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标准像的制定过程

如题所述


简介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说,之所以要推出这样一个定制征集活动,主要是考虑目前在国内有众多版本的孔子像,其中有的还神化或丑化了孔子。他介绍说,在山东曲阜销售的旅游纪念品中,各种不同版本的孔子形象就达十几种。
丑版孔子 丑版孔夫子长得很丑,有所谓“七漏”之说,就是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等七种异相,综合起来,基本上类似于巴西队的罗纳尔迪尼奥,并且还是鸡胸驼背。孔子的75世孙——孔祥林(孔子专家)对孔子的“旧貌”非常不满,认为是对先人的污辱。
吴道子版孔子 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样本:在形象上,服饰、姿势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年龄60岁至70岁之间,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中宣部批准征集孔子标准像。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包括儒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古代先贤鲜明而又准确的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知和传播,消除目前古代先贤像丑化、歪曲、误导的现象,经报中宣部同意,中国孔子基金会郑重征集“孔子像标准设计方案”。

不可能面面俱到。针对有人质疑创作者塑造的孔子像“太温和”,创作者说创作遵循的是孔子基金会的要求。雕像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也不可能在一个雕塑上把温和、严厉等各种神态气质都表现出来,主要还是一个动态一个表情,很多人认为孔子就是应该亲切、慈祥,因为他本身是个教育家。
孔子相貌需要统一。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的彭永捷博士认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塑造他的形象确实是个很严肃的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相貌不同的孔子,这确实需要统一。
有文化暴力嫌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看到“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照片后指出:孔子标准像或许对宣传推广孔子形象有利于传播,但从手段上来说有“文化暴力”的成分。不能说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就能制定孔子标准像,这太武断了,因为实际上这个标准像不具有普遍规范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