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如题所述

醉翁由来:《醉翁亭记》中说“饮少辄醉”“年又最高”。
六一由来:《三朝言行录》中说“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2
一、原因
1、“醉翁”的由来:
《醉翁亭记》中说“饮少辄醉”“年又最高”。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之年为1046年,即他39岁之时,欧阳修政治上遭受贬抑,内心难免充斥寡郁之情,此时,酒成了他解除烦忧的良药,醉成了他忘却失意的方式。因此,他对“酒”,尤其是对“醉”个格外地敏感起来,一个“醉”字,映照着他娱情山水和以酒释怀、以醉消愁的失落和痛苦;同时,在以“翁”自嘲的背后,隐匿着他功业未建、岁月磋砣的吁嗟和感喟。
欧阳修以“醉翁”自号,实则是慨叹功业未建、韶华已逝。

2、“六一居士”的由来:
《三朝言行录》中说“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

二、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汲古阁本有《六一词》,略同《近体乐府》。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13
一、原因
1、“醉翁”的由来:
《醉翁亭记》中说“饮少辄醉”“年又最高”。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之年为1046年,即他39岁之时,欧阳修政治上遭受贬抑,内心难免充斥寡郁之情,此时,酒成了他解除烦忧的良药,醉成了他忘却失意的方式。因此,他对“酒”,尤其是对“醉”个格外地敏感起来,一个“醉”字,映照着他娱情山水和以酒释怀、以醉消愁的失落和痛苦;同时,在以“翁”自嘲的背后,隐匿着他功业未建、岁月磋砣的吁嗟和感喟。
欧阳修以“醉翁”自号,实则是慨叹功业未建、韶华已逝。

2、“六一居士”的由来:
《三朝言行录》中说“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

二、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汲古阁本有《六一词》,略同《近体乐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