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正坐是汉族古时的居坐的一种方式,即席地而坐。
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这种坐姿初学之时不宜久坐,才不致坐伤筋骨。每次练习十或十五分钟即可,待习惯再逐渐延长时间。而至祭祀宴请时,正坐姿势稍有变化,即臀部离开脚踝,上身挺直,以示庄重。
其实,现代人坐在凳子上,双脚垂直下来的坐法,实际上是从南北朝以后才传入,因此也叫“胡坐”。在唐代正规礼仪仍然以“正坐”为主,但社会上已经开始风行起了“胡坐”,到了宋朝,正坐被胡坐所取代,但在重大礼仪场合依然使用正坐。
正坐虽然早已被历史所取代,然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气质仍然是有一定意义的。正坐讲究的是心性内涵以及通过坐姿达到一种修身养性,修炼自身气质,内外调合,和气护身,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寻求的是一种内心与身体的和谐统一,更是一种哲理的升华。坐在地上,能感觉出是一种对自然精神的亲近与追求。因而有些人才说,是更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境界的最佳外在表现。更能代表华夏原道精神。
“礼仪一切万物形态才自于礼仪”这是华夏原道论的中心思想。在更早的古代,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也要讲究礼仪,不是像后世那样上级只有居高临下的份。“君视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不是在表现一种奴颜婢膝,而是一种各司其政达到一种和谐互不侵犯的关。当礼拜上级的时候,上级严肃恭谨的正坐,是一种最恰当的表达,正坐比较端庄严肃,虽然很辛苦,也表现了古人处世严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