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呵呵,不好意思哈,我最近要参加山东省高中语文作文的复赛,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不想错过,希望路过的学哥学姐、老师朋友能捧捧场,介绍介绍经验,在此万分感谢~(本人该上高一)       也希望大家都支持我哦!呵呵~~~~       一定要多多提出来哦~弄点高中很好的作文也很欢迎哦!

一、命题要新颖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平时训练时,教师要让学生重视文题对作文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尽最大可能创造出新颖的作文题目,以争取作文得高分的第一良好印象。如,面对题目《_________的一幕》,有的学生填写“尴尬”,就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若是材料、话题类作文,要在认真读懂材料的前提下,拟出一个好题目,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使人激动不已;充满真情的电影电视使人回肠荡气……请从下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读_______我真______》(2)《听________我真_______》(3)《看_______我真_______》。学生在认真分析话题提示时,明白了“读”、“听”、“看”的内涵,于是陕西一考生拟写《读<唐诗宋词选>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拥有了一个成功的作文题,也使这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留下第一个“满分”印象。

二、开头要引人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如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

三、内容要情真
构思内容,要做到以真情感动人。切勿内容假、大、空,切勿写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容,不能感动自己当然便不会感动别人,因此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选择自己受感动的内容,这感动自己的内容往往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而且往往是一些琐屑的小事件,小细节;或者是自己曾阅读过的有很深印象的书刊登载,写作时可以将旧内容换新角度使用。写自己的真感,如《尴尬的一幕》。考生写一细节:走廊上,与老师擦肩而过,自己试着努力想对老师说声“老师好”,可终于没有说出来,面对老师的微笑,自己低头而匆匆逃过,感到尴尬至极。这是一个真切动人的小细节,是作者的实情流露,更是文章内容的精华细节。真情的细节内容构成文章的血肉躯体,是好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分作文的关键,因为好细节才能打动批阅者心。

四、结构要创新
精心布局,创新结构框架,在阅卷者面前树立完美的整体形象,并产生一目了然的效果。如:反复排比式、日记体式、剧本形式、小标题式、镜头组合式、问答式、应用文体式等,都是有创新意义的结构体,且这种新框架极利于考场作文获取优分印象。
五、书写要工整
工整、流利的书写给人的印象是:如同步入卫生清洁的场地。读一篇书写工整的作文,如见到漂亮的罗敷,使“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工整的书写是考场作文给评卷者的良好直观印象。并且,工整的书写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书写工整,如同出门做客时整洁的穿着,是一种自重、尊人的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2
作文教学乃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中学课本迄今为止尚无一套独立完整的作文教材。现行作文教材也仅是作为课本的写作部分,分散在各册之中。许多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亦随心所欲,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重难点。不少学生在习作时往往是“看了题目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再者便是些模式作文,文章干巴巴的,没有创意。这些“学生作文烦,教师批改难,反馈周期长,提高效率慢”等老大难问题,再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无暇阅读,近些年来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有滑坡的倾向。学生的这种写作状况与作文教学中“文体意识不强,课外阅读不够,课堂训练不足,评改方式单一”的教学分不开。因此,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

一.树立文体意识。
1994年高考作文答卷把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高考作文命题要求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但不少学生竟然写成议论文,而且是标准的议论文。高考对平时的教学是一种权威性的检验,高考作文答卷的文体偏差表明:作文教学忽略了文体训练,导致学生文体意识模糊,各种文体写作的应变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多花工夫,进行各种文体的训练。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格式。议论文的基本格式是起承转合;读后感的基本格式是引议联结;记叙文的基本格式是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说明文的基本格式是抓特征,按次序。其他文体也都有各自的基本格式,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格式的基础上,再从拟题、章法、语体三方面进行格式的强化训练。

1.因文设题,拟题。
标题因文而异。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透过这一“眼睛”,我们要能一眼就看到文章的体裁,这要做到因文设题。记叙文标题大多着眼于人物、事件、环境,用形象思维;议论文标题着眼于论题、论点、论据,用逻辑思维。只有如此,标题才会具有鲜明的文体特色,给人以鲜明的第一印象。

所谓因文解题:就是根据文体要求去识题辨题,记叙文重“记”,议论文重“议”,说明文重“说”。
拟题训练和解题训练,从格式的角度讲可起到短、平、快的效果。
2.因文变法,章法。
章法是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就是组织安排结构层次的法则。不同的文体表达主题的方法不一样,它要求采用的章法自然也不一样。议论文要求以立论鲜明,论证严密的章法去突出中心;记叙文要求以构思新颖,剪裁精当的章法表现主题;而说明文则要求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的章法说明事物。正因为文体决定章法,所以通过章法训练,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可提高学生因文变法的能力。

3.因文用语,语体。
语体因文体而异。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求用语鲜明精当,力透纸背;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求用语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求用语准确简明,语序分明。语体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文体变换不同的语体,使语言表达切合文体要求。这种训练的重点是抓好两个环节:一是遣词造句切合文体,适合环境,二是掌握根据文体选用表达方式的方法。

拟题,章法,语体三路并进,文体这一格的训练就会落到实处。
二.提倡阅读教学。
杜甫的诗中曾提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把学习视为阅读的最好范例之一,是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甚至认为,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而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阅读,从科学上来说,就是用最温暖的方法,用最不着痕迹的方式,来影响孩子改变孩子。让学生掌握“阅读”这种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武器。他会在今后的学习上持久地领先,在一生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

1.通过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许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创作兴趣都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开始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这种产品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有新的创意,能充分展示个性,而非人云亦云的东西。既然如此,那就必须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同时也让别人感动。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说假话、大话、空话,不写虚情假意的文章,要让学生认真用眼睛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进而用笔表现美。让他们关注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美的感受,痛苦的经历,执着的追求通过文章反映出来。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文章才能产生,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

2.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广阔无垠,无比丰富的,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为写作素材就必须学会观察。学生观察生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观察,一种是无意观察。有意观察要“授之以渔”、“授之以法”。我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引导学生重点揣摩“林冲奋起反抗杀死陆虞候等人”中的几个动词后,要求学生学习准确而形象的使用动词,以表达人物的感情。还有我让学生观察上体育课“跳远”、课间操“升旗的过程”,午餐时学生“插队抢饭的过程”,分别写一片断,大部分学生通过亲眼观察,能用准确而形象的动词描绘出来。学生的“新闻联播”记录本记满了国内、国际的热点时事、文化体育以及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这些记录不仅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通过阅读借鉴写作技巧。
只读不写只会让思维停顿。因此在扩大阅读视野的同时加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说,阅读是间接生活之“源”,课本是“例子”。学生的阅读是吸收,是认识生活;写作则是表达,是反映生活。写作是一种智力劳动。当学生没有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掌握这种劳动时,往往会有畏难情绪,但当他们领悟了读和写的关系,能够模仿范文写作后,写作便成了一种乐趣。写作的乐趣又会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去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读写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阅读是输入,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是输出,表现语文能力。阅读和写作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方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第2个回答  2012-02-04
高一记叙文写的多一点,可以真情实感(如我与地坛),也可以对社会谈体会,力求深刻就行。
第3个回答  2012-02-04
乖宝宝要自己写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