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皮散文《晃悠》 系列14·布达拉宫

如题所述

没来西藏之前,一直感觉布达拉宫是个神秘的所在。也确实,当我站在布达拉宫前的山脚下时,它仿佛有一种强大的气场,让我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内心悠然升腾起一种宗教的虔诚。

布达拉宫是拉萨永恒的风景,这座城市因布达拉宫而建立,更因布达拉宫而闻名世界。可以说,布达拉宫即是藏民族的灵魂。与山脚下生息繁衍的世俗欢乐相比,红白相嵌的布达拉宫却是一派古朴和冷峻,它漠视一切尘世的喧嚣,俨然是不问人间烟火的天宫。

早已在各种图片上见惯了布达拉宫经典的造型,而当我真实地站在它面前时,反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陌生感。这是个神圣的地方,虽然已被日益商业化,200元的门票,还需提前几天预订,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敬仰。找出一张50元的人民币对照一下,背景图案正是眼前的布达拉宫。其实,在中国,每一张人民币的背面,都是祖国大好山河的一处著名景点,这也似乎在告诉我们,人民币,就是用来旅游的。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西北海拔3700多米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

高耸如云的建筑总能满足人们对于蓝天白云的幻想和渴望。布达拉宫通天的白色石台阶就是一种奇异的诱惑,高高悬浮于尘世民生之上,如同登上星月的天梯。流云把布达拉宫压倒一切的壮阔烘托得英姿飒爽,泛出遥远而又温暖迷茫的光。

影子一般的时光在流动。若是没有故事,人内心的风景是难以流动的。风景的存在,在我的心里既是风景,又是另一种语言。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政教合一的权力中心。主体建筑群分为白宫和红宫,白宫即是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红宫则是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整体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迭,迂回曲折,气势雄伟,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

布达拉宫的辉煌是难以描述的,据说这里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黄金。红宫内供奉着历代达赖的灵塔,每座灵塔都有示意牌标注着所用黄金珠宝的数量。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高大,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万多两。千百年来,布达拉宫保存收藏了无以计数的历史珍贵文物。其中有成千上万的佛塔、佛像、唐卡、珍贵经文典籍、金银玉器、陶瓷珐琅以及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等无数宝藏。更值得一提的是布达拉宫的壁画,俨然是一道别致的风景。宫内的各类彩色壁画,面积多达2500多平方米,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可谓是包罗万象,说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毫不为过。

登临圣殿,与一座座佛陀相视而对,渐渐的,我内心变得异常平静,别无他念,唯有痴迷地看着这里的一切,并切身感受着那一个又一个绝美的瞬间。仿佛,布达拉宫里所有的一切,不止是一种技艺精湛的艺术品,更是一种信仰的供奉。无视于一种艺术存在的人,是无法感受到的。

虔诚的信徒们日复一日往来不绝。说实话,我无意为追寻一座圣殿而来,或者为某一尊佛像。我没有如此具体化的目标,但我确实也想要感受某种壮美、激荡、威严、梦幻的情绪,而当我站在布达拉宫山顶俯瞰整座拉萨城时,我想我已经感受到了这一切。我用手轻轻地触摸着布达拉宫的红墙,就如同触摸到了青藏高原的灵魂。

我进布达拉宫是在下午四点。遗憾的是,没能做过多的停留,因为下午五点开始,布达拉宫就闭宫清场,我也成为了当天走出布达拉宫的最后一位朝圣者。一些消防战士、保安和工作人员默默地跟随在我身后,每当我跨过一道门,他们便随即关闭,直到我最后依依不舍地走出山门。再回转身来,千百年岁月的余韵已经遍布在了布达拉宫的每一个角落,似乎,每一个物件都有一段故事,每一处角落都在诉说一段历史。

布达拉宫里是禁止拍照的,有许多事物也无法记录下来,但我所记忆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那样清澈,不惹一丝尘埃。

当我走出布达拉宫,抬眼还是蓝天白云,思绪却早已忘了红尘归处。

         

7月5日,手机记录于拉萨时光里客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