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真理的小故事

如题所述

(1)哥白尼
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始人。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东部的托伦。他的父亲是一位曾经当过市长的商人,母亲是一位富商的女儿。哥白尼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姊姊,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在他10岁时,父亲染上瘟疫死亡。全家由舅父务卡施接济。哥白尼在文化名城沃茨瓦维克读了中学,1491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在天文学家勃鲁泽夫斯基的指导下研读天文学和数学。
1496年,为了进一步深造,哥白尼前往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留学,先后就读于波伦亚大学、帕多瓦大学和法拉腊大学,继续钻研数学、天文学、医学和法学。他有幸结识了文艺复兴的杰出人物达·芬奇,并且拜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学者诺瓦拉(1454—1504)为师。正是在诺瓦拉的影响下,他开始对地心说产生了怀疑。
1506年哥白尼回到波兰,一面在里兹堡从医,一面从事天文学的研究。1512年舅舅去世,哥白尼移居弗洛恩堡,在大教堂任僧正。教堂城墙的一角有座箭楼,哥白尼用它建立了一个小天文台。他自制了各种仪器,孜孜不倦地从事天文观测和研究达30多年。
他在1510年写成的《浅说》初稿中,毫不含糊地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体,地球和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动,只有月亮才真正围绕地球旋转。1530年,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日心说的建立工作。于1543年3月用《天体运动论》书名出版,全书共有六大卷。
由于呕心沥血的辛勤劳动,从1542年起哥白尼健康日益恶化,经常出血、中风。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与世长辞,终年70岁。据说他闭目的时候,还用冰冷的双手抚摸着刚刚印好的《天体运动论》样书。

(2)远涉孟洋,海外求真理
1922年,朱德为了表达他信仰共产主义的决心,毅然脱掉马靴,换下军装,放弃了荣华富贵,只身来到上海。他找到了当时的共产党负责人陈独秀,提出了入党的要求,但陈独秀没有同意朱德的申请。于是,朱德于决定出国留学,去德国,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乡去寻找真理。
1922年1l月,朱德宋到法国马赛港,听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的负责人正在柏林,连行李都没打开便直奔德国。在这里,他遇到了比他小十二岁的周恩来,郑重地向这位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提出了加人共产党的请求。
请求很快得到批准,从此,朱德同志站在新时代的前列,为中国革命不懈地奋斗。
(3) 真理需要坚持
一天, 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 “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 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 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新了刚才 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个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 格拉底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 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 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 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理,但因为缺少自信,而离开了真理。 柏拉图坚持真理的勇气就源于对事实的坚定信念。通往真理的道路不 会一帆风顺,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关键就看我们是否对真理坚持到 底。
(4)卢瑟福坚持自己的理论
法国著名科学家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后,物理学家卢瑟福也非常关注放射性问题。他生于新西兰,后来在英国定居。他做了大量相关的实验。在研究镭射线的同时,卢瑟福也揭开了X射线的秘密,发现X射线和镭射线一样,都是一种穿透力较强的中性射线。

不久,卢瑟福又在居里夫妇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受到启发,并进行了长期而周密的实验,1902年,卢瑟福得出了一个结论:放射性物质是不稳定的,它通过发射某种射线进行衰变,由一种元素向另一种元素转变,直到变成一种稳定的元素为止。

这就是有名的原子衰变理论。当时不被人们所接受,但卢瑟福坚持自己的理论,几年后终于得到了科学家们的肯定。卢瑟福也因此于190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