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意思是红藕已经凋谢,香味也消散了,只留下了残破的玉簟,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以及人生中美好的时光和爱情的凋零。

【出处】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原文节选】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译文】

红藕的香气已经褪去,玉簟上秋意渐浓。我轻轻解下罗裳,独自坐上兰舟。

在云层之间,是否有人寄来锦书?等到秋天的雁儿回来传信,这时西楼上的月儿圆满了。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种惆怅之情,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的青春和离别的思念之情。红藕香、玉簟秋,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也是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回忆。词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是表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整首词用词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展现了李清照婉约派词人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词艺。

【创作背景】 

李清照生活在宋朝,是一位女性词人。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但随着金兵入侵,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李清照的作品逐渐从轻松愉快转为悲壮感伤。这首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就是她在此时期创作的代表之一,抒发了她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红藕:指莲藕,象征着纯洁和高尚。 

    玉簟:簟是一种铺在床上的席子,玉簟即指华丽精致的席子。 

    兰舟:一种华贵的船只,也代表着高雅、清新之意。 

    锦书:即精美的书信,常常代表着亲情、友情等情感。

【生活启示】

“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句话是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的词句,意味着已经到了秋天,红藕香味消退,而躺在簟上的玉枕已经冷了。它所表现的情感是孤独、忧伤和离别。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和事物在我们生命中不可避免地离去,而我们则要面对孤独、忧伤和失落。但这些经历也会让我们更加坚强,更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

另外,“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句话也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因为一切都是暂时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珍惜眼前人,让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2

红藕香残玉簟秋是: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出处:

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22

这句词的意思是: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原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出处: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词作赏析

这是一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描写了她与丈夫的离别相思的真挚情感,也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由于写的是她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显得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词的上阕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丈夫久盼不归,词人愁情满怀。于是词人想借泛舟以消愁,又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寄托相思之情。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这也比喻人世的一切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的爱慕。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2-22

意思: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

原文节选: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赏析:

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 ,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第4个回答  2021-12-22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翻译: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赏析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