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男生成家之后怎么调节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如题所述

看到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我有一点欣慰,因为这样的问题被问到的多是女性,很少有人会把平衡家庭和工作这样的问题跟男性挂钩。

原因很简单,在多数人的刻板印象里,女性应该照顾家庭,而男性只需一心搞事业,家里的琐事无需操心。可在今天,时代赋予女性的责任似乎更多了,全职主妇一词总是有点意味深长,女性除了照顾家庭还需独立才能得到社会认可。

在我看来,既然女性需要兼顾工作照料家庭,那么男性也需担起家庭的责任,如何平衡好工作和家庭这个课题不仅针对女性,对于同为男同胞的我们也是一门必修课。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的一点是,家庭和工作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

有一句话叫“商人重利轻别离”,好像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人,都是看重利益的,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都很轻视。

然而“轻别离”只是个人选择,如果原本对家庭带有情绪,多数人会被动选择工作,这时工作也只是逃避的工具,而一旦工作中遇到了挫折,他们会认为是因为在家庭投入了过多精力,牺牲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家庭和工作之前的对立就出现了。

家庭对于我们来说,首先是责任,负责任的选择应该是主动的、跟家人共同决定的,一旦做出主动的选择,就要完全信任家人,家庭和工作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并不是对立。

其次,放弃完美主义,家人对你的期望并不严苛。

在男性的思维里,对家庭的责任就是多多搞钱,物质条件富足,陪伴是锦上添花,没有物质条件,陪伴就变成了讨人嫌。

我曾经是这样的想法,我的家人还给这样的想法取了个名字叫直男思维”。这种想法没有错,但也并不全对,“搞钱”是一个长线,富足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沉迷赚钱完全不考虑家庭,对你自己是损失,对家庭也是不公平的。

对于家人来说,他们想要的不是你24小时的陪伴,更不是你24小时马不停蹄的赚钱,如果你真的很忙,回到家哪怕只有一个小时能陪家人,这也是陪伴。

我能理解男同胞们,希望自己能把所有的事处理的完美,所以才会有“赚够了钱再陪伴家人”的想法,首先赚钱赚到极致,再给家人完美的陪伴,这种要求本身就是苛刻的,一旦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就很难寻求平衡。

家人对你并没有什么苛刻的要求,所以适时的放弃我们的“直男思维”,戒掉完美主义,换一种思维方式:把家庭当作是工作的动力和目的,而非是对立。这种思维的转变对平衡事业和家庭很有效益。

再次,沟通是处理所有关系的关键,平衡源自于相互的理解和爱惜。

“我经常加班到夜里九、十点钟,哪有时间陪伴家人”。工作忙、加班累,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能陪伴家人,这是目前大部分人的常态。

有多少男同胞回到家倒头就睡?我相信哪怕再忙也不会累到刚到家就蒙头大睡的地步。可能回家要先洗个澡、看一会手机就睡觉了,但在这中间的时间里,我们也可以跟家人做一个很好的沟通。

可以跟家人说说最近工作的忙碌,发一发牢骚,总之要让家人知道你有着一颗想要陪伴的心,当然,这不是随便说说而已,空闲下来也要真正地做到陪伴。

家人之所以称之为家人,是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关爱和理解。每个人都是有被陪伴的需求的,而如果你真的暂时无法给予,也无需过度自责,就像我说的,哪怕真的没有时间,睡前简单的几句闲聊也是陪伴。

最后,时间的长短不能定义陪伴,陪伴质量也需要重视。

我平时的工作也比较忙碌,但我自认为对家人的陪伴还是很到位的,因为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把工作时间和陪伴家人区分开。

当我在家的时候我会先把工作放一边,专心陪伴家人,更不会在陪伴家人的时候看手机,我会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到我的重视。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各看各的手机,或者,工作的时候想着家人,陪伴家人的时候又总想着工作,这些都是低质量的陪伴,会让家人产生被忽略的感受,最后工作做不好,家人又不理解,又何谈平衡呢。

任何关系的维护都是需要付出感情的,家庭也是一样,你的心不在焉可以被感受到,好的陪伴是专注的,让家人感受重视和爱护,也会给我们换来跟多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冲突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当我们组建了家庭,无论是责任或义务都需要共同承担,在这方面无论男女都是平等的,平衡其中的冲突也是一样。

