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每章分别概括1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苏东坡传》虽然与一般传记作品相似,从人物的出生写到离世,从家庭生活写到社会活动,展现苏东坡的生活历程;

从时间来说是从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写到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036—1101),但没有采用编年式平铺直叙的写法,而是把诗人生平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又选取苏东坡生活中富有特色的活动、事迹来描写。

全书共分四卷,即童年与青年(1036—1061)、壮年(1062—1077)、老年(1080—1093)、流放岁月(1094—1101)。各卷写及的年代、时间多少、长短不一。

每卷又分若干章,共分28章,第一、二卷主要描述初登政坛、文坛的经历,叙述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反对变法的斗争占了很大篇幅,而“童年和青年”实际上只一章,前两卷主要是描写苏东坡与家人及政界、文坛知名人士的关系。

而比较起来看,第三、四卷的不少篇章,特别是描写苏东坡遭贬谪后的生活情趣的几章则更富吸引力,表现了一个伟大人物生活境遇下沉而精神境界升华。如第三卷中《赤壁赋》、第四卷中的《仙居》虽是苏东坡生活经历的一段,但都可独立成篇。这种写法自然有助增强传记的文学性。

为了强化人物形象的描绘,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对传记写作的手法做了新的尝试和开掘。《苏东坡传》基本忠于历史事实,而且采用了多种笔法赞扬苏东坡,表现苏东坡,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苏东坡的热爱之情。



扩展资料:

《苏东坡传》本书在写作手法上有别于其他的传记,文中不停的转换视角,从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等不同视角讲述着苏东坡的故事。有他在月圆之夜思念子由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在西湖畔有感而发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更有怀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

初入官场苏东坡人称苏徐州,生活的也算无忧无虑,直至第一次被捕遭贬至黄州,也就是在贫瘠的黄州他摇身一变成了农夫,做了隐士。自己开始耕种,自号东坡居士。当地猪肉便宜却没有好的烹饪方法,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于是他发明了东坡肉,后来又研究出了东坡汤。

在那段贫苦的日子他仍不失乐观,还有心情调侃好友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成就了季常之癖的典故。不过实际上陈季常的家庭生活其实不仅舒服自在而颇有艳福呢。

当时的苏东坡可以说是身上金钱不多,身边空闲不少,而他又有一些和他一样的朋友,正是在与好友的两次月下泛舟中他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在那个时期有感而发。

想想当时月明水清,几个友人泛舟水上,有肉有酒,有诗有词,远离世间喧嚣,政治纷争,是种多么惬意的情景。

后来神宗驾崩,太后当政,对他恩宠有加,使得他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想法推行下去,减轻人民的负担,防大饥荒于未然。然而作为一个诗人他又是不懂或不屑于政治的,所以几次上书请求外放,得势之时也仍恪守谦退之道。

太后去世后,小皇帝听信谗言对他并不感冒,几次贬谪,而苏东坡则很豁达的面对这一切,即便从北方被派到惠州,他仍怡然自得,喝着邻家林夫人赊来的酒,吃着自己练的丹,读着家人朋友的信,苦中作乐。

可惜章惇之流从他当时的诗中觉得苏东坡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于是再次将他贬谪,这次他被贬到当时还是域外的海南岛

当时的海南岛可不是现在的度假胜地,闷热潮湿,偏远落后,汉人少黎人多,资源匮乏,苏东坡在此有时只能吃苍耳,然而他仍能平静的对待这一切,看儿子苏过和友人下棋,听农人讲鬼故事,朋友研究制墨差点把他仅有的屋子烧了他却哈哈大笑。

苏东坡的一生几经沉浮,得势时不张狂,谦退有度,失势时不妄自菲薄,自娱自乐。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上的快乐。与苏东坡唯一算有交集是前几年游历扬州时参观平山堂和谷林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东坡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23

呼啸的北风挟裹着鹅毛般的雪片铺天盖地的飞舞着。天渐渐的黑了下来,路旁的灯火还没有燃起来。在成都一条僻静的街上吃力地走着两个行人——那是高府大房的二少爷高觉民和三少爷高觉慧。他们刚从学校排完戏回家。他俩边走边兴致高昂的谈论着排演得情况。在一所门前上挂着“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的大公馆面前,他们停了下来,把皮鞋在石梯上擦了擦,抖了抖身上的雪水,便提了伞大步走了进去。

2章、3章
琴早已经在此等候多时,她是高家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当她到听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一想到进入男学堂将要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觉民兄弟竭力安慰和鼓励她。望着琴开朗活泼的亮丽面庞,觉慧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鸣凤,一个自幼被卖到高公馆,聪明温顺、善良美丽、毫不抱怨、毫不诉苦的婢女,像大海一样,它接受了一切,吞下了一切,可是它连一点吼声也没有。这两张脸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指示了不同的两种命运,觉慧明白鸣凤的命运在她出世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同时,也是想到了这个家的无数罪恶。

4章
夜黑了,黑暗统治着这所大公馆。人们忙碌了一天,此时,卸下白天的面具,打开心灵,或悔恨,或悲泣,或得意,或窃喜,鸣凤只有在此时才能安静的想想自己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而悲泣。

5章
琴的母亲对她要投考男学堂感到惊讶,但是,仍旧答应替她想办法。琴对母亲十分的感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29
他写的都是错的
历史也是错的苏轼就没有去过杭州
第3个回答  2015-08-23
是林语堂的吗追问

追答

我有读后感,和有些句子的赏析你要吗

ps自己写的

人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