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如题所述

鲁迅的《故乡》的主要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扩展资料

鲁迅对故乡绍兴的复杂情感:

在鲁迅25篇小说中,有13篇取材绍兴或以绍兴社会生活为背景。而他众多的散文更是处处乡情乡景:百草园、三味书屋、鲁镇的街景、绍兴的桥,乌篷船、集镇、村庄农舍、酒店、闰土的毡帽、民间故事、迎神赛会、社戏等等。

鲁迅毫不掩饰地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这种浓厚的地域文化。绍兴,对于鲁迅是自小就渗入了他的生命之中,不论鲁迅自己如何判定这份影响的好坏,绍兴的文化都已与其作品非常好地融合了,成了鲁迅小说不可或缺的依托,鲁迅散文的最真实感人的背景。

但是,鲁迅常自称浙江人,问到祖籍时总想回避“绍兴”这个名字。甚至生前最后的时光,在离家乡不远的上海,也没有回过故乡。

绍兴人并不一直是以“绍兴”这个地名为荣的。鲁迅便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这两天翻看周作人的回忆录,其中有这么一段颇有趣味。“但是绍兴人似乎有点不喜欢‘绍兴’这个名称,这个原因不曾深究,但是大约总不出这几个理由。

第一是不够古雅,于越起自三代,会稽亦在秦汉。绍兴之名则是南宋才有。第二是小康王南渡偷安,但用吉祥字面做年号,妄意改换地名,这是很可笑的事情。

第三是绍兴人满天飞,《越谚》也登载‘麻雀豆腐绍兴人’的俗语,谓三者到处都有,实际上是到处被人厌恶,即如在北京这地方绍兴人便很不吃香,因此人多不肯承认是绍兴人;鲁迅便是这样,人家问他籍贯,回答说是浙江。”

鲁迅之不喜欢绍兴想必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人们对绍兴有一种先入为的成见,反正梁实秋在跟鲁迅打嘴仗的时候便说鲁迅“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接着便以他的籍贯来攻击,说因为“他是绍兴人”,便“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