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新意识?

如题所述

1、创新意识,首先是我们谋求创新的意向和愿望。

毫无疑问,政府管理创新,是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是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是人民群众的呼唤和期待。这些外在要求,只有变成我们内在的创新冲动和追求,才有可能变成创新实践。因此,政府管理创新的第一个前提,是我们要有创新的意向和愿望。

2、创新意识,还是我们实施创新的胆略和气魄。

没有胆略和气魄,许多创新不敢想,想到了也不敢做,做了也不敢坚持。所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反复要求我们,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有了自觉的创新精神,就有了政府管理创新的胆略和气魄。

3、创新意识,又是创新的智慧和计谋。政府管理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不是胡思乱想。

创新举措要从实际出发,合乎改革发展的要求,合乎人民群众的愿望,合乎政府运行规律,并不是只要改变就是创新。因此,创新既需要意向和愿望,需要胆略和魄力,还需要智慧和计谋。创新意识内含着这样的智慧和计谋。

扩展资料:

梳理创新意识的方式:

1、创新意识跟责任心联系在一起。

一个对中央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所工作的政府形象负责的领导干部,就会有政府管理创新的热情和追求。责任心强烈到什么程度,创新就努力到什么程度。在政府管理创新上无所作为的,一定是严重缺乏责任心的。

2、创新意识与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联系在一起。

这些年来人民群众在政府管理创新中受益,因此支持和拥护创新;同时人民群众也遭受政府管理缺位、错位、越位所导致的许多不幸,上学、看病、住房还不够理想,社会治安、市场秩序还有不少乱象,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公平不公正现象随处可见。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还十分严重,引发腐败的制度性漏洞还没有堵死。这些问题,不在政府管理上创新就无法解决。因此,人民群众热切期待政府管理创新。

一个领导干部只有体贴理解人民群众,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只有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才会大力度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3、创新意识与领导干部自身的认识水平联系在一起。

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没有必备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没有健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就看不出政府管理哪里需要创新,如何创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