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令妃是好人还是坏人

如题所述

令妃聪明伶俐,有心机,为人大度、不是坏人,不然她不会得到乾隆的宠爱与信任;在她去世多年后,乾隆立她的儿子十五阿哥永琰为太子,本是再好不过的事,但皇帝在南郊天坛祷告说的话更是让在场的王公大臣们十分错愕,觉得这是皇帝本人十分无奈的选择;因为能干的儿子们都走在他的前头,乾隆对令妃的态度,承认她是帝母,但绝非自己继室,可见令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远不及孝贤纯皇后。再者令妃并不是死在自己的宫里,而是吉安所,曾经被皇帝专宠多年的妃子居然会沦落到这般田地,不禁让人唏嘘,说明令妃在统摄六宫的后期已经失宠了,何谈信任?一种可能是她有想当皇后的念想,可偏偏乾隆就不给予她,绝对不是因为他秘密立了十五阿哥为储君,不想大肆张扬,而是令妃的出身太低(汉军旗包衣奴才),在皇帝本人眼里,根本不够格,另外个人认为皇帝的母亲崇庆太后并非真心喜爱令妃,在她心里只有孝贤和继后才真正附合儿子正妻的标准,所并不希望令妃成为皇后;第二种可能与和珅(令妃认为他不是好东西,变相的干预朝政,当时乾隆健在的诸子集体立下誓言无论将来谁继承大统,必将除掉和珅这个大祸害,当时的十五阿哥永琰私下里肯定与和珅的小冲突不断)、十七阿哥(小儿子生性顽劣,被乾深恶)有关系。令妃十年间怀过七次孕,生下六个子女,身心受到极大损害,到了中年有病也属正常,在她人生的后期,失去帝宠,自己所出的大女儿固伦和静公主走在她的前头,这对令妃的病情是雪上加霜,和静公主死后不到一个月令妃就追随而去。令妃去世前三年,小女儿和硕和恪公主(她封号不带‘固伦’二字,乾隆对她不过尔尔,亲娘失宠,荣光更是不见影了)下嫁扎兰泰不到六年的工夫就过身了,也算红颜命薄吧。令妃病重的时候,正值乾隆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出生(乾隆最爱宠的女儿,正沉浸在老来得女的喜悦当中)。

引用豆瓣的文章,令妃是孝贤皇后的侍女,没皇后的生前提携,她绝没有机会接近皇帝,其父魏清泰于孝贤皇后丧仪中因为供献饽饽迟误,刑部将清泰之罪比照“大祀牲牢玉币黍稷之属一事缺少者杖八十”律杖八十,系公罪,并降二级留任。怒不可遏的乾隆看了自然写了“依议”。令妃是皇后一手教导的,死后也要服侍皇后,“如奉生存”,永远都是皇后的奴婢,这和淑嘉皇贵妃葬在地宫的祭文如出一辙,再次强调了嫔妃对于皇后的侍奉义务。而且乾隆对此解释道:“令懿皇贵妃为子皇帝生母,从前殡入地宫即令近祔孝贤皇后之侧”,乾隆说令妃只算是孝贤皇后身边的祔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0
在世人眼中,或者在《还珠格格》里,令妃都是乾隆皇帝身边的一等一的大红人,容貌秀美,心地善良,是个人见人喜的好后妃。她由小宫女做到令皇贵妃,在富察皇后去世,乌喇纳喇皇后被打入冷宫后,令皇贵妃统摄六宫大事,代行皇后之职,为乾隆帝生育了四子二女,而且皇十五子是为嘉庆帝,似乎一生圆满。
但是光鲜的背后却让人不住地联想,人生如此美好,为什么她会同乾隆的二任皇后一样,49岁就死去了呢?如果追寻她履历背后的细节,我们就会发现,一闭上阳多少春啊。
她的生育史是这样的:乾隆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三十一年生皇十七子永璘。我相信马上就会有人说,生这么多还不得宠啊?也许你有你的理由,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是十月怀胎才生下来的,在这养胎期间,有些事是不好说的,对不对?皇帝不是她一个人的皇帝,有了孩子固然好,但是也很容易出现意外。加上乾隆爱好出游,春夏秋冬,各地的行宫他都要去玩玩,而生养这么频繁的令妃,怎么跟?她的十年就是不断地生,不断地怀,不断地独守空房!而那个最“爱”她的皇帝则带着其他嫔妃游山玩水去了。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丑时,即1760年11月13日凌晨两三点钟,皇十五子出生了。乾隆帝在哪呢?他在木兰围场!十月初九这天,他要忙着继续他的围猎活动了,对于这个孩子的出生,他就是简单几句问答,然后挥手示意兵部专差退后。几天后,才赐名永琰。这是一个爱她的皇帝表现吗?女人生孩子是到鬼门关走了一回,退一步讲,就算不问大的,也该对小的关怀关怀吧?对不起,朕要打猎,没时间,等我有空了再取个名好了。
活的不管就算了,死的了呢?顺治追封董鄂妃的儿子为亲王,雍正把皇八子丧礼按亲王例办,乾隆把爱子永琏追封为太子,皇十四子永璐,皇十六子都是夭折,可这两儿子的丧事,随便看着办。相较之下,母亲得不得宠一看便知。
令妃生的第十七子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但是《啸亭杂录》上说“纯皇帝深恶之”,不是一般的讨厌,是极度厌恶!什么情况?爱乌及屋在哪里?连马嘎尔尼这个老外都说乾隆对自己儿子的爱护还比不上对和珅的宠。
就算是对永琰,在乾隆三十八年冬至,乾隆在南郊天坛祷告说的话也是令人伤心的,他说如果永琰是当皇帝的料,那就保佑他,如果不是,就让他短命而终!国运是重要,皇位是重要,但是如此恶毒,实在不象慈父!至于他想立绵恩为皇储就不说了,说多了都是令妃的眼泪。
乾隆三十年以后没立皇后,封了令皇贵妃摄六宫事,但是可不可以这样想,皇后之位空着就空着,就是不给你?
清代宫眷,都是临死后从大内移至吉安所。得宠后妃皇子都不在此列。董鄂妃死于承乾宫,孝懿皇后死于承乾宫,永琏死于永寿宫,乾隆多半也不会把快死的宠妃迁出内廷。只是令妃死时,是在吉安所办理丧事,明白了吗?
乾隆六十年,永琰为皇太子,死了二十多年了,令妃终于盼上了皇后之位了。乾隆又给她闹了这么一出。在追封大典上发了个上谕:孝仪皇后神牌。升祔奉先殿。前期告祭天、地、太庙一事。亦未免失当。孝仪皇后、乃朕因系嗣皇帝生母。恩旨册赠。止应于奉先殿祭告。若因此而举行天地庙祀大典。转邻于渎。已著不必举行。在乾隆眼中,她是不配当皇后的,她不是继后,祭告太庙是亵渎了苍天。实在是因为是现任皇帝的亲妈,不得不这样。
令妃泉下有知,该怎么想?生儿子多有什么用?追封了皇后又怎么样?在乾隆眼里,她永远只是一个卑微的宫女,后宫一个生育机而已!
第2个回答  2018-02-16
真正的历史,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现在能了解到的都是别人写的。是人写的,就可能有误解和偏见。所以我们想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是好是坏,就真的太困难了。还有就是评论一个人的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诚心回答,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16

历史上真正的令妃究竟是善是恶,和乾隆关系如何

第4个回答  2018-02-16
不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