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以呈贡县村民畜一犬开头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9

1.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 *** 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

原文: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 *** 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是夜其 *** 之父母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编辑本段字词解释: 1.采薪:砍柴

2.及:赶上、追上

3.许:大约、左右

4.俄:不久,过了一会

5.薄:迫近

6.暮:傍晚

7.竟:终

8.绝:死

9.或:也许;可能

10.驯:温顺

11.俱:都

12.归:回来

13.乃:才

14.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

编辑本段译文: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条狗,十分温顺.母亲上山砍柴时,小女儿跟随她但是赶不上,比母亲落后一里左右。片刻,下起了大雪,母亲傍晚背着柴回来,发现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跑大声呼叫,终不见女儿。邻居们帮助她寻找,也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丝毫作用。这天晚上父母悲痛欲绝,认为女儿或许被水淹死了,或许掉进井里了,或许被狼吃了。凌晨,父母再次请邻居帮助寻找女儿。见到女儿睡在一棵大树下,狗依偎在旁边,竟然没有死.这是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县里的人与村里的人没有不称赞的。

编辑本段文言知识 邑。"邑"指"县",也可指"当地"。上文"邑人无不称奇"中的"邑人",即可理解为”"县里的人",也可理解为"当地的人"。又"所居邑近海",意为所住的地方靠近海。(摘自《文言文启蒙读本》)

编辑本段对文中狗(犬)的看法 它救主人的行为令人十分惊奇,值得人赞扬。同时,在动物世界和人与动物相处中,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们——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A.母未时上山采薪()

B. *** 随之不及()

C.母薄暮负薪归()

D.或堕井( )

2.翻译: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那只犬的看法。

【参考译文】

125、犬救 ***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十分温顺.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几里.突然大雪,母亲在接近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参考答案】

125、1.A.砍柴 B.赶上C.迫近D.或者

2.邻里们帮助她找,也没有什么办法找到她女儿。

3.文中的狗忠诚,讲义气,重情感。

2. 呈贡义犬的翻译

1. 原文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打柴), *** 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怖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是夜其 *** 之父母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2. 【参考译文】125、犬救 *** 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十分温顺.一天一位母亲上山打柴,小女跟不上,一下子落后了母亲几里.突然大雪,母亲在接近傍晚担柴回来的时候,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非常惊恐,在村中来回奔走大声呼叫,始终见不到女儿.附近的村子协助找寻,还是无济于事.晚上父母伤心极了,认为女儿可能被水淹死了,可能掉进井里了,也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刚刚亮,父母又请附近的村子帮助找.终于见到女孩卧在一棵树下,狗依偎在旁边,居然还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同县的人没有不感到惊奇的。

3. 犬牛有情文言文翻译

两文都比较简单的,直译既可,下面发下我找到的阅读题,供参考: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乙】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惟掉尾长鸣。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张元怪之_______________

②速延医治之_______________

③牛逸,至其父墓前_______________

④引之使出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的“为”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始悟为山市

B.唐人尚未盛为之

C.叔父为蛇所啮

D.为宫室、器皿、人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你的感悟。

答案

1.①怪:对……感到奇怪; ②延:邀请; ③逸:逃跑、逃逸; ④引:牵,拉。

2.C

3.原来董某的父亲曾掉到深水中,牛也随之跳到水里,他的父亲抓住牛尾巴才能够爬上来。

4.(意思对即可)第一篇写张元和他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回家中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篇都表现出了动物有情有义、知恩图报。

4. 文言文翻译

[文言知识]

邑。“邑”指“县”,也可指“当地”。上文“邑人无不称奇”中的“邑人”,既可理解为“县里的人”,也可理解为“当地的人”。又,“所

居邑近海”,意为所住的地方靠近海。

[文化常识]

上文说到“母未时上山采薪”,“未时”是什么时间?古人一天24小时是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 时辰计算的

“子”相当于23点-1点;“丑”为I点-3点;“寅”为3点-5点;“卯”为5点-7点;“辰”为7点-9点;“巳”为9 点-11点;“午”为11点-13

点;“未”为13点-15点;“申”为15点-17点;“酉”为17点-19点;“戌”为19点-21点;“亥”为21点-23点。因此那妇女出门的时间当在下午

1点到3点之间。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采薪 ;②不及 ;③许 。

2翻译: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

5. 犬救 *** 译文

犬救 ***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 *** 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傍晚)负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恐万状,奔走号

呼,竟(终)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是夜其 *** 之父母悲痛欲绝(死),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

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文言知识]

邑。“邑”指“县”,也可指“当地”。上文“邑人无不称奇”中的“邑人”,既可理解为“县里的人”,也可理解为“当地的人”。又,“所

居邑近海”,意为所住的地方靠近海。

[文化常识]

上文说到“母未时上山采薪”,“未时”是什么时间?古人一天24小时是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 时辰计算的

“子”相当于23点-1点;“丑”为I点-3点;“寅”为3点-5点;“卯”为5点-7点;“辰”为7点-9点;“巳”为9 点-11点;“午”为11点-13

点;“未”为13点-15点;“申”为15点-17点;“酉”为17点-19点;“戌”为19点-21点;“亥”为21点-23点。因此那妇女出门的时间当在下午

1点到3点之间。

6. 文言文解释

1.解释《济阴之贾人》

【原文】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舣而观之,遂没。(明·刘基·《郁离子·尚诚篇》)

【译文】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2.与“向许百金”中的“向”相对的词是:“而今予十金”中的“今”

3.与“舟薄于石又覆”相呼应的词句是:贾人浮吕梁下

4.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5.渔者见死不救的原因是:“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