作为男同胞的我们,首先要先放下完美主义,接受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处理冲突要及时、主动,不要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家人身上,更不要苛责家人,毕竟家庭不是某一个人的,双方共同协作才是处理家庭关系之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7

30岁男生成家之后怎么调节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更多时候我们需要明白生命中每个季节的重点,比较恰当地做取舍。很多男人声称为了自己的事业,可以牺牲一切,包括人际关系、精力、时间。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内有很多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些都是因为年轻力壮的家庭成员为了整个家庭的经济条件更好,就离开家乡去到外地去打拼,以致家庭关系失去平衡,并且引发多种问题。

当公司越来越大,钱越来越多,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内心却越来越难满足,生活就是养家给钱就可以,根本没有时间停下,看日子本该有的样子。而这一切,竟然还有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男人以事业为重。这个理由似乎很百搭。


人到中年,你左手拉著未成年的孩子,右手搀著逐渐老去的父母。为孩子的教育担忧,为父母的养老发愁,更为自己的前途焦虑。生活让人焦头烂额,哪来闲情逸致相爱?张爱玲说,中年人之苦在于“眼睛睁开一看,身边都是需要我们依靠的人。”作为丈夫,也想在孩子睡后和妻子说几句贴心的话,希望周末不总是在培训班外刷手机,偶尔也能有时间和妻子看一场电影,吃一顿烛光晚餐,但妻子累了一天满脸写著拒绝。作为妻子,也想全力支持丈夫的梦想,从心所愿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业。可一想到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老人的生活费,扑面而来的生活压力,只能狠狠心劝他别再发梦。人到中年,可能最先放弃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

始终保持“上进”,精力早已被工作分配完,哪还有更多的心思摆在婚姻经营上,如今两人以“无法共同提升彼此”为离婚理由,也符合两人的追求。中年夫妻,心里装的全是责任和义务,眼里没了恋爱时的温情。

“男主外,女主内”不是婚姻正确,仅仅只是一个共识。当然也可以“女主外,男主内”,或者“分工合作,内外兼顾”。传统思维惯用“贤惠”两个字来评价女性。贤惠是一个美好的词语,但请记住,它同样适用于男性。你不能只要求女人贤惠,却纵容男人闲在家里什么都不会。男人也有平衡事业与家庭的责任。同理,女人也有追求事业发展的权力。以家庭为重还是以事业为重,不是通过性别来划分的,而是夫妻双方经过深入沟通,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分工模式。与此同时,女人也不该把男人赚钱养家当成是天经地义,把依附男性生存当作是理所应当。现代婚姻是合伙制,不是雇佣制。

独木难支,如果让男人一个人兼顾事业和家庭,肯定也会手忙脚乱。我们所追求的,是男人去打破思想的桎梏,把目光和精力分一些到家庭当中。不要让你的女人,丧偶式育儿,成为一座孤岛。都说婚姻需要经营,可一个人,是经营不起来的。一个家庭如果分工不明,往往会让所有成员毫无头绪地忙个不停,甚至频频引发争执。关于家庭分工,我们需要和家人提前做好沟通,比如谁负责买菜做饭、谁负责做家务、谁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只有制定好明确的分工体系,生活才会有条不紊地运转下去。

在某个阶段,某些家庭成员可以将重心适度地向家庭倾斜,比如母亲在孩子3岁前可以选择一些时间上相对自由和弹性的工作。等孩子独立以后,再放开手脚去做自己的事业。人生道路有多样性。家庭和事业不应该存在对立关系。也没有一种选择是绝对的正确或者绝对的错误。

第2个回答  2022-03-08
上班的时候要全身心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回家之后要帮妻子分担家务,要照顾孩子,可以一个做饭,一个刷碗,要辅导孩子写作业。
第3个回答  2022-03-08
30岁男生成家之后,要明白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家庭工作,可以有60%的时间,家庭一定要有40%。
第4个回答  2022-03-08
我觉得一定不要把家庭全权交给女生来管。可以选择在下了班之后帮助女孩子做家务以及照顾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