐
根据文中提到的孟母为您推荐
童话故事大全歌单,快来小红书看博主们分享的好听童话故事大全来小红书看大家分享各种精彩生活
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广告
1条评论
热心网友赞
有个字写错了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好看的国创动漫番剧-免费下载B站
【哔哩哔哩】B站仅有的高评分国创番剧!千万不要错过!你都看过吗?
广告2020-09-26
孟母三迁的故事100字
孟子小时很会模仿。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常学别筑坟或哭拜。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学做生意和杀猪。孟母一直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开始学礼节和知识。孟母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8赞·18浏览2020-02-12
孟母三迁的故事内容,急。还要简短些。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166赞·3,630浏览2017-11-24
孟母三迁的故事两百到一百字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仉氏不再结婚。孟子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至屠场附近,这次,孟子又学起屠夫宰杀猪羊,孟子妈妈知道了,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这也说明了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望采纳
8赞·56浏览
孟母三迁的故事50字
在春秋时期,在邹城(今山东邹城市)有一个叫孟子的人。姓姬,名轲,字子舆。小时候很贪玩,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喜欢模仿别人。在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了给父亲守坟,就把家搬到坟墓附近。时间久了,孟子就和小朋友们学着哭坟,挖土,埋“死人”和办丧事。 孟母看到了就摇摇头,心想:“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种地方了。”于是,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整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吆喝的商贩和各种各样的顾客,其中有不少是屠夫,专门杀猪宰羊。孟子觉得很好玩,就跟邻居的小孩儿玩杀猪,宰羊,买卖肉的游戏,学猪羊死去的声音和讨价还价。孟母看到了,皱起了眉头,心想:“这种环境也不适合我的孩子。” 于是,又搬到了一所学堂的旁边。这样,孟子天天都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因此他就喜欢上了读书,然后跟母亲说:孟母听到了很高兴,心里想:“那里才是孩子就应走的正路!”就爽快地答应了。 虽然孟子去读书了,可时间长了又厌烦了,他开始逃学了。有一次,孟子逃学跑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到孟子这么早就回来,明白儿子是逃学回来的,就很生气地用剪刀把他所织的布剪断了。然后命令孟子跪下,严肃地跟他说:“学习就像织布,织布要一针一针地织,学习要一天一天地学。月月学,年年学,日积月累,才会学业有成。你这样半路逃学,就像我中途断织一样,不仅仅会前功尽弃,将来还会一事无成。”孟子开始只是吃惊,并不理解母亲的用意,听到这一席话,豁然开朗,再也不逃学了。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孟子刻苦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长大后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们把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并称为“孔孟之学”。孟子的母亲也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子女的榜样。 扩展资料: “孟母三迁”成语介绍: 1、读音: mèng mǔ sān qiān 2、表达意思: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3、出处:出自汉代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翻译:孟子天生有良好的资质,不过孟子早年丧父,在孟子很小的时候孟母为了孟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迁。 4、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褒义词;形容教子有方。 5、例句: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古时候孟母为了孩子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孟母三迁,成为后世传颂的故事。
2赞·3,549浏览2020-08-08
用简短的话说说孟母三迁的故事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8
孟母三迁
孟轲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玩的时候学做丧礼。孟母便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轲又学拿刀杀猪并叫卖。孟母就把家搬到学校附近,孟子游戏的时候,就学习模仿学礼节,满意的孟母便定居下来。惟此叙述只有二迁,由东邻买豚的故事可推知孟子亦曾与屠户为邻。
断机教子

  孟子一次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缉麻线,看到儿子逃学很生气,把机上正在织着的麻布割断。 孟子问母亲为什么,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如果现在荒废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有所感悟,随后勤学不止,并拜子 思的门人为师,终成天下大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