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总是好羡慕,和嫉妒别人

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是不是我虚荣心太强了,感觉别人一说到我没有的东西,我心里特难受,似乎还有一点恨意
有时看别人说话都觉得烦,我这是一种啥病啊,现在反应越来越明显了

嫉妒心理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嫉妒心理的两个特性
1.指向性:嫉妒对象往往积是局限在自己周围圈子里,是那些比自己“能干”和“幸运”的人。不是任何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都会使我们产生嫉妒,如某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某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只会羡慕而不会嫉妒。中学生嫉妒的对象往往就是自已的同桌和好朋友,他们很少会嫉妒自己圈子之外的人。越是要好的朋友,往往越容易成为嫉妒的对象,越是熟悉的竞争对手越有可能成为嫉妒的对象。
2.发泄性:“除了轻微的嫉妒表现为内心的怨恨外,绝大多数的嫉妒都要经历从心境嫉妒向行为嫉妒的转变,且往往只有发泄性行为,才能使得嫉妒者求得某种心理平衡。”有的表现为言语的讥讽,有的表现为恶意的诽谤,有的甚至表现为攻击和损害。
二、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的危害极大,一方面,它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对对方构成伤害;另一方面,它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引发紧张焦虑,极大的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心身疾病。就像巴尔扎克说的那样,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培根也说:嫉妒这恶魔总是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现代精神免疫学研究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嫉妒导致的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可引起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免疫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减少,使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传统医学也早就有过论述,《黄帝内经素问》明确指出:“嫉火中烧,可令人神不守舍,精力耗损,神气涣失,肾气闭塞,郁滞凝结,外邪入侵,精血不足,肾衰阳失,疾病滋生。”同时,嫉妒也不利于人的成长,削弱人的竞争能力。在嫉火中烧的时候,还会产生不理智的行为,对嫉妒对象进行打击和人身的伤害,从而让自己也随之被毁灭,这就像飞蛾扑火,青少年因为个性不成熟,嫉妒心理往往以某种破坏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危害更大,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三、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嫉妒心理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从起因上看,主要是因竞争或比较受挫时产生的。因为生活当中竞争无处不在,包括青少年的学习,所以参与竞争就变得是家常便饭。当学生参加竞争的时候,必然会有输赢,此时,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输赢,输的一方往往入会产生挫折感,嫉妒心理往往就会产生。有的因为别人成绩好过自己,有的因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赞成的嫉妒心理;有的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的嫉妒心理;有的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同学产生的嫉妒心理,等等。所以嫉妒往往是因为自己不如他人而担心不被认可,不被重视所致。但有的人并不因为受挫而产生嫉妒心理,嫉妒者往往心胸比较狭隘,同时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能容忍他人优于自己,所以选择攻击、诋毁对手,希望在诋毁他人的过程中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虚荣心是嫉妒心理产生的温床。青少年往往虚荣心较强,而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他要的是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也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嫉妒心理要转化为过激的行为也是有原因的。一般而言,小孩子产生嫉妒会从情绪和语言中表现出来,此时,如果家长严加批评指责,冷嘲热讽,往往会使孩子更多地丧失自尊,最后更严重地身陷嫉妒的苦海之中难以自拔。
当孩子过度地压抑自己的嫉妒时,嫉妒之火就会被点燃,转化为破坏行为。嫉妒心理疏导策略
第一,要解决孩子的嫉妒心理,首先要接纳孩子的嫉妒心理。当孩子显露出其“丑陋”的嫉妒心时,作为家长和教师不要严加批评、指责,更不要冷嘲热讽。比较合理的应对方法是,佯装漫不经心地对引起他嫉妒的“背景”通过询问加以了解,语气平和,且面带微笑,静静倾听。他也许会描绘说,他正体验着强烈的不快甚至愤怒,而这种敌对情绪的起因仅是由于他的同桌数学成绩比他多了两分。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向亲人和盘托出自己的不安和烦躁,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体谅他。待你听完他也许是语无论次的诉说后,你不必加以评论,相反地,你可以轻松地说:“呀!我还以为有什么在不了的事哩!”要知道,你的轻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使孩子控制住自己的嫉妒心,其强烈的情绪将会渐渐陷退。
第二,在现实的生活中,家长和教师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输和赢,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景或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1.胜败乃兵家常事。参与竞争就总有人会赢,也总有人会输。能赢固然很好,输了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尽力。没有尽力,碰到弱的对手或别人故意让的情况,赢了也不值得得意;只要尽了力,碰到强手即使输了也没关系。实际上只要尽力了,就没有输家。2.认输并不是服输。认输意味着承认自己当时不如别人,但并不意味着甘愿一直不如别人。要分析一下输在何处,以便进一步学习、提高,争取下一次能赢。
