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 (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澄之不清,扰之不浊”,这绝妙的品题终于成就一则意境不俗的典故——“叔度汪汪”。

郭泰,字林宗, 东汉太原介休(今属山西)人。在东汉末桓、灵二帝时期士人集团同宦官集团的激烈斗争中,郭泰是士人的著名代表和太学生的主要首领之一,他还以不愿就官府的征召而名著于世。东汉著名学者、思想家及教育家, 人称“有道先生”,为东汉太学生领袖。 与春秋时晋国 介子推 以及宋朝宰相 文彦博 合称介休三贤。

郭泰博学聪颖,敏个洞察世事。他深感东汉政权摇摇欲坠,宦官政治日趋黑暗,王朝大厦将倾,这种大局难以扭转。所以,性甘恬退,淡于仕途,视利禄如浮云。

桓帝建和中,太常赵典举有道,郭泰坚辞;永兴间,司徒黄琼辟召,不就;友人劝其就召,乃婉言谢绝,矢志“优游卒岁”,淡泊终生。

对那些劝他仕进和看重仕途的人常说:“我夜观天象,昼察人事,知道 天已废,非人力所能支持。

名士清廉耿介的汝南名士范滂评价郭泰的为人是:“ 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同郡名士宋冲称其:“ 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

郭泰曾经在陈国、梁国间游行,遇到大雨,他把头巾一角折垫起来,当时人也学着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

公元168年(建宁元年),太傅 陈蕃 、大将军 窦武 谋诛宦官事败而遇害,许多太学生死于非命。郭泰听闻后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因而哀叹说:“ 人死了,国家也危险了。’‘乌鸦不知落在那个人家的屋上啊。 ”(是说王业不知当何所归。)

郭泰于次年正月逝世,终年四十二岁。史称当时 “自弘农函谷关以西,河内汤阴以北,二千里负笈荷担弥路,柴车苇装塞涂”,有近万人前来会葬。蔡邕亲为其撰碑文。

黄宪,字叔度,号征君。 东汉著名贤士。慎阳(今河南正阳城南关油厂,原为十方院即其居处遗址)人。

世贫贱,父为牛医,而宪以学行见重于时。年方十四, 颍川荀叔遇之于逆旅,与语移日不能去,以之为师表,称之为颜子;同郡戴良才高倨傲,及见宪归,茫然若有失,自愧不及;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及蕃(陈蕃)为三公,临朝叹曰:“ 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 ”郭泰谓其 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所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固难得而测矣。”

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无戒365天日更营写作训练第六十八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