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盗跖俱亡羊典故

如题所述

夷齐盗跖俱亡羊典故如下:

《庄子·骈拇》说:“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

牧羊时,臧忙着读书,谷忙着玩耍,虽然二人所做的事情有好坏不同,但结果却是一样——都把羊弄丢了。伯夷这样的君子为了美名,盗跖这样的坏人为了财利,二人品行不同,但残生伤性的结果却是一样。

于是庄子得出结论,虽然世俗圣人和坏人的行为不同,但其行为结果却是一样:同样破坏了人们的美好天性,搅乱了社会的美好秩序。

苏轼对这一思想不仅熟悉,而且认同,所以他的《薄薄酒》写道:“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可惜的是,他在评论《盗跖》时却忽略了这一点。

特别要指出的是,庄子在批评世俗圣人的同时,又始终对这些圣人持崇敬态度。因为庄子认为,世俗圣人是在真诚地、甚至是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去挽救这个动乱社会,可惜的只是他们选错了方法,走错了道路。

明白了庄子对世俗圣人和坏人持双重否定态度,也就明白了《盗跖》与庄子思想的一致性。

在《盗跖》中,盗跖是坏人的代表,孔子则是世俗圣人的代表。盗跖“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甚至“脍人肝而哺之”,穷凶极恶,毫无人性,庄子绝不会赞成这样的元憝大凶。

孔子则是世俗圣人的代表,他真诚地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上说下教,把那些元憝大凶改造为他所希冀的仁义之人,从而恢复社会的安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