第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嫉妒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活动,而是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因素制约的。嫉妒恰恰是偏离了正确方向的自尊心,是畸形的自尊心。自尊理解为高高地凌驾于别人之上,自己只能超过别人,决不容忍别人超过自己。所以,有嫉妒心理的人是自私狭隘的。嫉妒心强的人只有崇高的生活目的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那种唯我独尊、显示自己、沽名钓誉的嫉妒心理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清除,才能与别人和平共处,把别人的进步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变为动力,抢劫自己发展、进步。第四,前面谈到嫉妒往往是因为心胸狭隘,对自己缺乏信心所致,因此解决孩子的嫉妒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嫉妒心。对这类孩子来说,家长的爱、赞扬和理解是医治自卑、进而克服嫉妒的佳方良药。你对孩子每一个长处由衷的肯定和赞美无疑可大大增加他的自信和自尊,而一个充满自信和自尊的孩子往往会充满了安全感、满足感和快乐感。他们深知,他人的成绩完全是通过努力才取得的,因此,他们不大会被他人的成功搅得心神不安,或生出畸形心理。他们会心胸开阔,笑对人生。而大度和乐观,恰恰是扑灭嫉妒之火的最好的“灭火剂”!案例留洋的背后初三的林纾提出要去澳大利亚留学,这让家长感到有些诧异。因为父母在他初二的时候曾考虑让他到澳大利亚上学的,但那时他一直不愿意,说自己在学校成绩一直不错,等上完大学考取公费留洋不是更好。父母也一直为有这么个儿子感到骄傲。但他为什么突然又改变主意呢?家里经济宽裕,有机会 让孩子早点到外面见识无疑是好事情,所以家长确认了孩子愿意出国后,也没有细究孩子为什么改变主意,就开始准备一些手续了。两天后,没想到竟然接到林纾班主任的电话,说林纾故意将几个同班同学的眼镜折断损坏了,并将之丢在了学校的厕所里,事情的性质比较恶劣,希望能够跟家长一起共同处理此事。林纾母亲听到此事觉得非常意外,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儿子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显然是老师弄错了。但老师说林纾已经承认了,而且有同学亲眼看到了,证据确凿。这让孩子母亲困惑不已,难道此事跟孩子提出去澳大利亚留学有关?见面的时候,班主任先将事情的大概经过说了一遍,说是林纾在晚上放学后,本已经出了校门,但他又折回学校,将班里的几个同学放在课桌上的眼镜损坏后扔在厕所里,这刚好被 回来拿钥匙的同学撞见了。事情发生后,班里的几个被损坏眼镜的同学反应比较强烈,觉得林纾的行为不可思议,希望学校能够对林纾进行处分,并提出要求赔偿损失,而林纾也在老师面前承认了自己的行为。“不太可能吧?”母亲首先的反应是否认,“林纾为什么要无端去损坏同学的眼镜呢?是不是他们欺负他了?”“我也问过林纾原因,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这几个同学一直跟他过不去,总是几个走在一起,暗中搞鬼,所以,他就采取了报复。但实际上,这几个同学都是班里的好学生,成绩一直稳居班里的前四名,他们走在一起也很正常,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且,我还问过他们几个,他们反映也没有跟林纾有什么正面的冲突。所以,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林纾的身上,而且最近他的学习也退步得很厉害,从班里的前几名掉到了20名了。“怪不得他老推说中考的成绩还没出来,原来是退步得这么厉害。这孩子是怎么了?”母亲的语气中透露出失望,脸上写满了焦急。“听说林纾准备到澳大利亚上学?”“对,初二的时候我们就想送他出去的,但他一直没同意,说是在这里也一样可以学好。但最近他自己又主动提出想去留学。难道跟这次的事情有关?”“也许有可能。你清楚林纾想出去的原因吗?”“这倒没细问,我们觉得出去是件好事,也就没多加注意。原先我们想送他出去就是觉得出去了可以增长些见识,感受更好的教学。同时,我们也担心这里的竞争太激烈了,学生都拼死拼活的,太辛苦了。”……放学后,母亲将班主任的话告诉了林纾,并问林纾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去做这样的事情。林纾解释说,他讨厌他们几个,更不能忍受他们的成绩一直跟他不相上下,特别是他们老是走在一起,并觉得他们是在暗中嘲笑他。事实上,林纾一直觉得这几个同学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有老师的特殊关照,而他自己成绩本来跟他们不相上下,但因为他喜欢独来独往,也不乐于和老师交往,看到教师喜欢他们,他就在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在成绩上超过他们几个。但几个回合下来,自己的成绩反而下降了,不但没有超过他们,反被他们甩在身后。这更增添了他的压力,凄切们老是在和自己对着干,所以开始怀恨在心,便瞅准机会以,对着他们的眼镜下手。疏导策略:听到林纾的庆,母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首先停止了为孩子输出国手续。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首先是孩子在努力学习,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嫉妒的控制,造成了成绩的下降和行为的偏差。而自己在孩子被嫉妒控制的时候,竟然毫无知觉,不但没将孩子从嫉火中解脱出来,反而不问缘由就帮孩子办理出国手续。同时,让孩子逃避竞争。为了不参加高考,为了避免高考失败,为了逃避这里的竞争,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国处。孩子显然也觉察到了自己的用意。虽然孩子本身具有上进心,希望能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跟同学竞争,但因为受到自己教育态度的影响,而且有了退路,所以孩子在参与竞争的时候,其态度、信心和毅力都大打折扣。而且,家长只想着让孩子避免高考竞争,却没有认真想想孩子孤身一人到国外怎么办。难道那里的困难就会比国内小吗?那里的竞争就会少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竞争无处不在,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不过,母亲没有批评和打击林纾,而是好好地跟他谈了一次。孩子的上进心还是很值得鼓励的,只是在这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认识输赢,对自己信心也不太足。虽然在这事件中林纾遭到不小的压力,但得到了母亲鼓励的林纾让其备感欣慰。不仅成绩没有下滑,也从嫉妒之火中解脱 出来。
参考资料:http://www.unjs.com/astudyabroad/lx/astudyabroad_4593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14
归根结底是你自己心里老是觉得自己这里不如别人,那里也不如别人,也就是你自卑。
第2个回答  2007-10-13
1 多看书, 你这叫物质尊严症. 多看书,穷就上网看电子书

2 多赚钱,你这叫无安全感,多赚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